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進化的軌跡(七) ------- 華夏文明(二)
2008/01/17 16:09:31瀏覽960|回應0|推薦1

62. 1928年在殷墟掘出甲骨約二萬五千片,將華夏的信史前推到西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華夏可以確認的文明史達到3500年。 華夏文明為世界五大文明之一,華夏文明是至今延續最長的文明,漢字,作為最主要的記載方式,把華夏歷來的歷史變遷不斷的記載,才有了中華文明流傳至今的文化不斷層。 其他古文明,被其他民族統制,不但宗教信仰隨之改變,古埃及文字,古巴比倫文字,古印度文字都隨之一同消失,而文字的消失造成了歷史的斷層和不可延續性,文字一旦無法流傳,文化將隨之慢慢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直至消失。 但是為何華夏文明的載體之漢字能獨善其身,能傳承發揚下來,而不像古巴比倫、古埃及文字,古印度文字一樣失傳呢?

 ---- 華夏的地理位置在亞洲的東部,不是在民族大遷移的主要路線,而能倖存!!

---- 單音獨體的文字變異小;

---- 華夏重視歷史,各政權都設有官方的史官記錄保存歷史文字;

---- 孔子開啟民間教育加大了文字擴散的廣度;

---- 華夏很早進入中央集權的政體統一了文字;

---- 華夏進入農業社會,人口眾多,逐步同化外來人數較少的異族;

63. 華夏的封建時期只有約一千年,西周以前學在官府,東周以後,學逐步走向民間。 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封建制度解體,封建貴族獨佔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春秋戰國時期有550年,諸侯爭戰不斷,學術思想比較自由,「百家爭鳴」的氣氛造就了「諸子百家」。 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了司馬談(司馬遷之父)對學術流派的見解,司馬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東漢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文學方面,北方文化的代表是孔子編修的《詩經》305首“王官采詩”跨越了大約600年,孔子“述而不作”,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南方文化的代表是屈原的《楚辭》、《離騷》,楚辭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據需要而任意擴充。 形式上的活潑多樣使楚辭更適宜於抒寫複雜的社會生活和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

----歷史文化《春秋》、《國語》、《戰國策》等。 ----戰爭學方面有孫武、孫臏、吳起兵法家。 鑽研科技有墨子。

----建築有魯班,奠定華夏木結構建築技術的基礎。 戰國時期已經有製造精良的戰車及攻城機具,同時冶金術很發達,製造出精良青銅兵器。

----農業上各種灌溉工程,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華夏文明重要的創新也就僅於此. 此後約兩千年,思想觀念創新滯,運用創新也寥寥無幾,為什麼會怎樣了?

----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建立 : 西元前221年,華夏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王朝——秦朝建立。 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並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西元前213年,太子師博士齊人淳於越在一次朝廷會議上提出恢愎周朝的分封制,“無輔拂,何以相救哉?” 秦丞相李斯反對,進言說諸子百家“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 秦始皇接納李斯的觀點,于當年開始銷毀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諸子百家的著作。 當時沒有紙,用竹簡及絲絹作文字紀錄,經書多是官方保存,民間流傳保存的方士之術的讖書,緯書,焚書這個舉措影響深遠,加上項羽火燒咸陽,大火三月不止,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精華的經書遂全部毀滅。 造成西漢思想的倒退,方士之術盛行.

----漢朝建立”獨尊儒術”有效箝制新思想的產生及流傳 : 漢朝廢除了原秦朝的禁書政策,原戰國的各個學派的思想在民間流傳較廣的為陰陽家,道家及儒家(i.e. 焚書是針對官方的經書,民間的緯書-陰陽家-沒有)逐漸恢復,漢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與 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但隨著七國之亂的平定,到漢武帝時中央政府權威空前強大,當時的學者還是各尊各道,沒有統一的思想。,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急需大一統的思想標準,權臣衛綰、田蚡、竇嬰等主張尊崇儒術,貶抑法家,竇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員重新得勢。 漢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徵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長安策問。 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應“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得到漢武帝的贊同,在全國的思想、仕進上只採用儒家思想的觀點。 漢武帝大量任用儒生為官,逐漸使通曉儒家經典成為為官為吏的必要條件之一,儒家逐漸成為華夏社會的統治思想。 漢武帝尊崇的儒術同孔子的思想,這時的儒術已經出現了很大變異,性善”四端”,民為重君為輕及人本的思想不見了,為維護皇權,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君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作為獨尊儒術的基礎學說,後來的史學家稱為獨尊儒術。 在漢朝之後的歷朝歷代的王朝裏,一直將儒家思想作為政權的核心思想,統治了華夏歷史的大多數時間。

