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8 18:31:10瀏覽2669|回應0|推薦57 | |
「在台灣西部,客家先民選擇了丘陵地,為台灣種出最好的水果;在台灣東部,客家先民選擇了河邊平原地,為台灣種出最好的稻米。」2004年花蓮縣「富里米」通過日本檢驗,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銷日的台灣米。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文亮,是主要推手。 畢業於台大農業工程研究所,並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水土空氣資源博士的張文亮(1954年生),是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廿餘年來他帶領學生深入全台農村探勘、研究,發現台灣環保有良好水資源,客家先民對水源維護與山坡地保育,功不可沒,有感而發寫了《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 張文亮出生彰化,不是客家人,但他長期深入客家莊,以科學角度研究客家先民的水利、農業工程技術,進而關心客家人文,他比絕大多數客家人更了解客家。 以近年來普受國人重視的良質米來說,據他研究,多數都跟客家人致力於土地改良、水利工程有關。日本對米質的要求最嚴,富里米受日人青睞,證明台灣的良質米已達世界頂尖水準。 「好的稻米來自低溫,水稻結穗時,用低溫的冷水灌溉,米質的黏度特別好,養分也高。」張文亮說,海拔200至400公尺的花東縱谷,一期稻作播種期是攝氏12至25度,而水稻適溫在攝氏17至34度;花東縱谷不僅溫度較低,灌溉用水又取自山上瀑布,水較冷,毫無汙染,米質當然好。 他說,不論是花蓮縣秀姑巒溪畔的富里米、台東縣卑南大溪畔的池上米、關山米、電光米,都是良質米主要產地。客家人不僅引瀑布冷水灌溉,改良後的「坋質埌土」,除了上游大理石岩、片麻岩風化溶解,提供沃土外;原來缺乏養分的砂礫土,不少更是客家先民「愚公移山」,挑來一擔擔的黏細土改良。 張文亮說,台灣農業發展有五個階段,原住民懂得引水,但不會排水,形成不少埤池,如台東夢幻湖;荷蘭人懂得土地丈量(如甲、分),引進水稻、水牛;福佬人開發平原,懂得建攔河堰,從河川取水;客家人開發山地、丘陵地,懂得從瀑布取水,建涵洞、取水隧道,懂得測量;到日本人時則開始建水庫蓄水。 新竹縣北埔早期傳說「有種測量技術,能讓水橫越山區」,張文亮勘察後發現,160餘年前姜秀鑾開發「金廣福」,開鑿南埔圳時利用隧道直接穿山引水;也懂得「三角幾何」,「在夜裡點一根蠟燭,由遠處望去,就知道那裡的水能否流過來?」 高雄縣六龜荖濃溪上游有條蜿蜒的山區水路,乍看水怎往高處流?日治時期日本技師濱田正彥曾讚嘆此獨特工法。張文亮勘察後更佩服這位設計者,真是一流的地形測量家。他說,水當然是往低處流,山區水路會讓人有此錯覺,證明先民的智慧。 「早期客家工法經常留有大自然參與的空間,成效雖較慢,但充滿了人與大自然合作的細膩與美感。」張文亮觀察,儘管桃園台地早期遍佈的池塘,已漸漸被填平,仍是台灣地景特色,具生態保育功能;而「塘涵」能控制池塘的水位,更見先民智慧。 張文亮也發現客家美食之妙,「客家小炒」加了魷魚與香蔥才夠味,魷魚提供了山居客家人鹽分、能量來源;豬腸炒薑絲、擂茶都物盡其用,代表著客家人的勤儉。客家人將水頭伯公當神祇來祭拜,在高雄縣美濃連國小都列入鄉土教材,反建美濃水庫,重視生態保育,都反映客家人特別重視人與自然的調和。 張文亮是多產作家,得過金鼎獎、吳大猷文學獎、中時開卷年度好書獎…等獎項,也曾入選台大最優導師。《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原是他在國語日報「大手牽小手」的專欄,原為鼓勵女兒看國語日報而寫,因獲得不錯迴響,在客家籍女編輯鼓勵下,集結出版。 他說,與太太屈貝琴結婚25年來,堅持家裡不要電視,重視閱讀,他寫的專欄很多都是與太太、女兒分享的心得。此書出版後,客委會還聘他為諮詢委員,希望他為客家多提出建言。 「台灣水資源未遭破壞,是真的要感謝客家先民。」張文亮說,山區水源頭,客家人居住的多,不但將台灣的山坡地、水源保護得那麼好,也種植那麼多特殊水果與精緻農業,客家先民的智慧令人佩服,書中所寫的實不及十分之一。 「吾不如老農」,張文亮憂心客家先民原保持的砌石工法、水草邊坡防護、糯米橋…等傳統農業技術、工法,在混凝土工程氾濫下,遭大量破壞,期待相關主政者,以科學角度觀察先民的智慧,並結合科技、人文,忠實記錄保存下來,因為這些都是先民留下的最珍貴資產。(聯合報記者何來美發表於98年3月8日桃竹苗等版) |
|
( 在地生活|花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