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耀邦與中國改革
2009/04/17 12:17:19瀏覽691|回應1|推薦27

在四月十六日出刊的求是雜誌又登了一篇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黨制,這是和四月一日登的 為什麼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相呼應。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特殊政治體制,前者是政治制度,後者是政黨制度,但兩者的設立實質都是要維護中國共產黨的"永久執政專政   求是黨機關雜誌,選在中共已故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0週年(I.E. 1989415去世)發表,而且,今年又是六四事件20週年也是中共建政60週年,就是要傳遞一個中共黨中央的訊息 : 政治改革目前是不考慮的有此要求的知識分子請安靜!!  

英國《金融時報》在四月十六日刊出一篇丁學良寫的胡耀邦與中國改革”借著表揚胡耀邦凸顯出"執政者"的作為和民意認知的差異,英國《金融時報》是中國人民可在網路閱讀的,能夠如此寫而且也允許刊登----要鼓勵----這也是進步!!

胡耀邦與中國改革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丁學良

2009-04-16 

415,是前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逝世20周年。  胡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在中國當代政治史上代表了什麼

胡是屬於被海內外很多人——既包括華人,也包括非華人——所紀念、尊重、乃至感激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因為他身上有一些非常罕見的素質。  我覺得,胡身上特有的素質可以歸納為兩點,若用中國的當下的政治術語來套,可以稱為胡耀邦的兩個代表”。  大家馬上就會明白,我這說法是套用了中國的官方話語體系“三個代表”。  本人對三個代表的提法基本上是贊同的  遺憾的是,“三個代表”在中國,多半留在紙面,在現實中太少。

我為什麼把胡耀邦身上特有的素質稱之為“兩個代表”?

我覺得第一,他代表了一種更文明的政治,或者說代表了一種更高的政治文明  這個比較級的“更”,是指與中國當代的政治現實相比,與人們在絕大部分時間所能觀察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行為相比,胡代表了一種更文明的政治。

他的第二個代表,在我看來,是代表了一種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施政的理想主義(I.E. 這個思想很重要,政府必須是經人民授權而成立的才有合理性正當性合法性政府的作為不僅要保障人民最基本能生存的生活更要維護人之所以為人的思想意志的自由”)

下面,我會以我的觀察,還包括我自己多年前在中國國內的親身經驗,來解釋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胡身上的這“兩個代表”。

胡代表了一種更文明的政治。  我指的是,1949年以後至少到1970年代末,中國的政治主流一直是以某種原則、某種方向來界定。  對這種取向和原則概括得最精煉的是林彪  他於1966518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話中提到:“什麼叫政權  政權就是鎮壓之權。”

中共中央批示》——有權力批發中央二把手講話的,只有中央一把手——在向全黨轉發林彪講話時強調,“這篇講話對毛澤東思想做了全面的正確的科學的評價……是活學活用的典範。”

林彪的這句名言,充滿高度的智商和政治敏感。  他對身邊幾十年政治鬥爭的觀察,對毛“以階級鬥爭為綱”和“全面專政”的理論,以及在實踐中靠一波又一波政治運動為主題的中國當代政治,做了一個實事求是、簡明扼要的概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前一半在毛領導下,全國就是持續的政治鬥爭的血淚戰場。  每一波鬥爭所打擊鎮壓的物件,有交叉也有不同。  開始時,是打擊和鎮壓所謂“老的階級敵人”。  等到一波波的鬥爭把各種“老的階級敵人”都基本上打得差不多了,這部“政權就是鎮壓之權”的機器,就需要發明創造新的打擊鎮壓物件,才能夠繼續運轉下去。

所以“政權就是鎮壓之權”的這部機器,在毛近30年領導的時間裏,差不多把中國社會所有的階層,包括統治集團自身的一部分,都一批又一批的用精巧的和殘酷的方式——有時是這兩種方式的交替,有時是兩種方式的完美結合,給打擊和鎮壓下去了。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擔任過中共中央幾個重要職務的胡耀邦,在其中一個職務上的作為,被當時和以後很多人最感激的,是他作為中央組織部部長時期的平反冤案

這段歷史,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戴煌在《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一書中,有具體的描述。  胡在那幾年所做的事情概括起來,就是力圖把1949年到毛去世為止,不斷把“階級敵人”單子拉得越來越長、擴得越來越廣的殘酷過程,停下來。  不但要停止,而且要盡可能裁減“階級敵人”的單子。

