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在老師講述:對佛經的認識與讀佛經的方法
2010/07/26 08:23:38瀏覽3879|回應0|推薦5

自在老師講述:對佛經的認識與讀佛經的方法

 

許多人想親近佛經,卻望之卻步,覺得佛經太深奧了—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難以讀懂;加上經藏浩瀚,也不知從何入手。自在老師以十二年深入經藏百餘部的修持心得,與初學者分享讀佛經的方法。


壹、認識「佛經」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何謂「佛經」?我們分為幾個步驟來說——


一、三藏與大藏經

       
一般概稱的「佛經」,包含了「經藏」、「律藏」、「論藏」這三藏,是為「三藏佛經」。(歷史上精通佛經、翻譯佛經的法師,稱為「三藏法師」,如玄奘、鳩摩羅什……等)。一般見到的成套大部頭的《大藏經》,是集結了所有經、律、論三藏,以及同一部佛經各不同譯本、版本的佛經大總集,內頁編排分成幾個欄位,字體很小,是屬於工具書類,作為研究、查閱、校正之用。


        經、律、論三藏,「經藏」是由佛陀說法集結而成;「律藏」是講述各種戒律的經典,如《四分律》等;「論藏」則是佛陀之後的大德菩薩,依據經典,或闡述法理所作的哲學理論性質的著作,屬於佛教哲學研究的層面,如《大智度論》、《唯識論》、《中論》等。《大智度論》即為龍樹依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作的哲理闡述。(「般若波羅蜜」意譯為「大智慧度彼岸」之意,故稱為「大智度」。)


      
我們一般接觸的「佛經」,是屬於「經藏」這個類別的。


二、大乘經與小乘經
  
       
佛教教義分為「大乘」(「乘」音讀為「勝」)與「小乘」,即「菩薩乘」(大乘)與「聲聞乘」、「緣覺乘」(小乘)。所以,經典也大別為「大乘經」與「小乘經」。小乘經典以《阿含經集》為代表;大乘經即是我們常見的《金剛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等。


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
  
       
佛陀在經典中說,菩薩修行有「四依止」,於經典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見於《無盡意菩薩經》卷三「無盡意菩薩」說法)。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
  
      
「了義」就是指佛法的根本義理,闡述般若空法、實相無相、如來藏性、本體心法的經典,是為「了義經」,為萬歸宗的根本大法。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量義經》等。
  
      
「不了義經」則指闡述各事相的經典,各各事相包羅萬象,如關於淨土的敘述、地獄的敘述、菩薩修行的因緣事蹟與位階、各種修持法門、如何造立佛像、眾生各種疑難苦惱解脫……等等。
  
      
「了義經」闡述的是「理」;「不了義經」敘述的是「事」。一部經典,有的只說「理」,如《金剛經》;有的只說「事」,如《阿彌陀經》、《地藏經》等;有的「理」「事」兼述,如《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妙法蓮華經》之簡稱)等。
  
       
說「理」的經典,一般會覺得深奧難懂;講「事」的經典,除了一些文字用語與專有名詞,一般人較不熟悉之外,內容上大致都容易掌握。

貳、如何讀佛經

 

關於經典的類別形態,大致介紹如上。有了概念之後,接下來,進入我們的主題——如何讀佛經?


一、如何讀佛經

簡單的步驟︰


〈佛經原文流覽→分段讀→參看註解→回到原文再讀→每段如前讀過→原文全部再讀〉

  
       
屬於「事相」的經典,一般都不太難,只要對其中的文字用語,以及專有名詞,依註解或查閱佛學辭典,了解了,意思就容易把握了。多讀幾遍,熟悉用語與名詞,就不難了。
  
       
讀佛經,可以大略先看過原文,再參看註解,註解看完,一定要回到經典原文,並且把分成好幾段的經典原文,連成一體來多讀幾遍,才能前後連貫,把握住經典的意思。不能只看註解,忽略原文。(佛經原文有著某種不可思議的文字念力,對修持有很大的助力,不可忽視!)註解只是輔助了解,原文才是我們要吸收的心靈智慧資糧!
  
      
一般講論或註解佛經,大多把佛經一段一段截取,然後逐字逐句講解,說法人再引申發揮,常使人在聽(或讀)了一大篇理論之後,仍摸不著經典的頭緒,反而迷失在註解講說的長篇大論之中,經典也因此而支離破碎。
  
       
宋朝時候,曾有文殊菩薩所化身的衣蒲童子,對有心註解佛經的太尉呂惠卿,說過這樣的話:「諸佛妙意,善順事理,簡易明白。先德註意可解,如十地一品,釋文不過數紙。今時枝蔓,註近百卷,而聖意逾遠,真所謂破碎大道也。」有心深入經藏,潛游智海的道友,要留意這點。

二、深法經典如何讀?

