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0 10:21:54瀏覽651|回應0|推薦1 | |
語言,在生命中是一種生活能力,決定我們行走天下是否可以敲開一些環境的門。
它也是一種潤滑劑,可以影響我們家庭或工作關系是否順暢。
它還是一種愛的能力,可以安慰一顆受傷的心,提升哀傷下沉的靈。
它更可能是一種影響力,可以讓我們說服一個觀念,激勵一些人做一件事,甚至,推動社會改變,比如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講。一些語言理論學者說,語文本質有著「說服」的特性。開口本身就內含溝通或分享一些訊息的心意。說完後,即寄望能得到回應或互動交流。因此,也可說我們每次使用語言,就在投射一個期望,在傳遞一種信息,在贏取對方的心意來和我們共震盪。
一個牧者的影響力,更和其語文智力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再一樣的領導力》(Spiritual Leadership)一書作者亨利.克萊布, 提到屬靈領袖應是語言和溝通的學生。即使最有效的溝通關鍵是聖靈同在,也不否定領袖需要在語言技巧上的鑽研。
想來很多事工若能幾句話就搞定,一席之談就定神國江山,是每位基督徒領袖的夢。但現實裡,許多基督徒卻常覺得自己語言無力,無論神的信息、個人見證,或是簡單地解釋一件事的來龍去脈,有時費盡口舌也說不清楚。
除了禱告尋求和忠心準備,在服事裡,我們缺的是語言呢?是豐藏的字彙?還是思路的條理?我們弱的是對會眾的了解?傳遞方式的掌握?還是對當代文化的抽離?
寫《領導思維》(Leading Minds)一書的作者迦納(Howard Gardner),觀察到大部分領袖都展現出一種「語言智力」,也就是用語言或文字來領導或說服的能力。但這種語言智力卻並非每一位領袖都天生具有,可以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許多領導苦於駕馭不了語言,進而推動不了異像,苦口婆心說出來的道,卻字字句句旁落,無法生出影響。
在這方面,邱吉爾最清楚語言的力量了。他知道如何善用文字可以影響民心,鼓動出征。他說:「我能奉獻的沒有其他,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這句話後來成為當代凝聚民心的一句名言。但是邱吉爾的掌握語言卻非天生,而是下過一番苦工琢磨的結果。
他自幼口吃,年輕時,便大量沉浸在經典文學名著,包括莎士比亞劇和欽定版(King James) 聖經。從閱讀中培養出對文字的敏感,知道不是每個字都一樣有力,有些文字或句法會在人心內燃起熱情,在腦海裡留下生動的圖像。他的用字遣辭,具有高度詩意和小說想像,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和句子談戀愛」。
不只邱吉爾,也不只對文字的敏感度,所有領袖還需具有說故事的能力。克萊布說傳統裡,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就是說故事。許多領袖書籍也都看重如何說故事,才會在領導學裡產生一個新名詞「故事力」。而且強調沒有故事力,就沒有感動力,故事力可以決定影響力。若置入服事裡,異像是否可以傳遞得令人有如眼見?事工是否可以激勵人投入?各樣見證是否說得清楚神聖作為?也靠基督徒的故事力有多少。
牧者若能嘗試閱讀一些好文學,不只思想可以增廣見聞,更重要的是可以累積字彙和語言,學習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好的文學作品都是由語言大師所寫成,我們是向語言大師學習怎樣用字遣詞,所要表達的意思才能精準。怎樣排列句子,讓句子聽起來有對比、有韻律。怎樣改變句子長短,可以掌控自己的語氣和強調整體傳講的氣勢。怎樣說一個故事可以前後連貫,而且生動活潑又有深度?我們在向文學作者學習精練的表達語言和手法。
對有些主體或題材和我們想要表達相近的,也可以涉獵一下,參考他人是如何表達來轉而學習自己的語言。比如說:泰德、甘迺迪在他弟弟羅伯的葬禮上致詞:
「我弟弟的生前,無須在死亡中被理想化或者被放大。他只需被簡單的記得他是一位良好正派的人,看到錯誤會想要改正它,看到苦難會想要醫治它,看到戰爭會想要停止它。」
這段文字不怎麼深奧,卻讓人印像深刻。因為修辭裡有首尾重複排比,首(看到)和尾(它)在每一句裡重複,只有中間句法變化。看到錯誤會想要改正它,看到苦難會想要醫治它,看到戰爭會想要停止它。字彙並沒有多講究,完全是句法上的掌握就產生韻律感,且會讓人印像深刻。
如此閱讀,便可幫助傳道人不斷地磨利語言,提升語文的智力。
(課程簡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