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8 01:15:03瀏覽1070|回應0|推薦9 | |
WTO香港部長會議解析1-WTO香港部長級會議:全球化的挑戰與契機 (中華經濟研究院) ■ 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要結論與後續談判進度 在來自各國反對自由化及全球化人士的一片激烈抗爭聲中,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六屆部長會議於 WTO成立後首次推動的杜哈回合談判,在歷經西雅圖會議、坎昆會議等多次會議之挫敗後,日前終於順利在香港部長級會議中達成初步談判成果。 儘管香港會議期間場外激烈抗爭不斷,場內亦因農業、非農產品市場進入(包括工業產品及漁產品,即NAMA議題)、開發中國家關切的發展議題與特殊與差別待遇等而呈現僵持不下局面,不過在各主要國家積極折衝及妥協下,以及WTO秘書長拉米(Lamy)全力協調運作下,香港會議仍達成數項重要結論,其中美國、歐盟同意在2013年前全面取消農業出口補貼,以及在2006年底前取消對棉花出口補貼兩項決議,連同已開發國家同意將在2008年以前提供低度開發國家(LDC)97%以上產品之免關稅、免配額優惠待遇之承諾,對於爭取開發中國家支援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此外,香港會議的重要結論尚包括:在NAMA議題方面,各會員同意採用非單一係數的瑞士公式(Swiss Formula)作為降稅模式,非約束稅率國家未來將以非線性加碼方式處理稅率,至於我國積極爭取的部門別降稅方案未來也確定將列入討論。 會中亦通過給予新入會會員優惠及對於特殊敏感性產品之降稅彈性。 在服務業談判方面,在服務業談判方面,未來為加速服務業談判的進度,各會員將可採用複邊之談判方式,亦即由對於開拓特定市場具有相同興趣的會員,集體向其他會員提出市場開放要求。 (I.E.多邊及複邊之談判都牽涉到”名稱”,若因名稱一定要聯結到台灣”正常國家主權”,誰理你,台灣就只能自己關起門做皇帝了!!) 在未來談判進度上,根據香港會議指示,各國應在2006年4月30日前完成農、工產品降稅之完整模式(full modalities)談判,並在7月31日前提交完整的關稅減讓表。 服務業談判則應在2006年7月31日前提交開放服務業承諾表的第二次修正回應清單,並在10月31日前提出各國最終版本之承諾表草案。■ 香港會議在貿易規則、便捷化等其他談判議題進展有限 (I.E. 都未達成,也幸好進度慢了,但會繼續推動的,台灣還有機會”亡羊補牢”!!) ■ WTO會議淪為全球反全球化人士新戰場 ■ 積極掌握杜哈談判釋出之國際貿易商機 杜哈回合貿易談判 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又稱杜哈發展議程,是世界貿易組織於2001年11月在卡達首都杜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中開始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 議程原定於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結束談判,但至2005年底為止仍未能達成協議,最終於 談判領域 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包括8個談判領域,包括: 農業 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服務 知識產權 規則 爭端解決 貿易與環境 貿易與發展 進程 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五次部長級會議上,各成員國在農業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令杜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 2004年8月3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議,達成《杜哈回合框架協議》,為全面達成協議跨出一步。協議包括5部分:農產品貿易、非農產品市場準入、發展、服務貿易及貿易便利化。協議明確規定美國及歐盟逐步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及降低進口關稅,回應發展中國家的訴求。 2005年12月13日開幕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各國期望就杜哈回合貿易談判收窄分歧,並希望可於2006年完成整個回合的談判。 2006年7月27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正式批准暫停杜哈回合貿易談判。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