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4 07:37:14瀏覽5584|回應0|推薦4 | |
《論語‧里仁》:
﹝注解﹞: 1.「無以尚之」: 沒有什麼可以拿來勝過他的。「以」:資憑。「尚」:上也,勝之之意。就是沒有比這更殊勝、崇高的了。 2.「其為仁也」: 「為」:體現、實踐、操持。他體現、實踐、奉持仁德啊~~ 3.「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解﹞:因心裡根本就厭惡不仁的事情,所以自然就遠離不仁道的事,也就不會去做它,更會避免招惹這些壞事。 ﹝譯﹞:不使那些不合於仁道的事情或罪名來沾染到自己身上。 ﹝譯解﹞:有人能夠在一天的時間裡,盡心力在實踐仁德上面嗎? ﹝闡釋﹞: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好仁者,惡不仁者」?為什麼用「好」、「惡」?又為什麼《論語》處處說「行仁」的不容易?這裡甚至說,連能夠一天行仁的都難以見到? 「仁」是什麼?「行仁」為什麼難?為什麼說「好」、「惡」? 不也有許多君子都遵守道德規範嗎?為什麼孔子仍說「一日用力行仁的未之見也」? 原來孔子心中認為的「仁」,是出於真實的本來之「心性」,就是孟子說的「良知」,中庸說的「誠」,就是「天命之謂性」的「心性」。 那是人人具有的本來的真心真性,並不是靠後天教育教條灌輸的道德規範。 因為人的本心被蒙蔽了,無法真實呈現出來,才需要靠後天教育教條灌輸的道德規範來約束。此時,人之所以為善去惡,並不是基於本心良知的驅使,而是因為規範的約束。 所以孔子才說,發自於本心良知的向善,純然真實的善性,是這麼的難見難得。這個「本心良知的向善,純然真實的善性」,孔子稱它為「仁」──是人人心中的根本核心。 為什麼用「好」、「惡」來說呢?因為一個人的「好惡」是最真實的性格呈現,是「心地」的活動,不是腦袋被灌輸的「認知」!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與厭惡的事情,那是真實的性情欲念! 而當一個人,對於「仁」是出自於真心的喜好,而不是被灌輸的認知,那就是「本心良知的向善,純然真實的善性」的呈現了!啊呀!那真是太好了!這種人,這種心地,這種境界,簡直崇高得無以復加了!沒有比這更崇高的境界了!此人的德行成就必然是成為聖人的! 這種純然天性呈現的人,實在是難得一見,(大概除了孔子自己)所以孔子才感嘆說:「我未見好仁者。」 一個「好仁者」,自然也會厭惡不仁道的事情──也是出自於性情欲念上的厭惡,而不是被灌輸認知的排除。 一個人既然出自本心真性的愛好仁德,與厭惡不仁的事情,所謂「物以類聚」,本心自然會驅動自己去體現與實踐仁德,並遠離不仁道的事情!那麼,種種不仁不義的壞事惡名,就不會惹上身,也不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牽扯! 既然真正出自本心真性愛好仁德的人這樣難得,那麼,退而求其次,看看能否有「在一天的時間裡」努力去實踐仁德的人好了!因為「仁」既然是人人心中本有的良知善性,真心若呈現,要體現實踐它並不難,所以孔子認為,這種事沒有說能力不足辦不到的──然而卻連如此輕而易舉的一日體現仁德的人,都很難見到啊。孔子很客氣的說:「也許可能有吧,只是我還沒見過呢!」
自在老師 講述 (2009/9/30) (文章有著作權,引用請註明)
◎本文原為「奇摩知識+」的發問解答,已發表於「閒雲居」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ztzai/article/24665037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