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6/17 05:52:03瀏覽2192|回應0|推薦1 | |
1, 父親,不只是生養,還有賜福
中國人有句話:「天生天養」。意思是說小孩生下來,只要給他吃,給他穿,他自己就會長大,不用太操心。那麼通常持家管吃穿的是誰?是母親。所以父親只要負責賺錢,提供衣食住行的花費,就是好父親。哪怕父親一年到頭不在家都沒關系,只要他能提供物質條件,賺錢養家,他就是位好爸爸。
但是養孩子真有這麼容易麼?吃得飽,有的穿就夠了麼?過去我們不了解,不知道什麼在影響一個生命品格的形成。現在我們知道除了天生氣質,還有環境。不只是物質條件,還有教養。作一個父親不只是督促孩子功課,幫助孩子日後有一技之長,還必須有生命其他方面的供應和影響。
今天的經文,便提供了一個豐富的父親形像,一個可以為兒女賜福的父親形像,迦勒。父親可以為兒女祝福有哪些方面呢?讓我們來讀一下經文,了解一下。
2, 經文:約書亞記15:16-19
迦勒說:「誰能攻打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押撒過門的時候,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押撒一下驢,迦勒問她說:「你要什麼?」她說:「求你賜福給我,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她父親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
經文中講的是有一個以色列人領袖迦勒,要嫁女兒。當時女兒的婚嫁都是父親安排,迦勒的女兒名叫押撒,是個沙漠公主,被父親迦勒安排嫁給那時的英雄俄陀聶,他身先士卒攻下了基列西弗城。兩邊算是門當戶對,迦勒是以色列人的家族領袖,俄陀聶後來證明,也成為以色人中掛帥的著名士師。
這押撒是迦勒唯一的女兒,可以想見相當受寵。所以即使她父親迦勒已給了她嫁妝,南地,她還想要更多。因為南地很明顯的,是塊干燥的沙漠地,她還想要一塊田可以耕種。
這是因為從小她生活在男人堆中,聽了許多關於以色列人的故事,包括以色列人怎樣被耶和華從埃及為奴之地帶領出來,怎樣神又應許以色列人迦南美地。從這些故事中,她知道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土地,土地就代表著未來。神是透過土地,來祝福信靠祂的子民一個未來。
然而在土地中,肥沃的土地又更好,流奶與蜜的地是每一個沙漠王子或公主的欲望。押撒想要的祝福,是可以保障她未來的東西。她一看到她父親,便跳下驢子,迦勒問她說:「你要什麼?” 她說:「求你賜福給我,」然後又說:「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給我水泉。」押撒要的是可以耕種,可以灌溉的土地作她的嫁妝。這可以成為她在夫家地位穩住的保障。
迦勒馬上答應,而且是加倍又慷慨地給了她上泉加下泉,這些便成為她一代傳一代的遺產。所以我們看到迦勒對押撒的影響,在婚姻,在對女兒的尊重。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以色列人是把女兒當財產對待,很可以藉著安排女兒的婚姻,來和鄰國聯盟,擴張領土,或有任何增加家族利益的做法。 但迦勒沒有,他只盡心為女兒找一位最合適的對像,還送給她一塊地作為嫁妝。這已是反文化的做法了。更何況以色列人和中國人很像,中國人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迦勒就為這潑出去的水,應女兒的要求,又再給女兒水泉。水泉望來是屬於物質條件,但在那時是很重要的屬靈祝福。因為土地,是神賜福的方式。
所以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放到現代的我們,父親對兒女的祝福有哪些呢?
3,父親對兒女的祝福
1. 肯定和讚美,兒女自我和關係的祝福
a. 父親對兒女自我的影響:
父親對兒女生命最大的影響,便是對兒女肯定。若父親肯定兒女,兒女便會有健全的自我形像。因為自我形像是用愛和接納來組合的。
經文中記載押撒一下驢子,迦勒便問:「你要什麼?」她說:「求你賜福給我,」父女間的關係可以看出毫無間隔。父親可以一眼看出女兒有所求,女兒也可以大膽地向父親求。試問:身為父親的你和兒女的關係,有沒有親密到這一步?
