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在「國語實小」的日子
2021/05/16 23:24:03瀏覽1166|回應0|推薦15

國語實小(1953, 父親張毓中先生攝影)

重登(原載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我在「國語實小」的日子

我記憶中的小學時光,多半是戰亂中的斷斷續續與支離破碎。我出生後不久就跟著父母顛沛流離:在重慶、南京上幼稚園,廬山、上海上小學,在福州的幾個月,更因時局緊張,輟學在家。這種戰爭的飄泊與不安感,一直到我進了台北的「國語實小」以後,才有了歸屬的感覺。


國語實小位於南海路,在植物園的對面,緊鄰建國中學。當時一般小學不是縣立就是市立,臺北市卻有國語實小、女師附小與北師附小三座省立小學。這三座小學因為風評好,聲譽佳,而被人合稱為台北「三省小」。


我媽是孟母型的母親,我們初到臺灣,父親工作不穩定、家中經濟窘迫,但她縮衣節食,費盡心力,也非要搬到國語實小附近,讓孩子們上一所好小學。


國語實小,原名「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附設實驗小學」(現名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簡稱臺北實小
),
是政府當年為了推行「國語」而設立的實驗小學。學校老師多來自北平,說北平話;學校中的重要課目是注音符號ㄅㄆㄇㄈ。我是四年下學期,經高太源老師介紹插班入學的,因為入學時年紀已大,語音定型了,就一直沒有學到老師們的京片子。


我爸在1953年拍過一張國語實小的照片,照片裏的學校是一幢兩層木樓,教室的玻璃窗上貼著米字與井字的防震紙條。那些看起來像裝飾用的紙條,其實是戰爭的產物。那時,時局不穩定,空襲警報之聲時有所聞
(幸虧都是虛驚),老師們就帶領學生,把白報紙剪裁成長條,塗上漿糊,貼在玻璃窗上,以防敵機來襲時,震碎的玻璃會傷到學生。


做為實驗性質的小學,學校的師長必然都是一時之選。校長張希文,是國大代表、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之一,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女性。我偶爾在街上看到她坐著私家三輪車來去,跟她行禮,她都會點頭回禮。擔任訓導主任的季惠之老師是立法委員,也非等閒之輩。


跟我們學生關係最密切的是幾位導師。我們那一屆共有四班,我四、五年級時被編入乙班,導師是王文潤老師。五年級快結束時學校舉辦了一次智力測驗,我被分到丙班,導師換成齊素貞老師,同學也整個換了一批。


老師當中,最受人矚目的當推勞作(手工
)
老師毓子山。毓老師是王文潤老師的先生,原名愛新覺羅·毓巙,是著名崑曲家溥侗的兒子。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除了精通崑曲外,還曾赴日學畫。


毓老師的兒子恆昌,也在學校就讀,我們小學生常好奇的問:「為什麼毓老師父子不同姓啊?」因為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滿清的習慣是稱名不稱姓的。


我在勞作課上學了些什麼,現在都忘了,記得的,只有一件「紙糊車子」事件。大概是因為當年家庭自製的漿糊品質太差了,全班的車子都糊得不像樣,毓老師很不高興的跟我們說:「你們的車子全被我扔了!」


圖畫老師曹端群也是叫人難忘的老師,她非常著重圖畫的基本功,她要求學生每天要在特別設計的筆記簿上練線條:第一行畫滿橫線,第二行直線,第三行斜線,第四行圓圈,她每堂課都要檢查作業,連寒暑假也得練習畫線條。


我每次都要到寒暑假快結束的最後幾天,才會乖乖的坐在書桌前,一口氣畫上幾十頁像鬼畫符似的線條,然後草草交卷。


我們那一屆有一對王牌師生:甲班導師席淡霞和她的得意門生夏祖焯。席老師並沒教過我,但她是天生的老師,是學生們人人崇拜景仰的老師。去年我回臺北,同學嚴鈺珍安排了一場與席老師午餐的同學會,老師風采依舊,魅力不減當年,至今依然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老師。夏祖焯(筆名夏烈)
是名作家何凡(夏承楹)林海音夫婦的兒子,他口才好,能力強,凡是學校的對外比賽,都由他代表參加。幾年前我曾到他家開過一次同學會,現在的他在臺美之間著書、教學與演講,日子過得像小時候一樣的有聲有色


至於對兒童成長很重要的課外活動,當年並不貧乏,在戰亂中,政府也沒有忽略小學教育。我們那一代雖然沒有富裕的物質生活、昂貴的玩具、也沒有學這學那的機會,但窮孩子有窮孩子的褔份,來自天南地北的老師和家長們,都會想出各種價廉物美、簡單易學的童玩,讓飽受戰亂的孩童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學校中的下課時間,我們從未閒著:男生喜歡打彈珠和跳雙槓;女生則在教室外踢毽子和跳橡皮筋。跳橡皮筋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有氧舞蹈,我們利用橡皮筋的彈性,變著花樣跳橡皮筋舞,一邊跳,一邊吟唱:「小皮球,香蕉梨(亦有人說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國語實小的啞鈴舞非常有名,教啞鈴舞的白永孝老師來頭不小,曾獲山東省運動會撐竿跳冠軍(也有人說他得過全國冠軍
),著有《最新實驗改良啞鈴操教材》與《中國書法正楷基本教材》。同學李玲玲是被大家公認的啞鈴舞高手,她現在是天主教修女,不知是否還跳啞鈴舞?


1953年,我小學畢業,考上臺北第二女子中學,結束了我的童年。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童年結束以前,兒時的飄泊與不安感,在國語實小的兩年半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aKuan&aid=16297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