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log.xuite.net/wild.fun/blog/33954011
綠島小夜曲不是政治犯譜寫的,指的也不是台東綠島
賴鵬智 2010-05-26 15:29
紫薇原唱〈綠島小夜曲〉, 另有EMI 出版之「流聲歲月」Vol.1, 第 15 首為司馬音主唱之〈綠島小夜曲〉https://youtu.be/ZkS-EC9aK_E, 音色古舊。依據2013年台灣大學圖書館出版之《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第242頁資料,〈綠島小夜曲〉進入香港的最早紀錄是1960年司馬音在天使唱片的錄音,時間還早在四海唱片紫薇版本(1961年12月灌錄,1962年發行之《四海歌曲精華第二集》B面第一首)之前。
我從小就身材五短、眉目嚴肅,幸個性隨和、好遊樂動且帶頭玩耍,故人緣尚佳。但自國小四年級起,經國中、高中到大學,臉上始終掛著一副厚重眼鏡,又比同儕矮個頭,在青春懵懂之際總自慚形穢,唯一稍堪安慰的是,總在唱著〈綠島小夜曲〉時可以獲得女生的注目,老婆大概也是這樣「騙」到的。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綠島小夜曲〉風靡台灣逾半世紀,但也長期蒙上政治色彩,總被說成該曲是關在綠島的政治受難者或流氓思念愛人而譜寫的,於是一些政治性場合更容易聽到這首歌,追念當年白色恐怖時期的種種。(2006年9月13日台灣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紅衫軍反貪腐倒扁靜坐時,羅大佑也帶著群眾對著總指揮施明德唱〈綠島小夜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Tdxz38ff6qU)
雖然歷年來對這首歌身世清楚交代的報導不勝枚舉,但上述以訛傳訛的說法竟仍廣泛蔓延,似無止境,包括綠島在地人或旅行團(國民旅遊團或大陸旅客團)的導覽人員,都一再重複錯誤訊息,於是一首原本單純的情歌,就這樣一直無法撕掉偽造的政治標籤。
以前的紙本(雜誌、書籍、報紙)文字流傳度不廣,而且重現率極低,因此有關〈綠島小夜曲〉由來的正確報導很難普遍流傳,反而口傳的錯誤認知卻能眾口鑠金。現在網路報導可以彌補這樣的缺憾,於是我彙整一些我多年收集、保存的文字資料,重述一次〈綠島小夜曲〉的真正身世,希望大家可以協助流傳,讓〈綠島小夜曲〉恢復浪漫的純真,不再背負沈重的白色恐怖外殼。
因為年代久遠,多位當事人已不在世,很難再加以求證,不過從相關報導及文字紀錄,還有當事人的敘述(雖然有時會有誤差),應該可以拼湊出〈綠島小夜曲〉的身世原貌,顯然媒體界長期以來的報導與事實無甚出入。
誰是作詞、作曲者
作詞者潘英傑出身位在四川重慶的第一期「中央音樂幹訓班」,專攻聲樂,擅長男中音。作曲者周藍萍是第二期學弟。二人隨政府播遷來台,進入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中國廣播公司音樂組服務(該址現已成為台灣沒天良天價豪宅代表「帝寶」)。1954年一個仲夏夜晚,二人在中廣公司的單身宿舍聊天,談到世界上有許多動聽的小夜曲,也談出創作流行歌曲的興趣,希望可以寫出一首跟台灣有關而舒緩動人、小夜曲形式的歌曲。潘英傑平時喜歡舞文弄墨,於是負責寫詞,而由周藍萍負責譜曲。第二天中午,潘英傑就把歌詞交給周藍萍,而正在談戀愛的周(追求金甌女中學生李慧倫),也立刻譜出動人心弦的樂曲。
綠島是指何處