我們一般看到不論中外的是,父親的愛常表現在著重孩子的成績上。一開口便是「功課作了沒有?」「考試考得怎麼樣?」「將來選擇科糸選擇什麼?」難怪許多兒女會覺得,家裡功課最好的小孩,最得父親寵愛,功課差勁的最失寵。
如果職業選擇上,照父親期望的行業去發展,或子承父業之類的,和父親關系最融洽。而選擇的工作,若與父親所期望的完全不同,或讓父親大失所望的,通常父子關係也最糟。
感覺上,兒女會覺得他們必須「贏得」父親的愛,而不是隨便你怎麼樣父親都會愛。我們可不可以主動接納孩子的本像?可不可以肯定我們的孩子,而不需要孩子功課好,拿獎牌來贏取我們的贊美呢?
b. 父親對兒女人際關係的影響:
你知道父親怎麼和孩子相處,肯定孩子,不只讓兒女感覺到你的愛,還可以幫助兒女在未來人際關系裡,也有自信感,尤其影響兒女面對權威人物時如何自處。因為父親就是他們的最好參考點。
要知道,父親是兒女生命中第一位權威男性。父親的示範,塑造兒女對男性應該是怎樣,以及應該怎樣對待的期望。這影響兒女日後在工作上、在生活裡與其他權威男性的相處。
比如說如果父親用嚴父的方式教育,孩子從小看到的父親,總是繃緊了臉,不聲不響,一開口便是打罵,會使孩子老沒自信,且會對父親的權威式講話口氣反彈。日後,更會想掙脫父親的鐵血教育來尋找自己。
同時,兒女長大後對權威相處,也會落入兩種模式,一個是對權威會過度追求或崇拜,來彌補對父親的渴望。另一個是對權威仇視或恐懼,面對權威不知如何相處,常怕作錯會受罰,對上司永遠不可能勾肩搭背,反而老覺得遙不可親。
而且成人後的兒女想到父親,多是傷害多過感念。既使對父親有愛也表達不出。很多是在父親過世後,還渴望對父親傾訴。但父親尚在世的時候,卻開不了口,父親和兒女間的關係相當疏離。
所以作父親的,要能不斷的對兒女讚美與肯定。兒女走出家門時,才能帶著自信與鼓勵,這會大大影響他的人際關系和人生觀。
2. 性別示範和對待,兒女兩性關係的祝福
父親對兒女,也是他們生命中第一個男性的角色示範。男孩學習怎樣作男人,女孩學習怎樣和男性互動,都是和父親生活言行的示範有關。
a. 對兒子的性別影響:
男孩在成長中需要透過與父親認同,來確定自己的男性角色。他由父親那了解什麼是男性特質,從而由模仿中長成一名男性。父親也可主動參與幫助男孩。
我有一個哥哥,小時後人家都說我們生反了,女兒很大方,男孩很害羞,什麼事都是我出頭來幫哥哥爭取。於是父親決定幫哥哥走出內向害羞。他教哥哥組織小學同學會活動,由策劃、聯絡、安排,到負責任,想藉辦活動來增加他的自信。同時也教他上山時,要拉女孩一把,很多小地方要先給女孩方便。
但沒想到當天下大雨,那天早晨,哥哥一爬起來看天氣,就知活動辦不成了,馬上又鑽回被窩睡。沒想到我父親硬是把他拉出被窩,說你是負責人,你必須要去火車站集合的地方,告訴每一個來參加的人,活動取消了。這是在教他負責到底。現在哥哥是一個領袖人物,我知這不是天生,而是後天教導的結果。
然而若父親不在生活裡,男孩向誰學習成為男性呢?媒體是最容易的,所以大肌肉,勇猛善戰像成龍、李連杰,或是我們的州長Arnold Schwarzenegger 都成為男孩效法的對像。但是關於男人智性、有深刻判斷力與男性特有的溫柔,媒體比較缺乏這樣的形象。
至於母親呢?當父親不在身邊,母親是否可母代父職來養育男孩呢?人生中有許多不得已,有些單親家庭只有母親在養育兒子的。我必須誠實地指出缺乏在哪,也許有些單親母親可以知道如何補救。母親不夠的地方在哪?一般母親可用自身例子來教養女兒,卻無法教養兒子。
因為常常女性對男孩的粗魯無法認同,打架?打架怎麼可以?衣服怎麼可以弄那麼髒?洗起來好麻煩。女性是斯文的,常常會想抹殺男性的一些粗獷特質,矯枉過正便帶出娘娘腔的男孩。所以需要幫孩子尋找生活裡其他男性的角色示範,比如說男教練、男老師、男性團契輔導之類。
也有的男孩完全靠自己摸索男性是怎麼回事,方法可能只有一種,只要不像母親的,便是男性,可想而知,那是很殘缺的參考模板。這也影響孩子的性別取向。同性戀一直用遺傳基因,來支持他們的立足點。但根據專家指出,據調查同性戀者多半是家中有個無能的父親,和一個跋扈的母親。
