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人,你的自我到底是誰?
2019/03/09 02:00:40瀏覽1985|回應0|推薦5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第二波婦女解放運動已推動快六十年,無論是法律上、觀念上、文化上都對婦女的看法進入了轉型期。

     所謂「解放」,就是同工、同酬,平等、和自由。女人受的教育也提高了,找的工作、賺得薪水也改善了,有的賺得比男人還多。從各方面看來,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都在提升,但當客觀環境正在改善、走向成熟時,是否代表女人的主觀心理也已改善、也在走向成熟呢?
   
     若女人一直還生活在作夢裡,生活在一些混淆的女人觀念裡,比如說還在等候白馬王子的出現和拯救;或者一方面求自由,另外一方面又對到手的自由會感到懼怕而不敢獨立,這不只是與時代脫節,也會一直以為自己活得很殘缺,而時時自憐自艾。

    所以,到底是什麼在架構今天女人的自我?換句話說,今天的女人之成為女人,後面是曾受些什麼思想在影響?在這婦女節時不妨探討一下3種影響女人自我的原因。

女人傾向跟隨潮流定義自我

     很多女人是隨著世界潮流對女人的要求來定義自我。潮流說一個真正女人必須是性感、美麗、年輕又溫柔,女人就把自己打入性感、年輕美麗又溫柔的模子裡。
     
     潮流也教你怎麼穿、怎麼打扮、怎麼減肥,又要怎麼撒嬌。呈現出來的女人形像是只有當女人變漂亮時,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也才會擁有美滿的關係。
     
     隨之而來的配套,就是性感內衣、昂貴香水、名牌衣服,以及精雕細琢的化妝,才會讓女人產生自信。雖然這一切皆是包裝出來的自信。
     
     然而外表又何其脆弱?崩塌只在一瞬間。當白髮出現,皮膚起皺,身材走形,說話的聲音都會失去底氣。站出來的姿態充滿了沒自信,好像在關系中或工作裡都失去衝鋒陷陣的本錢。

     我們女人實需要分辨什麼是世俗告訴我們必須要有的條件?什麼又是上帝創造出來真正的自己?

中國傳統沿襲下的女人自我

     也還有好些女人雖然活在21世紀,但心卻從未從中國傳統跨過來。
     
     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在家不能和丈夫有不同的意見,飯桌上的菜永遠以孩子為主。省吃儉用,做牛做馬,卻不見得被家人感激。一生走下來只落得自覺犧牲的不甘。
     
     但女人是真正任勞任怨地犧牲嗎?到也不見得,因為表現的全都是一些外在行為,活在母親或妻子的角色中。內在自我從來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反而投射在為之犧牲奉獻的家人身上,要家人代替自己活出自己所有的夢。有時反而成為家人不堪負荷的重。
     
     也有的小女人一切按照社會劃好的軌道走,以為只要對先生順服,甘願守家,便能得到所要的安全感和愛。結果呢?丈夫卻有可能並不欣賞她與時代脫節,而有了紅顏知己的外遇。又讓傳統女人覺得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什麼價值?

女性主義下的自我

     女性主義者又提出另一種對女人的看法,就是男人能作的,我們女人也都能作,而且還能作得更好。因此而有「女人撐起的何只半邊天!」這樣的說法。

     女性主義下的女人價值感,是建立在擁有一份職業,經濟獨立這兩樣上面。而且強調方方面面要像個男人便有價值!
     
     工作穿西裝式外套,說話粗聲粗氣,做事幹練不後人,便堪稱擁有自我。但矛盾的是也因此失去了女人的特性,成為一個「假男人」。

    美國一演七年的《欲望城市》電視劇,便是一很受歡迎的女性主義節目。演的是四位在時尚上獨領風騷的單身職業婦女,在紐約這個城市裡如何生活的故事。
     
     劇中對女人角色的探討很大膽、坦白,對性、愛,還有華衣美服都有前進的對話展現。片中鼓吹的是女人要追求自我,在生活方式上可以擁有自由獨立的選擇權利,但是愛情卻還是矛盾地回到要追求「真命天子」,讓愛情成為一個女人的命定。

     女人若把自我認同和安全感全放在上面這3個空洞的女人定義上,便會發現作一個女人的不完整,內在衝突便會浮出來。

     上帝創造女人,是希望我們經歷更多,也經歷得更豐富。我們需要揭下一些世俗強給我們戴上的面具,重新思考什麼是女人?什麼又是上帝創造女人的真正目的與祝福?這樣我們才能活出作一個女人的真正價值,與作一個女人的美。
     
     首先我們要留意自己的自我有3不:
  