潘、周二人從沒去過位在台灣東南海域、日據時代稱為「火燒島」並於1949年改名的綠島,對關犯人的綠島實在沒概念也沒感情。當時他們心中的「綠島」是指甫從大陸來台感受到的「一個綠色的大島」(到處都是綠色的山、綠色的樹,與大陸景觀完全不同),也就是台灣。而歌詞不用「寶島」、「蓬萊島」卻用「綠島」,是為了不落俗套。而潘英傑在台灣第一次看到椰子樹,覺得很新鮮,是南國象徵,所以寫進詞裡。(「台語歌謠之王」文夏在1965年寫了一首「綠島之夜」,由亞洲唱片發行,所稱的「綠島」也是指青翠的台灣(詳附圖7)。)
誰是原唱者
詞曲譜完,潘、周二人將詞曲交給紀露霞與紫薇。紫薇曾在中廣錄音室錄唱過,但那時沒有發行唱片。作詞者潘英傑在文章中提到過「綠島小夜曲是紫薇首唱」(詳附圖7)。台語歌后紀露霞則回憶1956年她與紫薇固定週三在中廣的「好農村」節目裡唱歌,當年可都是樂隊現場伴奏、歌手現場演唱,〈綠島小夜曲〉還被聽眾票選第一名(詳附圖12)。所以這二人應該都是〈綠島小夜曲〉最早的主唱人。只是紀露霞沒有將此曲出唱片,而紫薇則因為出了兩版唱片(1958年鳴鳳唱片及1961年四海唱片)唱紅此曲,當然是正宗原唱者。〈綠島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電影中,但是沒有成功,想不到菲律賓的萬國唱片看上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後引介到菲律賓,立刻在當地風行起來,甚至還流傳到馬來亞(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成立)、印尼的華僑圈。1966年馬來亞的報紙繪聲繪影地描述,說這首歌是一名爭風吃醋的殺人犯在獄中寫給女友的一封情書,情意感人,博得了許多人的同情而更為流傳,大家都信以為真。(這就是當年的「故事行銷」手法)
1958年,臺灣的鳴鳳唱片發現這首悅耳動聽的歌曲,居然是臺灣創作的,於是取得紫薇1954年在中廣的錄音而在臺灣發行,台灣民眾才普遍接觸到這首歌,但尚未造成很大的轟動。直到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錄此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TgOwpbuigeQ,仍由紫薇演唱,這時因為紫薇另一首歌〈回想曲〉已在台灣大紅大紫,於是再推出的〈綠島小夜曲〉受到重視,才很快在大街小巷流行起來。
紫薇原名胡以衡,1930年生於南京,1989年3月4日因病逝世。藝名「紫薇」原是先生昔日女友的名字,因為這二字順口、好唸又好聽,所以就用這名。
音樂資料收藏家李坤成先生指出,目前有關〈綠島小夜曲〉可資考據的最早有聲出版品是菲律賓萬興唱片生產的78轉老唱片,1954年上市,標明詞曲作者就是潘英傑、周藍萍(詳附圖6)。
為何會流傳成綠島的犯人譜寫
當年馬來亞行銷手法應該是〈綠島小夜曲〉被誤傳為犯人所寫的始作俑者,而1958年台海八二三砲戰爆發,二岸情勢緊張,警備總部對歌詞指涉台灣是艘船卻「搖呀搖、飄呀飄」,諷刺台灣不穩而約談潘、周二人,幸好二人「身世清白」,在瞭解創作背景無關「為匪宣傳」後釋回。後來又有僑報知道台灣真有一個離島叫作「綠島」,是關重刑犯與政治犯的地方,於是又附會說此曲是綠島政治犯懷念情人寫的曲子,開始將該曲由重刑犯聯結到綠島的政治犯。而2001年12月8日世界人權日柏楊再次造訪綠島監獄時,向外界說〈綠島小夜曲〉是男女囚犯暗通款曲的作品,更將該曲由來陷入五里霧中。甚至2002年,有曾在綠島服刑,中風成植物人的高鈺鐺,其家人在〈綠島小夜曲〉面世48年後,在沒有任何證據情況下指稱高鈺鐺是作曲人,而一個五音不全、白話文非其所長,已於1996年故世的王文博則是作詞者(詳附圖3、10、11)。這些新聞插曲,都讓〈綠島小夜曲〉與原始創作無關的真正的綠島愈來愈扯不清,而且更具政治撫傷的作用,成為海內外異議份子聚會傳唱的必選歌曲。
