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3 00:41:04瀏覽1023|回應1|推薦14 | |
伊比利半島”收復失土運動”四世紀進展圖 99. 十字軍的興起的原因及影響 下圖 : 北方十字軍進展圖 2. 第二次十字軍 : (1147年 - 1149年,Second_Crusade) 德意志十字軍在國王康拉德三世的統率下,由陸路前往小亞細亞,一路上欠缺軍紀,導致東羅馬帝國對這批十字軍的敵視,迫使德意志十字軍在沒有東羅馬方面的幫助下,困難地通過小亞細亞,最後在小亞細亞的多里萊(Dorylaeum)為塞爾柱突厥人擊敗。 這一戰鬥失利迫使康拉德與東羅馬進行和解(康拉德與東羅馬帝國和解結盟後,康拉德一度想利用與東羅馬帝國的同盟,一同對付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但西西里王國與法蘭西王國、韋爾夫家族聯手,而作罷,參考 : http://blog.udn.com/TomasTso/1790868 ),將殘部開回君士坦丁堡,並在東羅馬帝國的幫助下,乘船前阿克裏( 法蘭西十字軍沿著海路抵達利凡特(Levant, 包括地中海東部附近諸島及沿岸諸國在內的地區)後,十字軍拒絕了安提阿公爵的求援,與遠道而來的王族們很快地就決定了進攻的對象。 攻打的目標,不是他們發兵拯救的埃德薩,而是大馬士革,這個雖然由穆斯林王公統治,卻與耶路撒冷王國簽有和約的城邦。 進攻大馬士革的原因,竟然是他們應該打下一個歷史名城,以顯揚自己的威名。 十字軍與"東方法蘭克人"間無法相處融洽。 此後,努哈丁也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解決了安提阿公爵雷蒙(Raymond of Poitiers),從而奪得了奧龍特斯河以外的公國土地。 大馬士革戰役的最大獲利者,無疑地是努哈丁。 另一方面,大馬士革的英雄烏納在戰後,突然死去,也給予努哈丁輕易拿下大馬士革的機會,從此,整個穆斯林敘利亞便統一在一人之手了。 在統一敘利亞之後,努哈丁又在埃及求援的呼喚中,不計較宗派問題(努哈丁尊奉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遜尼派哈里發,而埃及則為法蒂瑪王朝的什葉派哈里發所統治),派出了他的愛將夏庫(Shirkuh)前往支援。 只是當時並沒有人能預知,夏庫他那原本不願與他一同前往埃及的姪子──尤素夫(Yusuf),居然會是日後建立阿育布王朝的大英雄,薩拉丁(Salah al-Din)。 在第二次十字軍,有一批來自法蘭德斯(Flanders)與英格蘭的十字軍支隊,他們依循海路,從伊比利半島繞過直布羅陀,前往利凡特(Levant)。 在經過伊比利半島時,他們接受了伊比利基督教諸王的呼喚,參與了他們的”收復失土運動”(Reconquista)。這些西歐騎士,幫助著他們在伊比利半島的基督教弟兄,對盤據伊比利半島南半的阿莫哈德王朝(Almohad dynasty)發動進擊。 在他們的協助之下,臣服在里昂-卡斯提爾王國的葡萄牙伯國奪得了里斯本(Siege of Lisbon),從而奠定了葡萄牙國家疆域的基礎,也為十字軍在西方的海上建立起一永久的補給基地。 相較於十字軍在東方的成就,以波羅的海地區波羅的海族與斯拉夫族異教徒為目標的”汶德人十字軍” (Wendish Crusade),顯然成果輝煌。 這批十字軍主要以德意志貴族和丹麥人為主要成員,他們將十字軍的征討目標,瞄向了當時仍為異教所盤據的波羅的海西側。 這場對汶德人十字軍,分別由薩克森(Saxons)與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Henry the Lion)、阿斯坎尼亞(Ascanians)家族的"大熊"阿爾布雷希特(Albrecht I the Bear)、丹麥的羅士基主教亞伯沙龍(Absalon)所領導。 德意志人將目光放在現在稱為勃蘭登堡( Brandenburg)與波西米亞(Bohemians)的區域,而丹麥人則瞄準了波美拉尼亞(Pomerania )沿海及波羅的海島嶼的地區。 這次的征服是十分成功地,整個勃蘭登堡邊區從此成為德意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後來東普魯士還成為了德意志統一的核心。 在以在這樣一次災難之後的覺醒中,整個歐洲的基督徒不但被迫接受了不斷增長的穆斯林勢力,而且接受了因為西方人的罪神正在懲罰他們的事實。敬虔運動 (lay piety movements) 在整個歐洲萌芽,所有一切都是想致力於淨化基督教社會,希望這也許使他們可以在東面獲得勝利。(I.E. 這種社會氣氛被操弄,推動了歐洲異端裁決所(Inquisition)的”反理智”的運動---歷史的現象會重複發生,法國大革命的”民粹公投”,中國的”義和團民粹”,蘇維埃的”無產階級專政”,美國的”麥卡錫恐怖” McCarthyism,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民粹”,台灣前一陣的”愛台灣民粹”實在是"小眉小眼”併列在這有些不搭調,因為新鮮就放大些抬舉的併列吧!!---操弄過頭,反而造成一波理性的抬頭,埋葬了操弄一時的政治勢力!!)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