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6 11:53:46瀏覽2010|回應0|推薦57 | |
「想著鐵兒和他的病,二粒淚珠,滾流下來;苦命的孩子,對不起,是爸爸害了你了!」從小得「脊椎結核症」的鍾鐵民,年少就駝背,父親鍾理和在日記中對愛兒充滿不捨;而鍾鐵民的求學、文學之路,也跟父親一樣走得艱辛、坎坷。 民國27年6月,農場少爺鍾理和(1915-1960),愛上鄰村女工鍾台妹(1912-2008),這場姊弟戀,因同姓鍾,無法見容於當時保守客家社會。夫妻從高雄美濃遠赴日本扶植的偽「滿州國」(現大陸東北),進入「滿州自動車學校」學習技藝;3年後在奉天(瀋陽)生下鍾鐵民(1941年)。 鍾鐵民說,其實父母祖籍分是廣東梅縣、蕉嶺,亳無血緣;外公因家貧入贅楊家,依習俗長男須姓楊,母親是長女,未被接納才姓鍾。婚後父母飽受鄉民指責,甚至詛咒,才遠走高飛。 鍾理和到了「滿洲」,同樣感受到日本殖民者的陰影與異族欺凌壓榨,再偷渡到陌生、語言不同的北平。他努力學北京話,想融入北京社會,但他在北京的感受並不愉快。 「作為一個心向祖國的台灣青年,父親強烈感受到祖國政府和人民,並未以善意對待台灣,日本戰敗,台灣人甚至被視為『亡國奴』。」鍾鐵民說,父親原抱著誓死不回台,因飽受羞辱傷害,失望憤怒之下,在日本戰敗第2年3月,一家3口搭難民船回到台灣。 鍾理和在北京時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夾竹桃》,回台半年後在屏東縣內埔中學當國文老師,生活順遂,邊教書邊寫作,但此時卻罹患肺結核病,住進台大醫院,次年辭去教職,搬回美濃。 「母親一肩挑起家中重擔,變賣田產為父親治病,我那時才7歲,已會料理三餐。」鍾鐵民為母親分憂之際,卻被「脊椎結核症」纏身,因脊椎無法支撐身體,走路時要以兩手撐腰下盤骨,一度住到外婆家療養,9歲時身軀已駝背。 鍾理和在台大住院時,正逢二二八事件,台大離總督府很近,他用內服藥紙袋作紀錄,忠實記下二二八觀察。民國42年,次子鍾立民因急性支氣管炎去世,人生再受打擊,全寫進《野茫茫》作品中。 在民國四、五十年,本土文學受壓抑的年代,透過鍾肇政鋼板油印的「文友通訊」,鍾理和認識了鍾肇政;鍾理和作品也大都透過鍾肇政轉寄給聯副主編林海音,在聯副發表。 3人皆是客家籍,鍾理和的《雨》、《笠山農場》,是他去世後才由林海音、鍾肇政協助出版。鍾理和長鍾肇政10歲,被文壇譽為「南北兩鍾」,遺憾地是,兩鍾透過書信交心,生前卻未通過電話,更未見過面。 為「脊椎結核症」所苦的鍾鐵民,也步上父親文學之路,林海音、鍾肇政一路幫他,第一篇小說《四眼與我》刊登在聯副。他考上師大夜間部國文系,校方以他身體有殘疾,不給他註冊,為他奔走的也是林海音。 「林海音急著帶我到註冊組,並找在師大任教的梁實秋幫忙,但校方仍不願破例讓我入學,最後去照X光,證明肺部健康,師大再行文到高教司,司長王洪鈞才核准。」鍾鐵民的求學路坎坷,父親擔憂他的未來,希望他報考工藝學校,但他還是喜歡文學。 民國53年鍾鐵民進入師大,初嚐戀愛滋味,作品《土牆》也獲得台灣文藝徵文首獎。但隔年脊椎又發炎,雙腳發麻,台大醫師認為他不會走路是正常,會走路是奇蹟;中心診所醫師認為只有手術一途,他沒錢開刀,只好休學返家,人生再陷黯淡。 但他還是挺過來了,師大畢業後,回家鄉旗美高中任教,違背父親「要寫作就不要結婚」的告誡,與郭明琴結婚,育有雨靖、怡彥、舜文3女,都傳承了父、祖的文藝才華。 怡彥現在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班深造,埋首美濃作家研究;舜文是創意藝術家,辦過「斗笠、洋巾、花布衫」個展。怡彥5歲時也罹患白血病,經6年才獲得控制。走過3代病痛折磨,鍾鐵民不再自怨自艾,對生命充滿熱情。 鍾理和身後留下60篇作品、60餘萬字,他坎坷、淒美的人生,被李行拍成電影「原鄉人」,由秦漢、林鳳嬌主演;他去世19年後,文壇在美濃籌建「鍾理和紀念館」,86年在館外再完成「台灣文學步道」。 鍾鐵民延續父親才情,教學之餘,除埋首文學創作外,也擔任高雄縣社區大學主任,反對興建美濃水庫,並成立美濃愛鄉協進會,凝結美濃人的環保、社區意識,讓美濃成為環保、人文之鄉;他也被客委會聘為委員,去年更獲得傑出成就獎。(聯合報記者顏福江,發表於98年3月15日之高屏、桃竹苗版)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