周藍萍的名曲
周藍萍是湖南人,1924年生,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畢業,抗日時期進入重慶「中央音樂幹訓班」,1949年底來台,是1950-60年代華語流行歌曲作曲第一人。許多膾炙人口、旋律優美的流行歌曲都是他譜曲的,例如:〈綠島小夜曲〉、〈回想曲〉、〈美麗的寶島〉、〈願嫁漢家郎〉、〈昨夜你對我一笑〉(詩人余光中念台灣大學時寫的一首情詩作品)、〈家在山那邊〉、〈春風春雨〉、〈碧蘭村的姑娘〉、〈板橋對唱〉、〈茶山姑娘〉、〈一朵小花〉、〈姑娘十八一朵花〉、〈採茶歌〉、〈明媒正娶〉、〈月光小夜曲〉等(詳附圖9)。
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於1963年上映,李翰祥導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凌波反串梁山伯,樂蒂飾演祝英台,在台灣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至今無一國片可超越。此劇獲得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演員特別獎(凌波)、最佳剪輯獎(姜興隆)、最佳音樂獎(周藍萍),同年獲第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錄音獎(王楊華)、最佳美術設計獎(陳志仁)。片中曲曲動聽的黃梅調就是由周藍萍譜曲、配樂。周藍萍後來陸續與李翰祥合作電影配樂,包括國聯電影公司在台期間的〈七仙女〉、〈狀元及第〉、〈西施〉、〈菟絲花〉、〈幾度夕陽紅〉、〈塔裡的女人〉。1971年因心臟病逝世於香港,靈堂二側的輓聯題為「低吟綠島小夜曲、永懷家在山那邊」。
許多人都唱錯
〈綠島小夜曲〉原譜(詳附圖14)第一小節「在月夜裡搖呀搖」的「月」是Do音,「夜」則是低二個半音高的Mi音。聽到現在只有紫薇與司馬音唱對,其他翻唱者如鄧麗君、鳳飛飛、甄妮、蔡琴、費玉清、劉若英……無一唱對,都把「夜」的音階唱成與「月」一樣的Do音,一般民眾在卡拉OK演唱時也都犯同樣的錯誤,因為現在的人很少聽到原唱,聽到的都是翻唱,所以都跟著唱錯了音。
我將多年來收集的各種與〈綠島小夜曲〉有關的平面媒體報導,掃瞄成圖檔如下,當時部分剪報未有註記是哪一份報紙,所以有的出處就不明,請見諒。
#1
聯合報 20020718
#2
不知出處 19970714
#3
中國時報 20020724
#4
中國時報 19901011
#5
中央日報 19910716
#6
中國時報 20020725
#7
中國時報 20020725
#8
張夢瑞著「金嗓金曲不了情」第112頁
#9
劉國煒著「金曲五十年」第91頁
#10
出處不知 20020723
#11
聯合報 20020718
#12
不知出處 20061027
#13
中央日報 19910115
#14
胡鳳瑩編「懷念之歌」第231頁(注意:「吹開了你的窗簾」應該是「吹開你的窗簾」才是原詞)
參考書籍:
1.方笛、陳九菲(1994),「懷念金曲舊時情」,倉頡出版社,台北市。
2.胡鳳瑩(1978),「懷念之歌歌本」,學人文化公司,台中市。
3.凌晨(1977),「凌晨之歌9-南屏晚鐘」,長橋出版社,台北市。
4.張夢瑞(2003),「金嗓金曲不了情」,聯經出版公司,台北市。
5.劉國煒(1996),「金曲五十年-國語流行歌曲實用寶典」,動工國際廣告有限公司,台北市。
6.劉國煒(1999),「金曲憶當年」,華風文化公司,宜蘭市。
本部落格另有〈高山青〉詞曲作者與原唱的考據,歡迎點閱:「阿里山」與「高山青」的由來
後記:
1.
