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0 21:42:15瀏覽2684|回應11|推薦13 | |
. ***************************************************** ■ 今天重聽了劉維維的卡式帶版〈夜半歌聲〉,有不能已於言者。閻維文、高棟松、劉維維這些人的嗓子本錢和聲樂訓練都很好,但是為什麼他們唱得不夠動人?這兩捲鄭小瑛在1989年指揮中央歌劇院管弦樂隊用名家編配的總譜為名歌唱家伴奏的卡式帶我早就聽過,為什麼我當時從裡面衹選出楊曙光和孫麗英所唱的民歌?我想今天我可以把原因講得清楚一點。首先,這些男歌手唱得死板,待在模子裡不敢“逾矩”。有些歌 -- 不管是民歌還是所謂的藝術歌還是由職業流行歌作曲人所原創的流行歌 -- 是“強力要求”個人表達個人詮釋的;在任何一首這樣的歌,做不到這一點的錄音就會被真正“懂歌”的藝術評論家放在值得重視的錄音版本名單之外。其次,把既不是民歌也不是“戰鬥/頌贊歌”的歌唱得很單調是不是大陸那個時代的男高音聲樂家的風習?好像是 -- 因為崔岩光的表情就不錯(根據她的1989〈漁光曲〉和〈我住長江頭〉錄音)而且楊曙光和孫麗英的那幾個民歌錄音都是絕唱。不過還有一個可能性:有些聲樂家確實是衹以聲取勝 -- 而不是聲情兼備 -- 的。我手上的大陸聲樂家錄音不多,沒法再深究下去了。第三、在1949年之前成名於那塊土地上的中國聲樂家似乎都是聲情兼備“自然合度”的:首錄〈夜半歌聲〉的盛家倫是一例,唱中國歌不斷進步的斯義桂是一例,那位在我的編輯裡以〈漁光曲〉露臉撐軸的女高音也是一例。我手上的早年錄音不多,這個懷疑也沒法再深究下去。〈夜半歌聲〉是冼星海最出色的創作之一,田漢這個詞雖然不夠好(比方說:『雨淋淋』的時候不可能『空庭飛著流螢』。克純所寫的〈雨濛濛〉唱詞也有此病 --『重重的霧,……,風兒怒』,須知風靜之時才有可能累積濃霧,而月光皎然之時星星自然就顯得稀疏了),總之勉強配得上。盛家倫的〈夜半歌聲〉當然並非絕唱,卻比劉維維的好多了 -- 盛版的(國樂)編配是另外的加分。2000-6-10. ■ 姜成濤全盛時的中國民歌演唱水準在凡有華人聚居處 -- 大陸中國除外 -- 無人不知,所以我對他之在中氣業已不足之年還要唱錄DDD除了歎息之外無話可說。2000-9-13. ■ 新加坡李寧國製作的第三張老流行歌CD裡收有盛家倫版〈夜半歌聲〉,這個轉移自78轉唱片的整修版的整體音質不錯(尤其是拉弦樂音和撥弦樂音都比較不失真),但是有三個明顯的缺點:音量大到出現兩處難聽的破裂音(“臣”處完全破裂 -- 原錄音在這裡沒有問題)、鑼的觸擊聲模糊掉了(消減雜訊處理太過 -- 原錄音沒有問題)、前後兩部份沒有接好(A面末尾應該多保留至少0.1秒 -- 如果考慮伴奏者在那處音樂結尾所施用的中國式自由速度[開頭四十多秒處有個先例]那麼多保留0.2秒或許更合適)。這個整修版植基於第一流的硬體,然而功虧三簣,無可補救,良可浩歎。2001-12-29. ***************************************************** ■ 一首不需要費唇舌辯說的好歌!由於帶頭搞學潮而被上海音專掃地出門的冼星海雖然不幸短命(1905-1945),而且創作歌曲的時間衹有五年(1935-1939),但是他所留下來的優秀作品沒有一個上海音專的畢業生比得上。冼星海是“男人歌”的高手。這首歌很難唱,黎信昌的演唱並非絕唱,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最好的。2000-9-11. ■ 今天來比一下四位名聲樂家的版本:高男中音黎信昌、低男中音岳重、高男中音楊洪基、高男中音田玉斌。這是一場足稱公平的比試:同一個《黃河大合唱》“正宗”樂團-合唱團,同一個《黃河大合唱》“正宗”指揮嚴良堃(雖然他相當“易變”),都不是演唱會現場錄音,都錄得很好,片子的音響都不錯,而歌唱家在各人的歌唱生涯裡都處於藝術業已成熟與聲音尚未開始劣化之間。這四個人各自的全面特質在開頭的『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這兩句就顯現得相當清楚。黎田兩位的起音比岳楊兩位的高一個全音。黎信昌屬於1949之後的大陸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聲樂家,他的這個〈黃河頌〉錄音在大陸有經典的地位。