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樓 SCFtw2 發言於2014-08-20 14:29:25
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這是狗的精神,不是政務官的精神。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這才是政務官任命的本質。
皇帝任命童子軍為大將,種下李廣最後自刎的遠因。
識人不明,偏又不能廣開賢路。用人有疑,稍有差錯則施打殺。民意不善,即坐視興革之士欽命之臣敗亡。大臣若耿耿赴命,則雖愚政為天下所共責亦必保之。此蝸角斗室之才竟得擅八年趙孟之柄,何國家之不幸耶~~~ ^@@^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82333.shtml 無名的鞭刑:從張顯耀事件談忠誠與猜疑 【2014/08/20 聯合報】【聯合報╱社論】 2014.08.20 02:23 am
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去職,在當事人與府院各說各話下,顯得撲朔迷離。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一,張顯耀並非因家庭因素主動離職,行政院發布的說法不實;二,張顯耀不滿府院拔除他的處理,不惜玉石俱焚反撲;三,府院對張的忠誠存有疑慮,但處理手法有欠透明。
由於目前訊息尚未全然攤開,要評斷此事,可從兩方面觀察。在一方面,張顯耀作為政務官,當無法獲得長官信任時,就沒有戀棧的理由,這是政治任命的君子協定。張顯耀在聲明中說,「長官不需要我時,也坦然接受」,顯示他了解這點,但其態度實則不完全坦然。而在另一方面,儘管府院對政務官的去留有絕對的權力,但進退間是否合乎「擇優汰劣」原則、是否有助提升行政效能,亦需接受公評。從這兩方面看,張顯耀的反咬並不符合政務官任命之君子精神,而府院的處理手法也欠缺圓熟以致自傷,雙方均有可議之處。
進一步說,當府院高層將懲處之鞭揮向張顯耀,一則未能讓他明白其問題何在,二則未能讓社會大眾明白此一異動的意義何在,反而因雙方隔空交火而招致輿論譁然,作法有待商榷。尤其,在暗示張顯耀的「忠誠」有問題時,已涉及了對政治人物人格權的嚴重毀損;張顯耀為捍衛人格,自須挺身反擊。
而讓人好奇的是,府院對張顯耀「忠誠」的質疑,究竟是屬於向敵營洩漏機密對國家不忠的問題,抑或是因為行事不拘小節而踰越了職務的紅線,或者只是在言行上對長官有所「忤逆」或「冒犯」?這些狀況均不相同,其間出入甚大,府院恐有必要作出說明。畢竟,名譽是政治人物的第二生命,人民也有權知道事情的真相,府院高層不能以一句「你自己心知肚明」草草帶過。
最近政府人事更迭,屢屢出現下台政務官砲口向內反轟中央的情事,讓人不忍卒睹。例如,前監察院長王建煊在臨退之際,重砲轟擊監院是「殘害忠良」、「妨礙國家進步」的機關,並直指某些監委關說、接受招待,因而監院不如廢掉。勞動部長潘世偉因緋聞去職時,臨走也撂下了「擋人財路」、「高階文官結黨營私」的狠話,讓勞動部內各單位山雨欲來風滿樓,彼此猜忌。在廉政署介入調查後,結果是政風處長和會計處長雙雙被調離現職,以配合調查。
這種種亂象,除反映馬政府識人不明、用人選擇失當外,也暴露了行政部門上下猜忌、交相排擠的醜態,到了罔顧政府形象、踐踏行政倫理的地步。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些政務官既然能言之鑿鑿地指出某些官員的惡行惡狀,為何不及時將他們移送檢調或政風部門調查,卻等到即將卸任,才以「賭氣爆料」或「與汝偕亡」的方式把醜事抖出?難道政府首長忘了什麼是「依法行政」,什麼叫「維護官箴」?
行政紅線的劃設,並不是沒有具體的規範可循;但目前政府內部的處理,卻將之籠統堆存在「灰色地帶」,有時睜一隻眼,有時閉一隻眼。以勞動部為例,潘世偉咬出高階文官利用「勞動創新園區」計畫預算搞私人「小金庫」,並不能反證自己在緋聞案的清白;然而,在政務官和高階文官皆汲汲營營於自己的私欲時,對部內孜孜矻矻的官員而言,那是個有是非和公義的世界嗎?再以葉世文為例,當他被迫從內政部營建署長職務提前退休時,如果江揆坦誠告知部長李鴻源,或在政風系統留下預警資料,葉世文會有機會在桃園合宜住宅案再次下手嗎?