父親呈現的形像很負面,或是性情粗魯、殘暴、情緒不穩、好挑剔,或是有虐待狂,或根本不在身邊,使得男孩在成長中很抗拒,不願以這樣的男性為學習對像。因而逃到個性中比較女性化的一面,或用母親作為學習對像,經常也會過分黏著母親。
![]() 所以我們要重視父親在兒子成長中的影響,兒子是透過父親的男性示範,來肯定自己的男性特質,也因此學習怎樣長成一位男性。
b. 對女兒的性別影響:
對女兒,父親是她生命中接觸的第一位男性。她和父親的互動,可以影響她在男性面前的自信。所以父親要不斷肯定女兒的女性特質,包括女兒的外表,長相和打扮。即使女兒長的很抱歉,也要稱讚:有特色,可愛!此外,父親還要向女兒肯定女性的價值和成就,讓她覺得作女性不是次等公民,也有神所創造獨特的特質,可以貢獻這個世界。
但矛盾的是,中國父親好的不出口,壞的常挑剔,還常會實話實說:「你再不減點體重,便別想嫁人囉!”如果一位父親對女兒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不能接受,反而不斷否定,很明顯的,他看重自己的標准要超過女兒的感覺。
很多父親可能不知道,一個父親若能對女兒的打扮,她的特質讚美的話,會幫助女兒建立與異性相處的自信。他可以讓女兒感覺到自己是有吸引力的女性。如果父親對女兒的才能和作事能力也肯定的話,他可以教導女兒不要只靠外表,也可經營她的兩性關係。
反過來說,如果女兒缺乏父親的肯定,對自己女性的身份迷失的話,她很可能會隨便找另一個男性來彌補父親的需要,或拒絕對男性有任何感情上的牽繫。也許反過來,她變得只想在女性身上得滿足,便成為同性戀。
然後父親是怎樣的父親,很可以影響女兒日後如何找對像。酗酒家庭長大的女孩,常會嫁給另一酗酒的丈夫,因她最熟悉的異性經驗,便是被喝醉酒的異性拳打腳踢。
同理,如果父親自小從未對你動粗過,你長大後找對像,對方若對你拉拉扯扯,你便會覺得絕對不允許,更何況打耳光。所以父親和女兒的互動模式,會影響她看兩性是怎麼回事,她會沿襲她所熟悉和習慣的模式走下去。
c. 對兒女婚姻的示範:
父母經營的婚姻,是兒女接觸、學習婚姻的第一版本。可想而知,如果父親有外遇,很容易影響到他的兒女日後不敢結婚,或是不相信婚姻會成功。
或是父親傳遞的兩性觀念,也會影響孩子對兩性的期盼是認真對待,還是隨隨便便。我有個朋友很早母親便過世,她的父親告訴她:「男人就那麼回事,一定會在外面玩玩的!」,這父親可能想讓女兒覺得他這老爸很開明,但他傳遞的兩性觀念是什麼呢?男人可以不忠,這是正常的,不用大驚小怪。
父親如果打老婆的,我們會發現兒子也多半會對老婆動手動腳。因為他從小看到父親所示範的是,男人對女人可以不用尊重。孩子是不自覺地仿照父母的兩性相處模式。 所以父親怎麼待母親,是孩子學習兩性關係的最原始藍圖。父親對女性是尊重是貶低,是幫著做家事還是大男人主義,是重男輕女,還是鼓勵女性發展潛力?全會影響孩子日後怎樣發展兩性的關係。
3. 信心和屬靈示範,兒女屬靈的祝福
a.上泉和下泉的賜福
這上泉和下泉也可看作一個比喻,下泉是屬世的供應。我們會盡量讓孩子衣食無缺,也會存錢供孩子念好的大學,更可能會設基金或信托或買壽險如果自己有生命不測的話,孩子還可以受到照顧。下泉,是我們在物質上能提供孩子的祝福。
但上泉,則可視為屬天,在永恆中為孩子投資的信托基金。我們提供孩子一個屬靈的環境,帶孩子來教會,在家中也操練信仰,讓孩子日後離開家門,是帶著我們屬靈的祝福闖天下。下泉,物質的供應有限,也會用完,但上泉,天上的祝福和帶領,永遠不會枯乾。
b. 以身作則的信心
在上泉中有一項很重要,就是帶頭活出屬靈的身教,讓孩子學到信仰的落實是在生活中的,也讓孩子有信仰的腳蹤可跟隨。
今天經文中的迦勒,便是聖經中一個屬靈的英雄。他在聖經中,被描述是當代少數大有信心的人物。當他和約書亞以及其他十個探子,一起去探測迦南地的狀況(民13),回來後所有探子都說那地方很危險,住了許多可怕的巨人,相形之下,我們像蚱蜢。