他的嗓音圓潤清澄,聲音呈現(rendering)在高音區極好,低音區的顫音則不夠完美 -- 這可能既涉及聲樂訓練也與他的唱法有關。詮釋直接而有力,潑灑在聽眾身上。他的歌聲反映了所謂的時代激情,但是在藝術上並不過份。黎信昌走的是以義大利美聲來輔佐中國歌的路,而他的首要要求顯然是中國風味必須足夠“純正”-- 我認為在這個演唱裡他基本上達到了這個目的。岳楊田三位 -- 作為大陸中國的聲樂家 -- 屬於下一個世代,在他們的歌聲裡時代激情的色彩已經淡了,他們的詮釋基本上也屬於另外一類 -- 偏在以歐洲聲樂風格為主這邊。岳重的詮釋非常好,然而他所唱出的最高音已經相當接近他的音域上限。楊洪基在大陸主要以歌劇演唱知名。他的嗓音圓潤優美,帶適度的鼻音。就這首歌而言,他在聲音呈現方面幾乎沒有缺陷,而詮釋在自然中足夠深刻。雖然迄今衹聽過他這一首歌,楊洪基整體上給我“後期斯義桂”的感覺 -- 這件事讓我非常愉快。國家一級演員田玉斌在大陸是著名的義大利美聲理論家兼實踐者。他的音色不如黎信昌楊洪基之美。部份由於抖動頻率太低,他的顫音不美。詮釋基本上中規中矩。最後,我推薦三個版:如果你要最“中國”的歌聲,拿黎信昌版;如果你要藝術最細緻的詮釋,拿岳重版;如果你要最合於“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的聲樂審美標準的演唱,拿楊洪基版。我自己的選擇還是一樣:黎信昌版。我想我的選擇跟先入為主也者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那種民族情感始終在我的血液裡。黎版的獨唱聲強於管弦樂,這是另一個獨有的優點。2000-11-24晚到2000-11-25凌晨. ***************************************************** ■ 一首不需要費唇舌辯說的好歌!郭淑珍的版本是絕好的演唱。2000-9-0. ■ 唱詞的最後一個字“還”出口之後隨即出現急促的伴奏音(百利版聽來幾乎全是弦樂, Philips版的木管很清楚):| ▪ ▪ 3 2 | 3 1 7 6 | 333 23 11 76 | 333 23 11 76 |。悠緩的 | 6 23 17 6 | 6 23 17 6 | 出現於1950電影《白毛女》(音樂: 瞿維‧張魯‧馬可)裡面的〈喜兒喜兒你睡著了〉。在1972芭蕾舞劇電影《白毛女》的音樂裡的“黃世仁欺壓楊白勞”那一段,楊白勞的動機有兩個主要的形貌:有力的 | 33 23 1 7 | 6 - - ▪ |、和急促的 | 6 2 3 1 7 6 | 6 2 3 1 7 6 |。有鑒於《黃河大合唱》現在流通的伴奏譜乃是李煥之在1955年簡化冼星海於1941年在莫斯科寫成的全曲“新稿本”而成的版本,冼星海有可能是這個品質很高的動機的原創者。2000-11-23. ■ 我從沒有聽過汪燕燕的錄音,但是這兩個錄音都給我那種“偉大的戲劇女高音”的感覺 -- 好像在聽那些五十六十年代的“世紀女高音”的錄音。汪燕燕至少比很多歐美的享譽多年的歌劇名角優秀。百利版唱得比較外鑠,Philips版唱得比較凝練,藝術更為成熟 --『黃河的水啊!』後面的那一句『你不要嗚咽!』為造極之作,但是汪燕燕在Philips版裡出了一個問題:『黃河啊!你不要嗚咽!』的“河”音很長而且需要用力唱,汪燕燕漸強到中間,小舌動了一下換氣,然後以弱一點的音量持續到這個音結束。漸強處理當然是好的,但是換氣所造成的怪音干擾太大,傷了這個音的整體效果。“河”這個音就像百利版那樣直筒筒地唱就算了,中規中矩,不出疪漏。百利版所用的應該是太平洋影音的類比母帶,錄得很好,音色比Philips的數位錄音還要亮些,D不D無所謂。就這首歌而言,國家一級演員傅海燕的表現連汪燕燕的百利版都比不上 -- 除了情感和藝術詮釋不夠之外她的顫音也缺乏那種“偉大的戲劇女高音”的特質。傅海燕應付不了這個“河”:顫音以持平的音量進行到中間,然後在持續發聲(無怪音)的情況下重新開始發顫音。這首歌真是漢語女高音的試金石!2000-11-24凌晨. ■ 臺灣的聲樂女高音從來不唱〈黃河怨〉,大陸的聲樂女高音從來不唱黃友棣,真是可悲!2001-4-17. ■ 『風啊 -- 你不要叫喊!雲啊 -- 你不要躲閃!黃河啊 -- 你不要嗚咽!』足以為張光年留名於後。2001-11-17. ***************************************************** .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