     01不要從鏡子、旁人的眼中來找自己

     鏡子只會反映女人的超重、白發、皺紋或永遠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一個女人是對自己的外型滿意。旁人也不見得反應得出真正的你,很多父母便對孩子一輩子作殘缺的反映,嫌重嫌笨,使得孩子看自己永遠是一扭曲的形像。

     英文有句諺語:“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beholder”(美在觀者的眼中)。你用什麼標准來看,決定了這個人是美還是不美。

電影《超人》扮演者:克裡斯多夫·李維
     
     有一演超人的電影明星克裡斯多夫·李維(Christopher Reeve)由馬背上摔下,摔成了殘廢。一次他上節目接受訪問,說到自己從傷殘的身體中得到一個啟示,就是「一個人不等同他的身體」。

 
     這是怎樣自我突破的一句話?我們女人內在都存有一小片上帝的美麗形像,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外表。並相信不管這世界是怎麼看我們的外表,在上帝眼裡我們都是美好,都很特別,且都被愛。
   
     02不要在與男人競爭中找自己
     
     女強人在競爭下有時恨不生為男兒身,渴望擁有成功的事業,但又不願生孩子,怕會影響前程。結了婚也無時間持家,完全抹殺了一個女人的特點。自然,也辜負了上帝造女人的意義。
     
     女人天生受造便不同於男人,無論生理上或心理上。因此,當我們接受,並擁抱這些男女不同之處,對在這世界上怎麼進入,怎麼與男性配合,便會比較了解了。

 
     男女受造天生不同有哪幾點呢?
     a.男與女在身體上每一個細胞都不同,是在染色體的組合上不同,這也是發展成男性與女性的基本原因。
     
     b.可能因著染色體的不同,女人有較大的生命力。正常來說,在美國女人比男人多活三到四年。
     
     c.女人的新陳代謝比男人低。骨架也不同。女人的頭較短、臉較寬、腿較短,身驅較長。內髒像胃、腎、肝、盲腸比較大,肺比較小。
     
     d.女人最明顯的身體功用是生理周期、懷胎、分泌乳汁。這些全會影響行為與感覺。內分泌與男人完全不同,會使女人有較光滑的皮膚,較少的體毛,比較少的皮下脂肪,這些是組成女人獨特美的因素。同時也影響情緒上的不穩定,容易哭也容易笑。
     
     e.女人的血液裡含較多的水,較少(20%)的紅血球。這些影響氧氣進入細胞的供應,使得女人比較容易疲倦,也更容易昏倒。在戰時,當英國工廠把工作量增加到每天工作十到十二小時的時候,女人發生的意外增加了150%,男人則沒有。
     
     f.男人的蠻勇,力氣比女人大50%.女人承受高壓的能力也比男人高。 研究報告說一般女人的感覺比較敏銳,對聲音、味道、與感覺。女人也比較會在關系中滋養、犧牲,並愛好和平。
     
     既然男女受造不同,女人為何還要扭曲天性,來模仿異性成為真正的「第二性」呢?
   
03不要在關係中找女人自我
                               
     有種女人從來不在乎外表,她可以蓬頭垢面,衣服穿地攤貨,但自我形像良好,因為她的形像是在她所投入的家庭和她所愛的人身上。
     
     她用這些人來作她的鏡子,只要她能為這些所愛的人出力,犧牲,奉獻,而愛的人也對她表示感激,她便感覺良好。
     
     但如果對方不感激,反而嫌她或辜負她的心意,她面愁苦得不得了,覺得自此被拒絕,覺得自己不被愛。抱怨和苦毒就開始爬上臉,成為她內在外在的形象。
    
     女人一般也都逃脫不了受關係的影響,就更要留心自己不因此被纏住形塑。女人須要在關係外先建立好健全的自我,再投入到關係中來成長、付出,這樣的兩性關係也比較健全。
     
     說完女人的3不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女人的自我建設。

     女人應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上帝裡面
     
     上帝造人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雖然人墮落了,形像不完整了,但每個人裡面仍有一部分神的美麗形像。
     
     上帝造人,也給了每一個人一個特殊又美好的旨意,每個人的恩賜才能也不同,女人要找出自己的特質把它發揮出來,把屬於個人的生命意義實現出來,才能成全祂的心意。而非因著自己的不安全感,而和另外一個女人或另外一個男人在生活中競爭。
     
     然而,我們看到有多少現代版的宮鬥劇發生在家裡或職場中?完全糟蹋了神的心意。
   
     女人也應把自己對愛的渴望先在上帝裡面得到滿足,而非藉一些物質或丈夫、孩子來求滿足。
        
     如此,我們女性的自我既不能被人否定,也不會被人偷走。因在上帝吹的那口氣裡面,已存在我們裡面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2509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