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5 13:54:33瀏覽1236|回應1|推薦4 | |
48. 雅利安人以部族為單位群居。祭司享有最高威望,其次是武士。 武士以下是農民。 被征服的當地土著人,開始時不屬於部族群體之中,但很快就和農民融合在一起。 後來,人們把不同的集團稱為“社會等級”。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I. 49. 西元前7世紀至前4世紀,從喜馬拉雅山南麓至半島邊緣地帶的這一遼闊區域處於不同國家的統治之下。 史學家將這一時期稱為列國時期。它與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大致重合,特點相似。 北印度的16個強國彼此對立,互相攻伐,不斷爭雄。其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是摩揭陀,此外還有許多蕞爾小國。 這一時期是印度社會發生劇變的時期。西元前6世紀時,印度社會出現了類似我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家並起,異說紛呈。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和社會理論應運而生,形成印度文化史上燦爛的一章。 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 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50. 西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 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他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 大流士一世將他的印度屬地建為一個省,並且可能是波斯帝國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個省。 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弱導致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 51. 佛陀所處的時代(I.E. 一般小乘南傳佛教國家認為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624年,卒於西元前544年;中國年代學者推論生於西元前565年,滅於西元前486年,比孔子早逝七年。) 正是古印度各國之間互相討伐、併吞,階級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之際,他所屬的釋迦族,受到鄰國強權的威脅,朝不保夕。他已預感到難免覆滅的結局,因而認為世間“無常”。 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後,接踵而來的老、病、死情景,聯想到自己也擺脫不了同樣的命運,從而產生了人生難脫苦難的煩惱,而當時婆羅門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獲得解脫之道,終於捨棄王位,出家修行。佛陀在傳教過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組織——僧伽(僧團),凡是信仰佛陀的學說,不分種姓貴賤,均可加入。在僧團內部過著平等的生活。起初,僧團以雲遊乞食為主,無固定的住處。後來為了適應雨季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開始在僧眾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在僧眾集體生活的過程中,又陸續制定了有關衣著、飲食、用具、禮儀、居所、醫藥等日常生活細則,作為僧團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戒律內容。 52. 亞歷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西元前4世紀時,亞歷山大大帝揮師東征“古老而腐朽”的亞洲,飲馬印度河邊,但卻不敢貿然進犯恒河流域軍事實力強大的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亞歷山大雖然很快退出了印度,但一些希臘人卻留在了旁遮普及西北邊境。 他們帶來的希臘文化對印度西北部十六國之一的犍陀羅的佛教造像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些佛像帶有明顯的希臘化風格,只是到了後期才印度化。然而,這畢竟是印度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接觸與交流。 西元前321年,在亞歷山大撤離印度河之後不久,月護王建立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 53. 阿育王 Asoka,印度孔雀 54. 阿育王死後半個世紀,孔雀帝國土崩瓦解,印度有學者將阿育王的仁政當作孔雀帝國覆亡的根源。印度著名歷史學家羅米拉·塔帕則認為,孔雀王朝所以覆滅,原因在於阿育王的後繼者無力供養帝國龐大的官僚體系與軍隊。 笈多王朝統治時期是印度文化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科學、文學、藝術等文化領域裏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這是一個相當於我國唐朝的盛世,但在時間上早了幾百年。 笈多帝國的疆域與孔雀王朝大體相同,仍然以北印度恒河流域為政治中心。在位近四十年的旃陀羅·笈多二世統治期間,為笈多王朝的鼎盛時期。 當時印度與阿拉伯、東南亞以及我國的貿易規模相當可觀。 國王本人主張宗教寬容,同時熱衷贊助文學藝術。 旃陀羅·笈多二世死後印度又陷於分裂. 55. 印度中世文明階段的前期是以阿拉伯與中亞的穆斯林侵入印度並建立政權為標誌的。印度內部的分裂、戰亂和財富吸引了入侵者。從總體上說,印度古典文明由此開始衰落。阿拉伯人在712年到達信德。中亞穆斯林伽色尼王朝在963年建立以後,東向打敗了印度的薩希王朝。 進入11世紀,其蘇丹馬茂德17次侵印,大肆掠奪糧食與寺廟財產,以支撐其在中亞的戰事。 德里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 不過,德里蘇丹國並非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帝國。 在整個德里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內訌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帖木兒。 帖木兒的入侵終於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德里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不久解體,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只限於德里和旁遮普。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發展。 許多蘇丹執行相對寬鬆的宗教政策,除了徵收人頭稅之外並不對非穆斯林居民進行迫害。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里風格。 56. 1526年,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臥兒帝國,意為「蒙古人的帝國」,因為巴卑爾的血統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 他還未來得及鞏固莫臥兒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 舍爾沙是南比哈爾地區的阿富汗人首領,他在1540年打敗並趕走了巴卑爾的繼承人胡馬雍,短暫地恢復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統治。 在短短5年之內,幾乎整個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在舍爾沙於1545年陣亡之前,他已經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舉行土地清丈以確定稅制,併進行了貨幣改革。 在舍爾沙死後,胡馬雍得到波斯國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突然死去,莫臥兒的兒子阿克巴不久在1556年關鍵的第二次帕尼派特戰役中打敗了喜穆,奪回德里;阿克巴是莫臥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 對拉其普特人採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著特點,他不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 57. 阿克巴去世後,傳到孫子沙阿·賈漢終於被自己的兒子奧朗推翻失去了皇位。 他放棄了莫臥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 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臥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 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臥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皇帝大都昏庸無能,1674年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後來發展出可與莫臥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 58. 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最早在印度建立據點的歐洲國家是葡萄牙,他們的殖民地位於莫臥兒帝國版圖之外。 此後荷蘭人也積極介入,並打敗了葡萄牙人。 奧朗則布在帝國極盛時期忽視歐洲殖民者的危險,而他的子孫們在被迫面對歐洲人時已經由於帝國衰落而軟弱無力。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 經過一番鬥爭,英國人取得了優勢,把法國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 59. 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臥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 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對印度進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此後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派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臥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這些事件在客觀上為東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統治創造了便利。 由於印度國內的各種力量均遭重創,英國人有可能動用武力來實現目的。 1757年,英國軍官羅伯特·克萊夫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了得到法國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國人粉碎了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凱西姆與莫臥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臥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 最晚被英國兼併的印度領土有信德(1843年)、錫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貝拉爾(1853年)和奧德(1856年)。 倫敦的外交及印度事務部大樓由於殖民者的種種不利政策,1857年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英國政府認識到其印度政策存在嚴重弊端,開始進行重大調整。 1858年通過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東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務大臣接管其全部職權;並成立以印度總督為首的印度政府。英國人也正式結束了已無存在意義的莫臥兒王朝,將巴哈杜爾沙阿二世流放到緬甸。此後印度進入由英政府直接統治的時代。 60. 印度文明的獨創性 : ----- 印度的文明主要是宗教對東方文化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 伴隨印度宗教的藝術是東方藝術發展的基礎 ----- 古印度最重要的成就是發明了十個數位記號(0是以黑點表示)和定位記數法。這種記數法為中亞地區許多民族採用,後又經阿拉伯人對十個數位略加修改後傳到歐洲,逐漸演變為現今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計數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