胡耀邦在毛之後所做的事,其實在這之前有過一次預演,那就是1964年底至1965年初,他被鄧小平派去做西北局第二書記兼陝西省委第一書記的短短二百天之內的事  最近,出了一本當年陝西省委秘書處負責人、現已去世的林牧的回憶錄。  書中記錄了胡在陝西主政時所想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有些是提出來了,還沒來得及做,有些是盡他的一切力量在做。

胡耀邦提議的最重要的工作中的前三件,是要扭轉在“四清運動”中的鎮壓勢頭及其後果——該運動由劉少奇主持,整了不少人。  在整別人的時候,劉理直氣壯;兩年之後,當劉本人也成為鎮壓機器對象的時候,他才知道“政權就是鎮壓之權”這種政治過程的可怕。 

胡耀邦在陝西工作的前三件要緊問題是:第一,抓人捕人太多;第二,“雙開”太多,就是開除人家的黨籍和公職;第三,奪權鬥爭過程中打擊面太廣。

胡做的這個“善政”,在當時就遇到很大壓力。  其中,最有力的反對他這麼做,是他的頂頭上司,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  嚴格講起來,胡1964年底到1965年初在陝西的兩百天,真正工作的只有一百天,還有一百天是被批判、被整。  劉是組織批判和整他的主要幕後推手之一。  而若干年後,劉瀾濤則在1966年開始的文革中,被劃成“61人叛徒集團”的主要成員,受了很多折磨。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在胡耀邦主持中組部時期,他頂著那麼大的壓力、冒著那麼大的政治風險,推動平反的大案中,“61人叛徒集團”是最重要的案件之一。  胡不但沒有像很多中共幹部那樣借機報復劉瀾濤——那是在黨內鬥爭和中國政治生活中的慣例——他不但沒有那麼做,還花大力氣為劉等人平反,在經濟上對他們家人予以支持

這就是為什麼我真切的感到胡耀邦身上代表了一種更高的政治文明  這個更文明的政治,就是盡可能的不讓政權有太多的鎮壓功能,就是盡可能的終止發明和製造“新的階級敵人”的荒謬進程,就是盡可能的對被鎮壓機器無辜傷害的人進行更正和關照。

1949年後中國的官員從上到下在開始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政權就是鎮壓之權主動或被動的操作者不到自己也成為犧牲品的那天從來不叫冤枉(I.E. 既是加害者又成為被害者!!)  只有極少數高幹,才敢於冒著被這架機器碾碎的風險,儘早來阻擋這一殘酷的進程。  胡耀邦是這少數人中突出的一位。等到他僅有的兩次,來主持黨政大事的時候(他當共青團第一書記不算,共青團是配角),他就顯得與芸芸眾官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就是在陝西省委第一書記位子上的那二百天,一百天是扭轉了別人挨批受整的錯誤,一百天是為此而自己挨批受整。

第二次的平臺更高了,1970年代末開始在他所擔任的一系列中共中央的領導職務上,他的“善政”就是要把毛主義以階級鬥爭為綱、以專政為首要功能的政治機器盡可能的予以限制和扭轉。  最後,在1986年底的那次學潮關頭,他作為總書記,拒絕發揮“政權就是鎮壓之權”的功能,而力求以法制、理性和寬容的方式來解決矛盾,為此他自己成為了“政權就是鎮壓之權”的對象。

胡耀邦身上的第二個代表,就是代表了以民為本施政理想主義

這又可以從他成為黨政主要負責人的兩個階段來看。  一個是1964年底至1965年初在陝西,那時中國經濟剛從三年大饑荒中喘過氣來,而在很多地方毛的經濟思想及其後果還繼續發威。  毛的經濟思想,就是讓中國的老百姓尤其是農民,成為不斷加碼、任意抬高指標的經濟機器的原料。  陝西雖然餓死人沒有安徽、四川、甘肅多,但也受到重創。  胡到陝西以後,除了對過激政策的修正,如前述“頭三項”工作,剩下的多是以民生為本。  比如,他請示國務院1965年陝西的糧食徵購任務由17億斤減到14億斤  他的理由是,把徵購目標退下來,讓農民休養生息,緩過氣來,今後他們會給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這對陝西省從大饑荒下恢復過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  所以在他被劉瀾濤批鬥時,下去視察工作的葉劍英有一句話,說“陝西肥了耀邦瘦了”。  這個“肥了”就是農民的收成好了,經濟有了恢復。