2011年10月13日台灣的聯合報報導「綠島小夜曲」其實是周藍萍寫給情人的曲子,報導如下:
|
【聯合報╱記者袁世珮/台北報導】
|
2011.10.13 03:21 am
|
|
|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裏搖啊搖」,國人耳熟能詳的「綠島小夜曲」,卻被一個美麗的誤會固著了半個世紀,作曲人周藍萍的女兒周揚明查訪後發現,這其實是父親寫給母親的情歌。
「綠島小夜曲」多年來都被誤為影射當年政治時局,是為「火燒島」政治犯所作。一九五四年,在中廣服務的周藍萍作曲、潘英傑作詞,合作完成這首歌,今年是周藍萍過世四十周年,女兒一年來查訪爸爸老友田豐、李行、靜婷、楊秉忠、崔小萍等人,終於查出真相,恢復這首歌裡「師生戀」的真相。
周揚明在母親兩年前過世後,才著手整理父親的資料,這才首次從母親高中同學、也是婚禮伴娘陳福珍處得知,這其實是父親寫給母親的情歌;父親舊同事楊秉忠也證實,周藍萍到金甌女中兼課教唱歌時認識了學生李慧倫,就把潘英傑的詞譜上曲送給女友。
潘英傑透露,他跟周藍萍都是大陸來台,抵台時看到許多綠樹、特別是椰子樹,所以歌曲一開始就用綠樹描寫台灣。
真相大明,還創作人真心意。下個月十日在台北中山堂將有一場為周藍萍創作名曲舉辦的演唱會,演出者包括紀露霞、美黛、王慧蓮、孔蘭薰等人。
【2011/10/13 聯合報】
|
2.
2011年11月10日台灣「2011金嗓金曲演唱會-周藍萍時代經典回想曲 」廣告文案如下:
2011金嗓金曲演唱會-周藍萍時代經典回想曲
主辦:華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曲家周藍萍是民國40年代國語歌壇的拓荒者,民國50年代港台兩地黃梅風的開創者,從綠島小夜曲、回想曲、願嫁漢家郎、美麗的寶島、家在山那邊、茶山情歌、一朵小花、昨夜你對我一笑、春風春雨、寄語東風輕輕吹、當我們小的時候、湖上、碧蘭村的姑娘.....到梁祝黃梅調等,周藍萍先後創作了數百首經典歌曲,也為百部電影配樂,1963年以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得第二屆金馬獎和第十屆亞洲影展最佳音樂獎,1968年又連續二年以「水上人家」及「路客與刀客」電影配樂獲得金馬獎最佳音樂獎,周藍萍所創作的時代歌曲與電影插曲,曲曲動聽,傳唱至今已成為世紀經典,這場演唱會將邀請當年演唱過周藍萍作品的歌手與唱將,再次與歌迷一同來回味這些經典的時代名曲。
演出歌手:紀露霞、美黛、王慧蓮、孔蘭薰、金澎、大百合、李明德
2011年11月10日 19:30 台北市中山堂 票價500/800/1200/1600
注意事項 :
◆票券遺失,恕不補發(小朋友需購票)
◆禁止攜帶外食以及攝(錄、相)機等入場
◆全省7-11 i-bon機器售票無法選位,欲自行選位觀眾請於年代網站或全省售票端點購買>>>>>> 查詢售票點
◆本節目退換票規則請依照年代網站上之 相關規定辦理
3.