---- 科舉制度 : 科舉(605年—1905年)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制度。 它是古代華夏的一項重要發明。 科舉始于605年時的隋朝,發展並成熟於唐朝,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廢除,持續了整整1300年。 科舉對華夏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 考試具有某種程度的開放性和競爭性,開放性和競爭性促成了一部份的下層人士得以進入統治階層,給政權的正常運作帶來活力和生機。 科舉考試的競爭愈激烈,知識份子就愈易被馴服,對皇帝和上級官僚卑躬屈膝。 他們作為政治權力的依附者,缺乏了獨立的社會地位和自我意識,始終只善於考試而不善於自由的創造性的思維。科舉制度在某程度上阻礙了新科學新文化的發展,亦都阻礙了知識階層的進步。

64. 華夏文明的獨創性 :

----- 單音獨體的文字;

----- 「諸子百家」的思想. 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 有些思想的起源不比希臘早(i.e.名家及法家,沒有證據顯示受到西方的影響.);

----- 中央集權的郡縣政治制度;

----- 蔡倫105年發明造紙,湖南長沙考古取出許多東吳(i.e.222~280年間)的竹簡.東漢蔡倫的紙還未傳到南方. 751年傳入阿拉伯.

----- 科舉制度開始於605年;終止於1905年;

----- 婦女纏小腳 : 歌伎用布束腳是起源於五代,南唐的亡國君李煜特別喜愛女子的腳小小的,歌伎束腳之風流行於上層社會. 束腳不是纏小腳, 束腳類似現在女子穿尖頭鞋的概念,不是在小孩時進行摧殘性的纏小腳, 宋代的束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 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歎束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淩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華夏詩詞史上專詠束足的第一首詞。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束足習俗。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束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束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束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元代婦女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但這時不纏足者仍很多,特別是南方江浙、嶺南地區。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摧殘性纏小腳的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 持續到二十世紀五四運動後,纏小腳文化才被廢除!! 春秋戰國後華夏文化獨自的創新絕無,僅有纏小腳ㄧ項!!

----- 畢昇1040年發明活字印刷術; 1440年,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瞭鉛字的活字印刷,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

----- 宋明理學 :漢朝以後,四書五經被無數次修訂,南北朝期間,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獨尊儒術”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 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在唐代佛、道思想盛行,佛家講空理,道家講玄理,儒家思想不再獨尊於一家。宋明理學雖以儒學內容為主,同時也借鑒了佛學和道教思想,講的則是「性理之學」。宋明儒者的學術,大致可以分為「北宋」、「南宋」,和「明代」三個階段。北宋諸儒以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為大宗,上承儒家經典,講仁與心性,又講格物窮理。 但是南宋的朱熹卻完成了新儒學的改革。朱熹的深刻之處在於,把孔孟置於正宗,同時又把董仲舒陰陽五行,把張載、周敦頤、二程的觀點,以及佛學高度一元化的哲學和道家無為的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細緻地構造出內容精深的新儒學體系。 儒學在世界觀、方法論上的短處被克服了。 這使佛、道等學說再也不會動搖它了。 宋以後七百年間,理學一直被奉為正統,與宗法體制十分的適應。 到明朝中葉,王陽明強調“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及知及行”和“知行並進”,在理論上擺脫了”獨尊儒術”的玄空.王陽明在1510年闡述了知與行的關係,建立的體系並不完備,但確是創見. (i.e. 文明的起源(二)引用毛澤東的實踐論完整的論述知和行的關係!!)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154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