胡“以民為本”的施政理想主義,在他做了中共總書記、有了更高的平臺以後,就力圖在全國推行。  在這一點上,我有一個與很多人觀點不同的觀察,我確實看到,在中共隊伍中,有一批人是真有理想主義的。  越往以前看理想主義者越多越往後來看功利主義越主導  在這個從理想到功利的轉化上,最早指出這種趨勢的——當然不是對中國而言,而是從革命的整體趨勢來講,是德國的一位大政治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  1918年,俄國革命正處於進行時,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剛拿下政權,韋伯就明確指出——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他的洞察力——任何一種大革命在它的初期,當然會提出很多的理想主義來宣傳鼓動爭取支持  革命成功以後你不能老是指望這些革命者組織了革命的團體還會把理想主義放在第一位,那是不可能的。  韋伯指出,理想主義很快就會轉向功利主義,因為參與革命的大部分人就是要得到好處。  就像在古羅馬時代,你要讓軍團征戰的話,理想主義的口號是傳播羅馬文明、為羅馬爭取榮譽。  越往以後,鼓動羅馬軍團的動力就是,你打下另一個城市、另一個王國,你就征服了另外一塊土地,你就能得到多少黃金、多少實際好處。  所以韋伯就說,布爾什維克革命也不會是例外  如果他們穩固了政權、掌握了行政機關,他們將會越來越把為自己謀得實際功利作為最重要的激勵機制(incentive)。

韋伯的這個洞察當然也適用中國革命(I.E. 看看求是雜誌是如何不論述這一段”!!) 

早期的共產主義運動中有許多理想主義者,而後來他們越來越成為次要力量,理想主義越來越被榮華富貴的動機取代。  但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卻從來沒有消失,儘管越來越少,而胡耀邦是越來越少的理想主義者中一個堅定的“不悔者”。  他不像他的那些同事們,從一無所有的造反者變成領導人、手握國家機器大權,到了這個時候,就變成主要為自己和全家謀利。  他還保留著早年參加共產主義運動時,那種為普通中國老百姓、尤其是最窮苦的人謀利益,使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能夠當上自己命運主人的理想,他沒有淡忘,更沒有背叛。  在這一點上,胡在總書記的位子上,從他觸及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之間的關係、認真推動對腐敗和特權的制約,發起“人道主義”和“生產的目的是為了人”的政策討論,從他觸及怎樣對待知識份子和大學生的問題,每一樁他所經手處理的富有爭議的大事上,都體現出來他心中所信的社會主義理想,就是為更多的人帶來公正給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更多的利益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參與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理想,他同身邊的那些手握重權的功利主義者無法和諧、相安無事。 

胡耀邦很得意的一件事,是他1984年春在貴州首次提出“富民政策”,人民日報329據此發表重要評論《我們的政策是富民政策》。  19871月中旬對胡進行大批判的“中央生活會”上,鄧力群指責胡的富民政策違反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由此可見,在毛主義者眼裏,富民是多麼的有罪!

1987年初的被撤職,是中國執政黨裏的理想主義之重挫。  他逝世引發的政治悲劇,不僅標誌著具體個人的政治生命的完結,比如趙紫陽,而在更深的層面上,它幾乎是終止了中國執政黨領導層中的理想主義。這種理想主義的核心就是:掌權以後,仍然信守早期投身革命時的價值目標,也就是“與民之約”——要為建立一個富民、公正、民主、自由的社會而努力。  當然,這其中有烏托邦的東西,但也有一些合理的普世價值成份。

那場政治悲劇距今已經整整20年了,它所中止的理想主義,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很少有人再相信了。  尤其是在權力圈子中,相信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把攫取實際功利作為唯一的激勵機制  這樣的唯利驅動在過去二十年中滲透到國家機器的每一部門,進而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每一領域

今天在紀念胡耀邦逝世20周年的時候,為數不多的人還抱有真誠希望,在中國執政黨、中國的體制內,能夠還有人保留當年社會主義中的一些普世價值成份。

雖然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政權、一個現實的政治過程,都不可能沒有實際利益的瓜分,但是一個有前途的政治、一個有明天的政黨必須在執政過程中有一些理想主義  這個理想主義,不能僅僅只是為了做包裝,而必須是執政黨中一部分官員真信的。  假定有一天,胡身上的兩個代表,能夠成為中國執政黨越來越多官員真信真做的,那麼,國家機器及其官員隊伍與民眾之間的緊張狀態才會遞減,執政黨的法統(legitimacy)才會從目前的稀薄狀況,越來越可能遞增和厚實。

(I.E.客觀的存在不會因主觀的意願而改變”----期待理想主義者的增加不如鼓吹建立讓執政者不能為惡且不敢為惡的政治機制!! 