2016/10/12中國時報記者寫成是莊奴因寫綠島小夜曲而一夕成名,真是謬誤(錯誤新聞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12000684-260112)。實際上莊奴是因綠島小夜曲大作曲周藍萍先生邀請撰寫電影「水擺夷之戀」中的歌曲「願嫁漢家郎」,而開啟莊奴的歌詞創作之路。 台大音樂所沈冬老師在臉書有寫下綠島小夜曲真正作詞者潘英傑先生簡介,歡迎參考,並正視聽。
潘英傑,廣西桂林人,畢業於廣西藝術專科學校,與周藍萍結識於重慶中央訓練團音樂幹部訓練班,潘英傑是音幹班第一期,周藍萍第三期,二人是學長學弟,交情頗深。潘英傑來臺後服務於漢聲廣播電臺,後來進入中廣節目部,曾任中廣新竹臺臺長,是位資深的廣播人。
潘英傑寫作〈綠島小夜曲〉,是當年音樂圈都知道的事,我訪問過的老前輩如〈綠〉曲的原唱秦晉、為〈綠〉曲第一次錄音伴奏的楊秉忠,都清楚指出潘英傑是作詞者,更明確的證據是潘英傑自己的文章——〈綠島小夜曲的詞曲及唱〉,1991年1月15日發表於《中央日報》第17版。他說:
「那是民國四十三年的仲夏夜,我和藍萍兄在中國廣播公司同事,談起世界各國的小夜曲,都為大家所喜愛,我們也來合作一首小夜曲,由我作詞,他作曲,於是我在深夜隨靈感寫成歌詞,翌晨交給他作曲,當天也即完成。……〈綠島小夜曲〉是描述情人傾訴愛戀及相思的情歌。標題來自四季常綠的海島,當我從大陸投入她的懷抱時,就感染上她的翠綠了。」
這一段潘英傑的夫子自道清楚指出了幾點:一、此曲的創作時間為民國43年的仲夏夜,二、此曲的內容是情人傾訴戀慕的情歌,三、此曲標題「四季常綠的海島」是潘英傑由大陸「投向她的懷抱」之地,顯然指的是臺灣無疑。四,周藍萍創作的速度極快,拿到歌詞的「當天」就完成了旋律,這點與莊奴回憶〈願嫁漢家郎〉創作的情形殊無二致。
潘英傑此文發表於〈綠島小夜曲〉問世的37年後,當時坊間已有種種關於此曲的奇聞異說,適逢主要演唱人紫薇的紀念專輯《如歌的人生——憶紫薇》出版,潘英傑撫今追昔,悼念老友,於是寫下此文,也不無澄清流言蜚語的意圖在內。「綠島」毫無疑問指的是臺灣,據方翔的訪問,潘英傑說,他坐車一到臺北,看到高大的椰子樹,覺得很新鮮。覺得臺灣是個綠油油的島嶼,因此用「綠島」來形容。當時本名「火燒島」的臺東小島已改名為「綠島」,但潘英傑堅持己見,他說:「我不想用寶島,綠島比較有詩意,不俗氣。」果然引起後人諸多誤解,以為這首歌寫的是臺東綠島,恐怕也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吧!
潘英傑創作〈綠島小夜曲〉的著作權屢次遭人褫奪,究其因,此曲太紅,而潘英傑卻是默默無聞,作品不多,所以總有人張冠李戴,以彼作此,名作家柏楊就一直宣稱這是綠島受刑人所作,甚至指名道姓彷彿真有其人似的,2002年潘英傑已經生病住院,還必須親自出面澄清傳言,我寫了一篇《周藍萍與〈綠島小夜曲〉的傳奇》,對各種傳說前因後果已經梳理清楚,簡而言之,這首歌千真萬確是潘英傑與周藍萍的作品,千真萬確是創作於仲夏夜的情歌,也千真萬確是周藍萍送給女友李慧倫的「把妹歌」,這些都是歷史的真實,難以抹滅的呀!
莊奴叔叔一生創作歌詞數千首,他不需要多一首〈綠島小夜曲〉來增添光榮,而潘英傑一生作品寥寥。唐代詩人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足以名垂千古,潘英傑一首〈綠島小夜曲〉也應在臺灣音樂史上有其一席之地,這些不明就理,不讀文章的記者信口開河,難道就可以讓他由音樂史上除名,把他推下這一席之座嗎?想起韓愈的詩:「蜉蝣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我不由得苦笑了,記者先生小姐們,請讀些書再寫文章吧!
下圖為中國時報錯誤報導:
4.
2011年華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監劉國煒先生訪問國樂大師楊秉忠老師,也證實,歡迎聆聽訪問錄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e6Gfbn9g&feature=youtu.be
5.
2014年11月劉國煒先生演講談綠島小夜曲故事
延伸閱讀:
20170121寶島回想曲─周藍萍經典作品音樂會開始售票
找到「綠島小夜曲」最早的唱片錄音,紀露霞好開心 直說感謝菩薩
音樂家周藍萍紀錄片特映會 20131210
周藍萍時代經典回想曲特輯出爐了!
「綠島小夜曲」是爸爸送給媽媽的情歌周揚明解開多年心中的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