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0 07:46:01瀏覽7039|回應16|推薦260 | |
烏托邦未到, 鄉愁先來。 偶遇週末連假, 鑽進牛仔褲, 球帽一頂, 塞進書包一個蘋果、一小袋煙絲; 碰到心喜好日, 就跳上往長野山間的普通電車; 其他的心情, 一律逕往東海的快車。出站的電車, 自靜止加速, 推送臨界的心情, 穿透市集, 橫越城都, 畫過林木水田, 進出山岰海濱。雪中月台一星煙斗, 沈臨界的靜; 盛暑蒸騰人來車去, 乘邊緣的涼。五, 六個小時的一趟往回, 在搖晃的車裡, 可以寫成或改出兩、三篇長文件, 速讀兩本書, 或浮掠幾冊科哲期刊。想要打破平衡的飽和, 先來到臨界點的前線! 所以在今天的黃昏, 踏上束海線, 往靜岡熱海快馳。 車外薄暮遁入暗黑, 我尋思人類在自然邊緣的探險, 我窺視分子細胞的堅壁清野, 巨觀上, 顯微下, 都呈膠著。 朝外緣突破的渴望, 對抗向內牆鞏固掘井的倔強。離去出發的悲壯, 不捨留守專注的清志。未知領域的探尋, 抗拒成規下的精耕的慣性。高風險高報酬率, 低風險平穩回收。人生有賭的必要, 也有精算的無奈。 < 遠征的誘惑 > 人類第一波的大規模探險發生在15到18 世紀間, 五大洋的海圖用了300年繪成, 西班牙和葡萄牙軍艦船隊, 瓜分了歐亞非的海權貿易, 羅盤和蒸汽機促進了航海的技術效率, 麥哲倫環球一週, 哥倫布踏上新大陸, 鄭和下西洋, “文藝復興” 和冒險遠征互補共濟。這一波的探險, 也因為幾乎探盡海洋和大陸, 而冷卻收場。 第二波的大探險是為了拓殖地緣政治, 也源於嚮往新世界和建立新人類的願景。 新興的英國, 強力挑戰西班牙的海權; 藝術, 文學, 厚生, 科技在這階段裡勃然興發, 把新文化的 ”啟蒙時期” 推上最高峰。但是掠奪的殖民主義橫行, 衝突加鉅引爆兩次大戰; 加上新興的、內向的大探尋, 如佛洛伊德之流, 深入察究人頹的下意識, 使得笫二波的大探險落幕。 第三波的大探險改由文化來帶頭, 自此以往, 人類敲開了原子核, 踩遍極冰, 潛出深海, 射入宇宙。“現代主義” 接軌啟蒙時期, 大幅堀起, 一方面內省深究, 另一方面嘗試外緣突破。大宗的財力和科技投資不斷地被注入探尋, 譬如美國多年以1%的年度預算來探索太空, 前蘇聯曾大力抗衡。今天, 天文望遠鏡正繼續戡奧宇宙的黑洞; 簡易的機械人, 飛降太陽系的每一顆行星, 逐星完成走察。南北極和聖母峰不再是幻境, 海洋深處的高山深谷也被大部偵出繪圖。而現代主義日趨複雜的文化潮流, 仍時而保守內視, 更不禁朝外圖謀, 出出入入, 好不忙碌。 < 近搏的必要 > 細胞壁的有機物理現象也是個好例子, 靜態被動地應對外來激素的挑戰, 使突變的發生機率降成數千萬分之一。細胞壁既層層阻隔危險物質, 只稍留分子夾縫, 只允許離子交換、氧化還原反應與細胞外界交換物質, 來完成代謝功能。連繫細胞間的傳媒分子, 最有機會帶進外頭環境突變的分子段落; 一段突變的分子大多遭個別細胞全盤剪除, 有千萬分之一的機率會經局部修補後, 被納入細胞的系統。被納入的突變因子如果是禍, 則細胞死 (譬如癌); 如果是福, 則細胞演進, 強化功能。 知名品牌的維護和經營也吻合 “近搏” 的必要。Gucci, 可口可樂, 雀巢, 賓士等品牌, 悉心張顯核心特質 (equity), 保護品牌圖騰顏色, 百年不變屹立不搖, 單一產品的年售額, 每有一、二十億美元, 而仍能穩健成長業務。當核心產品堅固站穩後, 才緩緩衍生其他產品線。但當可口可樂遠征餐飲, 或賓士投資太空旅行時, 結果都是乏善可陳, 草草結束。 各個學科的研究進展, 多是從近搏起, 首重精深, 站穩腳根, 先成為一特定小領域的翹楚, 再逐步精準地往外延伸。擴展範圍若是太廣太快, 容易造成功力渙散, 成續平平。 < 抉擇 > 文化或漸進或猛進, 社會的複雜和繁瑣巳成, 人們被內外拉扯, 焦慮苦悶的反撲, 不難理解。 臨界點是轉機, 機不轉, 變危機, 有重要的背景和時效, 迫使我們須拿定主意, 前進或固守。邊陲地帶, 也是死生之際, 選擇坐困愁城, 或者出境迎敵。 物質的臨界, 相轉質不變, 雙向往返; 化學反應的臨界, 相不轉質變, 一去不返。 您我來到重大的臨界點, 究屬何類? 抉擇當頭, 您選狂出, 或寧取狷介?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