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4/10 11:46:44瀏覽721|回應0|推薦1 | |
你是否想過,復活與長生有何不同?人生若只是無質量地延長,並不能帶來生命的更新。你渴望復活真理所帶來的平安、盼望與喜樂嗎? 因呼召而進入服事,你是否瞭解服事路上的春夏秋冬?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MT100《持久有力的侍奉》線上課程。 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2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裡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哪裡。」3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4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墳墓,5低頭往裡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6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裡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7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8先到墳墓的那門徒也進去,看見就信了。(9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10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11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12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13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什麼哭?」她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裡。」14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15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裡,我便去取他。」16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17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約20:1-17) 人有很多已知的方式來延長生命,但生命沒延多長,卻失掉了以往的生活品質。原來的擔心,會更擔心;原來的害怕,會更害怕;原來的無力,會更無力。 復活重生卻不是這樣,復活和長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長生靠人為方式,復活則靠我們的主,而耶穌自己做了示範。約翰福音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在死後第三天復活了,馬利亞成為第一位見證人。 抹大拉的馬利亞,大概在安息日結束後的週六晚上,就從伯大尼往耶路撒冷走,六里的路花了她幾個小時。當她來到墓邊,大概在早上三到五點左右。她一路來,帶著悲淒的心,因她的主已死,她親眼看著祂被釘在十字架上,然後安放在墳墓裡。 她的安息日,可能過得非常不安,耶穌被釘的那一幕,始終在她腦中無法刪去——耶穌的生命慢慢流逝,緩緩死去的面貌一分一秒地在臉上變化著。耶穌死時所經歷的苦,讓她無法忘懷。她必須去耶穌的墓邊,讓耶穌的死可以在她腦中、生活中打一個句點。 可是當她到墓邊,卻撲了個空。墓門大開著,而耶穌的屍體卻不在裡面。是誰把耶穌的屍體挪了去?是羅馬人嗎?因猶太人不可能在安息日做這事。那麼重的墓門,若沒有足夠力氣,怎麼打得開呢?她的第一反應是找耶穌的門徒,看看他們會怎麼辦。 耶穌的門徒彼得和約翰稍後來了,仔細觀察了墓地,確認了耶穌的屍體,是在不慌不忙的情況下被挪開,因為裹屍布被整齊摺疊好,有秩序地放在那裡。兩人看過了現場,只能確定耶穌不在那裡,可是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呢?他們也沒有頭緒,於是他們只好沒有答案地回去。 就在彼得、約翰離開墓地之後,耶穌就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馬利亞當然非常激動,她緊緊地抓著耶穌不放,以致於耶穌要求她放開,因祂還有其他事要辦,不能只和馬利亞一起。我想馬利亞所有的哀傷,在那時得到了補償,得到了緩解。 在同一天,復活後的耶穌,再向門徒顯現,祂讓眾人再一次都看見祂,一個由死裡回來的人。對第一週不在現場的多馬,祂還特意在第二週出現在他聚會的地方,讓多疑的多馬也能親眼看到祂。不僅如此,多馬還有特權能伸手探入耶穌的手和肋旁,真實地體驗耶穌的復活。 復活在三天中完成,復活的好消息,在人群中迅速傳開,最後在歷史中延續。雖每個時代都有人為了傳統,固執地持守他們舊有的觀念——沒有復活,但復活已經完成,只要人願意,都可以得到復活的確據,得到復活的喜樂,和復活所帶來的平安! 馬利亞帶著忐忑的心而來,回去時卻有滿滿的喜悅;來時帶著憂傷,去時卻有平安;來時以為失去了一個好友,去時卻得到一位主。這是我們所有人的盼望,我們帶著哭聲來到世上,走的時候帶著喜悅、平安與主相見。 復活在我身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這是一個謎,因我不能在復活之後,再來詳細訴說我的經歷,我只能帶著信,接受我有復活的選項,以後會在榮耀中與主相見。可是我卻知道,在每天的生活中,我能體驗復活,就像我並不在實質的天國,卻仍能每天體驗天國一樣! 每當我極度不安時,平安突然臨到,我就復活了!每當我憂傷得不行時,喜樂突然充滿我心,我就復活了!每當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自由的空氣突然來到,我就復活了!復活的影子在今世,反映出將來復活的實體,讓復活更加真實。就像現在天國的影子,正反映出將來天國的光景一樣。 生命無品質地無限延長,沒什麼實質意義,我只會對這種生活感到不耐煩。我深深盼望生命能時時更新,常常變化,不只在禮拜天或復活節,才感受復活的盼望,而是天天時時經歷復活的大能,每天活著好像新的一天。 願復活的真理,讓我得自由,像抹大拉的馬利亞,因耶穌的復活,不再焦慮、不再害怕、不再無力地活著!願復活的生命,在我身上,像摩西看到的荊棘,在那裡燃燒卻不燒盡,在有限的空間中,發光照耀,帶來希望。 -END- 作者簡介 杜永浩 創文總幹事,專業電腦資訊管理,曾任職南加州一家醫療系統公司,提早退休後,以創文事工為重,也開始拾筆嘗試寫作,回應全民寫作的呼召,與您分享他的學習和反思。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