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鹽業發展中的瓦盤曬鹽
2005/11/08 14:47:26瀏覽2691|回應4|推薦30

    台灣曬鹽歷史有多久,粗略的答案是338年。

    鄭成功率大軍驅荷進入台灣後,約在明永曆19年(1665年)開始有曬鹽紀錄。

   「台灣通史」記載,「永曆19年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曬鹽,擇地於天興之南,則今之瀨口也(今台南市鹽埕地區)。其法築埕海隅,鋪以碎磚,引水於池,俟其發滷,潑而曬之,即日可成。」

    七股鹽場顧問蔡石山說,官方出版的「中國鹽政實錄」記載,早期台灣北自鹿港,南到高雄都有鹽田,井仔腳是台南縣最早開闢的鹽田,古稱瀨東鹽場,曾是台灣五大古鹽場之一。

    比較特殊的曬鹽法,是擁有187年歷史的井仔腳台灣古鹽場鹽灘(闢建於1818年)由碎陶片拼貼而成,也就是俗稱的「瓦盤鹽灘」。

    瓦盤因為吸熱快等優勢,單位面積產量較土盤鹽灘還高,收成的鹽細而潔白,但也因此鹽粒結晶較快,容易影響品質且維護不易,各地舊式的瓦盤鹽灘逐漸改為土盤。

    北門鄉永華村的井仔腳是個典型的漁村與曬鹽村,日據時代是曬鹽極盛時期,當地約有1000多戶人家,後來港嘴不見了,這個小村庄也隨著鹽業沒落,如今剩不到30戶人家及星羅棋布的閒置鹽灘。

    日據時代初期鹽曾開放作為買賣品,後來因日本國內工業用鹽需求量大增,又恢復專賣制度。鹽民為了貼補家用,必須冒險偷鹽賣錢。

    台灣曬鹽極盛時期,全台有5000多公頃曬鹽灘,人工採收的鹽場有鹿港、布袋、北門、七股、安順(四草)、鹽埕、灣里、永安、竹滬等地,只是台灣溼熱的氣候,曬鹽條件不佳,加上人工成本提高、鹽民老化及食品加工業外移,工業用鹽需求量減少,鹽場一處處收灘。

    北門和七股傳統曬鹽灘於90年接續結束,七股鹽場闢建於民國25年並於60年代改為機械曬鹽,原要保留為國人安全產量的生產地,卻在台鹽公司趕著民營化之際,匆匆決定於91512日收場,結束台灣曬鹽史。

    民國92年在文化資產保存聲浪下,台南縣開闢最早、也是台灣現存年代最久的瓦盤鹽灘「井仔腳鹽田」,因觀光目的,恢復短暫開曬,重新開啟了灣鹽文化新頁。

    目前交通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南縣生態旅遊發展協會都在永華村復育瓦盤鹽灘,以廢陶甕片做為鋪地磚,拼貼出另類濱海風情。

    一名大半輩子曬鹽的鹽工說,他們在烈日下肩挑上百台斤粗鹽,腳踩龍骨水車,汗水累積鹽堆的往事,年輕人已無法想像,「想當年為了偷把鹽去賣,暗夜裡躲鹽警的苦澀滋味,誰又想得到,鹽竟會變成觀光的玩物?」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316&aid=97927

 回應文章

【任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是好事
2006/01/27 14:54

樂見鹽業發展成觀光業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8 建國以后 陳水扁總統续任期限归零, 能再来八年……. 因此他要再制憲….
2005/11/11 07:41

2008 建國以后 陳水扁總統任期限归零, 能再来八年……. 因此他要再制….


dood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鹽好心情
2005/11/09 15:57

我六月才自德奧邊界帶了岩鹽回來

是淺淺粉紅色的

我用來吃green salads 


我喜歡每一個真誠的朋友,在每一天。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很感謝
2005/11/09 14:24

有你詳盡的介紹 , 不必到塩田去 , 也學到好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