求是雜誌的兩篇文章就是對個質疑的答覆---現行制度是符合中國需要的!!  不能改變的!!  

有說服力嗎?   當然有---政權就是鎮壓之權!!)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2858383

 回應文章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知道嗎?
2009/04/17 15:52
常在大陸看到標語,但是不懂意思。甚麼是三個代表?甚麼是四個堅持?
Tomas(TomasTso) 於 2009-04-18 11:30 回覆:

四個堅持”;”三個代表,不能只寫出"口號"的,有脈絡的,是個大問題!!

本來要將中國社會的發展過程加在這篇文章前做為說明的,就會提到的,可惜,聯合報的BLOG有長度的限制,放不下!!  正在想如何再寫一篇結合起來,妳的問題就來了,那麼,就長長的回覆囉!!

共產黨是有”哲學理論基礎”,由列寧建構的革命政黨----以黨領政以黨領軍----因此,任何的革命執政的主張都必需建構”理論基礎”,雖然不一定是”不矛盾的自我圓滿”,但卻也必需要取得”主流地位”,才能有推動的”內在動力!!

(I.E. 蘇聯革命成功後,高喊”工人無祖國”並建立第三國際”領導全世界的工人進行革命”,孫中山開始”瞭解”共產主義,推動聯共容共政策,第三國際派人協助改革國民黨並建立”黃埔軍校”;國民黨的組織架構就是列寧式的革命政黨,李登輝當了總統,並沒有修改國民黨的屬性,反而正因是以黨領政以黨領軍結構幫助李登輝進行將台灣由威權走向民主的改革!!  現在鬧鬨鬨的馬英九”想要”接國民黨主席的議題,應該由社會結構演化的角度思考---社會已經被李登輝民主改革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不應該走回頭路接任國民黨主席!!)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專政”的六十年來,前二十多年在毛澤東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原則指領導下的中國的社會,是”劇烈的被改造-----可由憲法修訂的頻率知道共有:1954;1975;1978年三部憲法 

中國憲法序言是由歷史觀論述憲法修訂的背景及”憲政”方向原則;總綱的第一條是界定”國家的組成及屬性,可瞭解中國社會發展演變的脈絡!!

I.E. 以同樣的觀點,李登輝執政時期有1988年到2000年,中華民國的憲法有”七次修訂”也表明是台灣社會結構變化最劇烈的時期!!

1954920通過的憲法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執政”後修訂的序言說明 : 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I.E. 移除”三座大山”是共產黨的革命目標);同時也說明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社會建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總綱第一條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

1975117通過的憲法毛澤東全面掌控”文化大革命”後修訂序言說明 : 二十多年來,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乘勝前進,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取得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鞏固和加強了無產階級專政;同時強調 :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  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著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  這些矛盾,只能靠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實踐來解決。”

總綱第一條修正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國家。” 

197835通過的憲法是”四人幫”在1976年下台後華國鋒的”兩個凡是”和鄧小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競爭”主流地位”的情況下修訂序言說明 :永遠高舉和堅決捍衛毛主席的偉大旗幟,是我國各族人民團結戰鬥,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的根本保證;也說明 :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結束,使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議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同時繼續強調 : “我們要堅持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對資本主義道路的鬥爭,反對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準備對付社會帝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對我國的顛覆和侵略。”

總綱第一條和1975的憲法完全相同

1982124通過的憲法鄧小平全面掌控”改革開放五十年不變”大方向後修訂的。  廢除了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綱必需設下的”政治緊箍”就是”四個堅持----1979提出的 :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這部憲法的序言說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  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I.E. 真的嗎?),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強調未來的方向 : “今後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將四個堅持”的精神寫入序言”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總綱第一條修正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2004314通過的憲法江澤民20053810屆人大3次會議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一職前完成修訂  江澤民2000年提出”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部憲法的序言說明 : 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總綱第一條和1982的憲法完全相同

20071024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提出 :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社會結果 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

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這是有理想性的主張,值得期待,希望寫入憲法的序言中更希望落實在施政的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