只有迦勒和約書亞甘冒眾怒的危險,帶著信心和熱情描述那地是怎樣的流奶與蜜,怎樣的極美之地,並強調以色列人一定可以攻取迦南美地,因為「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14:9)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那是天生的遺傳條件,我們大部分人沒話說。但是信心,卻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追求,也有機會傳下去的寶貝。我們大部分人都屬於第一代基督徒,就是父母還不是基督徒,基督教信仰在我們的家庭,是從我們這一代才開始。
所以我們這第一代基督徒應思考,怎樣才能讓信仰成為孩子豐富的屬靈遺產,怎樣可以把信仰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起點就在我們自己怎樣活出信心的力量和多彩多姿。
c.幫助兒女與天父建立關係
基督教強調關系,天父,聖子,聖靈和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達到很親密。但有些人抗拒神,可能不自知問題和他心目中的父親形像有關。他可能曾經遭受父親虐待或忽略,因此對父親形像的父神,會想要逃避,不能靠近建立親密聯系。
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韋得茲研究發現,歷史上許多具影響力的無神論者都有一個共同點:與父親關系不好。不是在年幼時被父親遺棄,就是父親早逝,或父子關係惡劣。
缺乏正面父親形像的無神論者:
尼采,最著名的無神論者,宣稱:上帝已死。五歲喪父。
休謨(Hume),蘇格蘭懷疑論者,兩歲喪父。
羅素,英國無神論者,四歲喪父。
沙特,法國存在主義者,15個月喪父。
卡謬,法國無神論者,一歲喪父。
當我們的信仰中傳遞:「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103:8)孩子若想到我們做父親的,常對他口吐凶言,拳打腳踢,他很難想像天父是慈愛的,他會以為天父也是暴戾的,自然很難親近他。當孩子的自我價值,受我們影響變成破碎,她心中不自覺地會告訴自己,「父親虐待我,遺棄我,是因為我不可愛,天父怎麼可能照我本像來愛我?」
所以孩子和我們做父親的關系,會直接影響孩子和天父建立的關係。我們要自問的是:我們是孩子走向天父的障礙,還是助力?怎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對天父有慈愛憐憫的認識?怎樣作,可以幫助孩子和天父建立親密的關係?
4, 創造回憶,兒女生命的祝福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壹1:1)
門徒約翰在這裡提到他和耶穌相處過三年,他心中還可以看到他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一些經歷,包括他看到、聽到、親手摸過的耶穌。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也會記得他們看到你的言行,聽過你的話語、還有你是否抱過,背過,拍過他們。我想問一句:他們記憶中的你,是不是你表現最好的時刻?是不是你想要他們記得的時候?
有一個學校要孩子造句,他們給孩子起個首,然後要孩子完成句子。比如說:
我最喜歡和爸爸作什麼? 你覺得你的孩子會填什麼?
我最愛爸爸的什麼?
我最怕爸爸的什麼?
有些話是千古不變,普天下的孩子都喜歡記住的,包括我們自己:「孩子,我為你感到驕傲,我原諒你,我相信你,我會為你禱告,直到我死,我會一直守望你。」
如果你還沒有機會和孩子說這些話,感謝主,我們還有機會說,我們還有機會創造孩子的回憶。盼我們每一位父親,都可以用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話語,我們的生命,大大地祝福我們的孩子。
▼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