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斑治療的新進展 -- 哈佛筆記(一)
2014/10/24 16:52:27瀏覽11625|回應0|推薦0

白斑治療的新進展 -- 哈佛筆記()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為什麼會得到白斑呢

白斑的成因仍然是個極大的謎團。不過,在皮膚科醫師和科學家的努力之下,這個疾病的秘密也慢慢被解開。目前認為可以歸結到三大因素

一、遺傳基因(genetics)

二、自體免疫(autoimmune)

三、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由於遺傳基因是先天的,因此,針對上述的第二和第三點成因,就成為我們治療上可以努力的目標。

 

現行的藥物治療白斑方法有哪些

針對白斑,現行藥物的治療可以分成外用、注射以及口服三種。

一、外用藥物

1.     外用類固醇外用類固醇藥膏仍然是白斑治療的第一線治療藥物。對於臉部治療效果較佳,身體次之,手腳部分則療效較差。不過,長期使用類固醇仍有產生多毛、皮膚萎縮變薄、微血管增生等副作用的疑慮。

2.     外用非類固醇類免疫抑制劑這類的藥物以calcineurin inhibitor為首,包括台灣已上市的醫立妥(Elidel, 學名pimecrolimus)、普特皮(Protopic, 學名tacrolimus)等等,有日漸取代類固醇的趨勢。這類的藥物對於深色皮膚人種以及白斑病灶分布位置較侷限的輕症患者效果較佳。

二、注射藥物

局部病灶注射類固醇(triamcinolone)也是可以採行的治療方式,有時可以甚至三個月再施打一次即可。

三、口服藥物

1.     口服類固醇若白斑較為頑固,對外用藥物反應不佳者,可考慮之。每周選擇其中連續兩天口服2.5mgdexamethasone是一個選項。

2.     口服抗生素:每日口服100mgminocycline曾被報導有療效,且效果宣稱等同上述口服類固醇。

 

白斑照光治療的新觀念

對於白斑,紫外光線治療也是第一線治療。目前認為,窄波紫外B(narrow band UVB)的治療效果等同紫外A(UVA)、搭配光感應藥物的PUVA以及準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紫外線治療最為人所擔心的就是長期累積下來,可能造成皮膚癌的機率上升。不過研究結果也顯示,由於白斑的患者本身產生惡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皮膚癌的機率較正常人還要上三倍,也因此,即使我們對白斑患者採行紫外光治療,與正常人相比,其罹患惡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皮膚癌的機率並不會更高。

 

 

白斑治療的新趨勢

一、抗氧化劑

口服抗氧化劑在學理上有其根據,且在實行上因為大多屬於營養補充品(維他命)的範疇,病人接受度也很高。其中包括

1.     維生素E (每日200-400 IU)

2.     維生素C (每日100 mg)

3.     Coenzyme 輔酶Q10 (每日60 mg)

4.     α-lipoic acid硫辛酸 (每日200 mg)

5.     ω-3 fatty acid “omega-3”脂肪酸 (每日1000 mg)

6.     維生素D3 (每日2000-5000 IU)

已有臨床研究證實,每日兩次服用硫辛酸、維生素E、維生素C的製劑,配合紫外光治療,可加強光療的效果。

二、黑色素促激素衍生物

Afamelanotide是一種α-MSH(melat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衍生物,也就是化學結構類似人體內促黑色素細胞激素」的新藥,顧名思義,也具有促進黑色素細胞的效果。在臨床實驗中,這種新藥合併照光治療,較單用紫外光線治療效果更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進入市場主流。

三、皮膚外科治療

皮膚外科治療在白斑方面已經發展多年。包括punch graftmini graftblister graft (水泡移植)STSG(分層植皮)cultured/non-cultured cellular transplantation(細胞移植)等技術都日益進展。重點在於白斑要進入穩定非活動期(即不再持續擴散)的狀況下達一年之久後,才適合做皮膚外科治療。同樣的,皮膚外科治療合併紫外光照光治療,效果會更佳。

 

結語

白斑雖然不易治療,但發展中的嶄新治療方法仍然值得期待。相信不久的將來,皮膚科醫師在治療白斑方面一定會有更多有效的武器問世,這是一個值得憧憬的未來領域。

 

 (本文取材自哈佛大學課程Dr. Pearl Grimes之演講內容)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inArt&aid=1842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