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政院長孫運璿指示有關單位以實際行動做好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因而準備與內政部營建署合作成立「台灣瀕臨滅種動物人工養殖中心」,計畫養殖藍腹鷳等珍禽異獸。台南縣西港鄉青年黃世昌的行動比這兩個單位早了五年,五年來他繁殖了二百隻的藍腹鷳和卅隻以上的帝雉。 藍腹鷳與帝雉是中海拔山區的鳥類。藍腹鷳生長在海拔三百到二千三百公尺的原始闊葉林中,雄鳥全身閃著靛藍色澤,背部與尾巴都有白色羽毛,身長可達七十公分,其中尾巴佔了一半;雌鳥身長約四十五公分,全身紅竭色,有土黃色V型斑點。帝雉則通體深藍,兩翼各有白色積紋,分布在一千八百公尺到三千二百公尺的原始森林底層。
由於藍腹鷳和帝雉的美麗,一直使人類見獵心喜,甚至成為桌上佳肴;再加上其他自然因素,使這兩種原本活躍台灣森林的鳥類瀕臨絕種。
廿七歲的黃世昌五年前行經台東時,被藍腹鷳與帝雉高貴的氣質吸引,他決定讓這兩種鳥類繁衍下去,解除牠們絕種危機。從此,黃世昌設在台南縣西港鄉的鳥園,成為牠們生活的天堂。不過這五年來,牠們為了克服生活環境的改變,也付出了不少代價。
黃世昌說,他開始飼養這兩類珍禽時,發現藍腹鷳比帝雉更難侍候。原先他認為藍腹鷳較接近平地,可能比較容易在平地養殖,不料事實並不如此。
剛飼養的藍腹鷳十分容易受到驚嚇,而且不進食,數日後即感染大腸桿菌,拉白屎而亡;另外一項戚脅來自蚊子,有些藍腹鷳被蚊子叮了之後,長痘死亡。有位鳥類專家告訴他,藍腹鷳吃的東西必須深山竹雞先吃過,牠才肯進食。他讓深山竹雞與牠共存,藍腹鷳果然才肯進食。至於蚊子戚脅的問題,經他在籠外舖上細網得以解決。
至於帝雉,完成防禦蚊子工作後,最重耍的是遮陽設施,讓牠的環境較陰冷就可以生活。
這兩種珍禽,黃世昌都是以五穀混合飼料來餵,長久以來並沒有受到排拒。
黃世昌的鳥園,約分隔成一百個鳥籠,彼此間有活門相通,使藍腹鷳與帝雉活動空間加大。令他最安慰的是,這些帝雉與藍腹鷳五年來並沒有羽毛脫落的情形,相反的色澤都很光鮮,使到他鳥園參觀的友人讚不絕口。
從山區到平地,藍腹鷳約一年時間可以產卵孵育下一代,每年在清明節前後產卵,一次多達十五粒,約廿五日稚藍腹鷳即破繭而出。帝雉也在清明前生蛋,但只有八到十粒,約廿八日小帝雉方破繭而出。根據黃世昌的觀察,帝雉發情時間有顯著縮短的現象,可能是環境的改變影響到牠的繁殖能力。
黃世昌最羨慕的是許多歐美國家,設有珍禽異獸繁殖、生存區,讓民眾了解牠,進而保護牠。他希望藍腹鷳在他的鳥園中,每年可以孵育二百隻以上,帝雉五十隻以上,有更多的人來研究、觀察牠們。
對於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準備與內政部營建署合作成立「台灣瀕臨減種動物人工養殖中心」,計畫養殖藍腹鷳等珍禽異獸,黃世昌說,這項工作早就該開始行動了。
【1984-01-07/聯合報/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