1.玄之又玄的義理

       
闡述「無上甚深微妙法」的佛經,與道家的《老子》、儒家的《易經》,古來就被視為「玄之又玄」的經典,被稱作「三玄」。之所以被視為玄奧,是因為這些思想哲理,不是尋常理路、思維邏輯所能了解。所以,如果用一般的邏輯來演繹,就會覺得莫測高深,難以掌握;而如果以修持心,從實地修持的心念來契入、印證,就會覺得貼切、明白與真實。如同旅遊手冊,依著手冊去到當地,或已到過類似之地,那手冊上所說的,就能心領神會;如果沒去過,那如何描述,也只能憑空想像,而無法理解。
  
       
那麼,講述深法的佛經要如何讀呢?

2.清楚自己的方向

       
首先,你必須先清楚自己要讀佛經的動機與方向。你是將所讀的經典,視為一個「客體對象」、「學問」、「哲學理論」來「研究」「理解」呢?還是將經典視為「主體修行的指引」、「心靈資糧」與「甘露法食」呢?


  若作為「客體學問」來「研究」,你用的是「大腦意識層」,去「認知」、「思維」、「理解」、「邏輯推演」與「論辯」,你需要參看許多不同的註解,相互比較,然後「歸納」出一個「認為」合理的說法,為自己接受。這是哲學性質的「佛學」研究。是「向外」的「知識」追求。


       
如果你的旨趣在這上面,你可以獲得這方面的「成就感」,假以時日,學問累積,也能有所成就。而事實上,你心裡仍然不夠踏實,仍然覺得有所疑惑。仍然要感歎「無上甚深微妙法」的「玄之又玄」,仍然渴望「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果你的方向是「向內」的「主體修持指引」,那麼,讀佛經的方法與態度,就截然不同了。

3.「領會」「法藥」不求多

      
佛陀說法,都是「應病予藥」隨緣應器的說法。菩薩則視經典為「甘露法食法藥」。所以,讀佛經,在態度上,並不需要求「全部都看得懂」,即使只是「一四句偈」,能夠吸收、領會、契入,成為自性修持的指引,依據《金剛經》所說,就有「無量無邊功德」了。所以,「領會」多少,並不重要,假以時日,經典讀多了,或修持增進了,能「領會」「契入」甚至「印證」的就會增進了。
  
       
用這樣的心態來讀佛經,便不會視佛法深義為畏途,而能夠輕鬆歡喜的來親近佛典了。

4.以「心」來「契入」佛法深義

       
佛經不是用「腦袋」去讀、求「懂」的。唐朝南泉禪師說:「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同理,佛經亦不屬「懂」或「不懂」;「懂」是「意識界」之「認知法」,「不懂」是尚未能「信解行證」。
  
      
佛經是要用「心」來「契入」的,不是用「思維」「論議」的,所以,佛經上總是說「不可思議之法」,即是「不能用思維議論的方式來領會的道法」,而《心經》說的「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色聲香味觸法」,也要在這個層面,才能領受觀照它的深義。

5.以相應的修持「體證」佛經

  
       
除了以「心」「契入」佛經,還要有相應的修持,才能「體證」佛經深義——所謂「聞、思、修」、「信、解、行、證」。隨著修持的增進,對於佛經,能夠領會與證悟得更多更深。如同「武功秘笈」,越練才越了解「秘笈」在說什麼。


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有心親近佛經,初學者應循序漸進,先從淺顯易懂、篇幅較短的經典入手。常見的佛經,註解的本子多,也比較好參考。幾部篇幅短的經典讀過之後,再慢慢深入較長的經典。不可好高騖遠,貪求深經大經,或是為了自炫傲人,貪多讀多大部深經,不管是做學問或修行,都是不正確的態度。


四、選擇適合自己的經典

  
       
有些人因為認識的善信朋友拉去,而勉強去聽深奧難懂的經論;或是盲目隨著講經說法的「善知識」,聽講自己程度還不到的深經大經,坐在那裡一頭霧水。在選擇聽經之前,應該先把經典翻一翻,了解自己程度,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經典。一時讀不懂,也不必自卑,或自覺「業障重」,「有心」就是有「善根」,難能可貴,把握善根,循序漸進,即能日有長進!
  
      
有時,讀不懂也未必是自己程度不夠,而是所讀的與自己「不相契」。佛門八萬四千法,都是佛陀「應機契緣」「應病予藥」「隨根器」所說。所以,不應該盲目的跟隨道場大眾修與自己不相契的經典或道法,「跟流行」更是與道背馳的心態作法。應該「誠實」面對自己的「心」,選擇與自己相契、適合自己程度的經典道法,才能歡喜、有信心的走上修持之路。

五、自己才是經典的主人

   讀佛經、恭敬佛經,以佛經作為心靈的資糧與醫藥,最終還要記得一件事——自己才是經典的主人,我們是藉由「外在」的「文字經典」,而來開啟「自我內在」的「無字真經」。所謂「指月之指,非為究竟」,明白「言語道斷」,而後知「真常」之「道」究在何處了!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謹述

(2007年6月1日寫)

 

◎原上載於【雲水無心】網站〈如何讀佛經〉

http://www.tztzai.url.tw/a02.htm#0203 

◎亦上載於「閒來無事心靈禪境」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tztzai/article?mid=1292&prev=1304&next=1291

 

◎本文已收錄於自在老師著《自在點燈》書中。

 

(2022/9/25更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426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