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咖哩飄香
2017/09/09 06:50:36瀏覽363|回應0|推薦2

印度煎餅( Roti Canai)

對烹飪不具慧心的我來說,咖哩雞是最容易討好、又最不容易出錯的一道佳餚。我只要在鍋中放進雞塊、咖哩粉與少許鹽、糖,稍煮片刻,再加入馬鈴薯,用小火燉一燉,不到一小時,一鍋香噴噴黃澄澄、浮著些許紅油的咖哩雞就可以上桌亮相了。

多年前,我有一位老美鄰居在電視台主持家政節目,她最喜歡送我自磨咖哩粉,而且每次咖哩粉的口味都不一樣。據她說,咖哩是由多種香料磨研而成的香料粉,所以可以自行調配。可惜我不懂精緻美食,作她鄰居多年,我只喜歡中國超市的印度咖哩,實在有負她年年贈我咖哩的美意。

然而最近我去北婆羅洲沙巴參加同學會,意外地品嘗到不同的咖哩餐點。沙巴是一個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多種民族融洽共生的地方,當地的咖哩文化自是各個民族融合產生的美食精華,無論番茄咖哩、洋芋咖哩、洋蔥咖哩、椰汁咖哩,咖哩麵點等等,無不味美,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在我離開沙巴之前,我特別向餐館大廚要來他們的咖哩品牌,以便回家烹煮南洋料理。我老公看我要買咖哩粉,就告訴我,他表哥送來的沙巴土產之中,有好幾包咖哩粉,雖不是大廚推薦的品牌,但每包色澤深褐飽滿,一看就知是上等咖哩。老公還說:「表哥久住沙巴,一定知道什麼是當地最好的咖哩。」

回到洛杉磯,我把沙巴咖哩粉拿出來,開始煮我最拿手的咖哩雞。我才把包裝袋打開了一個小口,立刻有一股咖啡香氣撲鼻而來,我想畢竟沙巴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什麼樣的排列組合都有可能,這一定是另一種我從未聽過的咖哩吧。

我把咖哩粉倒入鍋中,一面驚嘆異國風味的神奇,一面又為濃郁的咖啡香味迷惑不解,突然靈光一閃:難道……?我馬上把咖哩袋拿來仔細觀看,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在一大堆我不認識的「馬來文」中,幾個金色的中文字跳了出來:「咖啡粉」。原來我們錯把「咖啡」當「咖哩」了。

老公在旁邊聽到了,立刻趕過來,一面拿著咖啡袋左看右瞧,一面帶著不相信的口氣喃喃自語:「明明是咖哩,怎麼會變成咖啡了呢?」為了不想讓他太難過,我就安慰他說:「沒關係啦!咖哩本來就是由各種香料綜合而成的,我們不如將錯就錯,創出『咖啡咖哩』吧。」

雖說是安慰言語,卻真有幾分道理。如果追究起來,當今的許多美味,確實是過去的「美麗錯誤」。如今這「咖啡咖哩」也許錯得離譜,但說不定有一天也會變成明日之星,成為老饕們最愛吃的一道美食呢。

咖哩小傳:

咖哩 (curry) 起源於印度,但 curry一詞卻是英國人的發明。英國在統治印度時期,曾將各式「香辛料組合」的料理統稱 curry,以後 curry 一詞也就隨著英國殖民地的足跡,遍及全世界。

因為咖哩辛辣,一般都以白飯拌食,這次我在沙巴嚐到「咖哩雞配印度煎餅」的吃法,口味雖大不相同,卻也別有滋味。「印度煎餅」的原文是 Roti Canai ( Roti 是印度語的 bread),是一種像蔥油餅的麵餅,又香又脆,好看好吃。南洋料理中的咖哩,是飲食的精華,一般比較辣,常與魚露、椰奶、蝦醬等一起調味。

咖哩是由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的調料,可以自行調配。自製咖哩粉不難,網上就有各種香料調配的食譜。我特意看了一下我常用的印度咖哩粉,標籤上面所列的香料基本上也大同小異,計有:Curry 咖哩葉,trumeric 薑黃,chili 辣椒,coriander 芫荽或香菜,cumin seeds 小茴香子, cinnamon 肉桂,cloves 丁香,bay leaves 月桂葉,allspice 牙買加胡椒等等,都是我們廚房中常見的香料。

在這許多香料之中,最重要的當推薑黃。薑黃 curcuma longa, 又叫 turmeric,是一種薑花植物的根莖,外表像生薑,裏面呈深黃色 (就是咖哩的顏色)。薑黃是南洋料理中常用的香料,但它也是一種中藥材,有降血脂,抗腫瘤、抗炎、利膽等作用。近年來,人們發現在常食咖哩的印度與新加坡,罹患「老人痴呆症」的人數比例,比其他地區 (例如美國) 低了許多,所以咖哩與薑黃,目前被認為可能是防止老人痴呆症的良藥。

薑黃的薑黃素 (curcumin),現在是醫學研究的新寵。除了老人痴呆症 (阿茲海默症) 之外,研究人員也在研究薑黃素對癌症、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關節炎等病的療效。



Read more:zz-test-- talent site - entry 咖哩飄香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aKuanBlog&aid=10853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