張顯耀個人是否確不適任,這個問題只能留待時間和調查來解答。我們所關切的是:有沒有國家機密從他手中流出?他有沒有不忠於國家和職務?這次府院對他祭出沒有名稱的鞭刑,有沒有打壓忠良或小題大作之嫌?我們更關切的是,在政府形象低落之際,為何一次次的人事異動都仍在重蹈覆轍,不僅打擊行政體系的內部士氣,也自傷國家機器的外部觀瞻。
當政府用人陷於如此無可名狀的猜疑,又將拿什麼尺度來衡量官員的忠誠?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0000370-260102 真相不明的拔官記 手腕粗糙 2014年08月20日 04:10 李明賢/特稿
神隱多日後,張顯耀出面控訴自己「被長官出賣」、「像是被黑道追殺」,鐵了心要與馬政府徹底決裂,這已註定是一場玉石俱焚、讓自己與馬政府兩敗俱傷的政治悲劇。當陸委會與張顯耀連日來互咬,真相卻仍是撲朔迷離。
張顯耀去職理由,陸委會從一開始「家庭因素」、「工作疑點」,最新說詞是疑似洩密、涉及國安層次,更全案移送調查局偵辦,全案從原先的行政調查升高到司法調查,劇情高潮迭起,精彩連連。
應有一定調查程序
國外類似外交或談判人員洩密,諸如前國務院首席亞太副助卿凱德磊遭到我方女間諜策反,一開始國務院也是行政調查,後來才移送司法偵辦,凱德磊被判刑1年,都有一定調查程序。
陸委會只憑一個檢舉函,在尚未啟動調查程序前,府院即認定張顯耀不適任、必須遭撤換,到底是檢舉人是十分可靠的重量級人士,亦或是美方提供?馬政府提前開鍘動刀,程序過於粗糙,難免令人聯想到馬王之爭。
畢竟,目前兩岸談判,除經合會剛剛恢復運作,貨貿協議談判是經濟部主導、兩岸設處也遲無進展,張顯耀到底踩到哪條紅線?或是危及哪一部份國家安全?全都是疑雲重重,這絕非是陸委會一開始的「家庭因素」、「工作疑點」所能解釋。
短期內真相難明
當陸委會與調查局扣上洩密、國安兩大罪嫌,幾乎把張顯耀打成共諜一般,就有必要把相關證據公諸於世,而非一句事涉國家機密就能對外交代。
更何況,陸委會已將全案移送給調查局,在偵查不公開的原則下,行政部門掌握主控權,馬政府畫下一條防火線,外界在短期內恐難窺得真相。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馬政府今年2月決定讓張顯耀兼任陸委會特任副主委、海基會祕書長,這是何等重要的首席談判代表,忠誠查核勢必做得很徹底,為何短短幾個月卻有洩密疑慮?這是馬政府識人不明、用人不當,還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倘若張顯耀洩密、危及國安真有其事,國人也支持政府要嚴辦。倘若國安只是藉口,那馬政府的誠信與政治手腕豈不再遭質疑?這也會損及後續兩岸談判。
這場年度最懸疑的政務官下台事件簿若不處理好,恐怕也會變成馬政府的年度一大醜聞。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0000374-260102 陸委會將帥不合?一次王張會種心結 2014年08月20日 04:10 陳柏廷/台北報導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19日晚間揭露心路歷程,除一一駁斥誹聞、金錢貪汙等不實指控外,針對外界傳聞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將帥不合」,張顯耀雖未明言,但仍可看出他對王相當失望。
據知,今年2月第一次「王張會」時,張顯耀曾私下對媒體放話,引發王郁琦不滿,兩人或因此種下心結。張顯耀昨接受訪問時坦言,他一到陸委會,王郁琦就當面告誡他,部會發言是由另位副主委吳美紅全權負責,不希望他跟媒體接觸發表意見。
但張也喊冤說,他從來沒有主動致電給跑兩岸的記者,記者打來也很少回電,也絕無發表不當談話。他跟媒體透露兩岸互設辦事處、人道探視權將有突破的事情,是「總統交代的」,甚至希望他以公開記者會方式說明,只是王郁琦認為不妥。
至於外傳他是因為幫南部財團向大陸關說,張顯耀表示,那是個舊的陳情案,因此代為向王志軍轉達。王郁琦確實有打電話給他,「語氣嚴厲」,但張說明自己不是以陸委會的身分,而是以海基會的陳情機制處理,而這點王郁琦也接受了。
針對張顯耀昨日火炮四射,陸委會昨晚僅簡單回應說,「本案今日已移送調查局處理,本會希望張前副主委配合調查局之調查釐清疑點。」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882585.shtml 高孔廉:兩岸談判全錄音 張顯耀難亂說話 【2014/08/20 聯合報】【聯合報╱記者李仲維╱即時報導】 2014.08.20 09:58 am
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張顯耀因疑似涉及國安洩密案遭移送調查局,前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每次兩岸會談都是公開而且全程錄音的,不大可能會亂說話,他認為根本不會發生洩密這種事。
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監察委員劉德勳受訪時,以對本案處理流程不了解為由,不願表示意見。
高孔廉指出,身為我方主談代表,在兩岸協商時的發言內容,都是經過陸委會和高層會報決定的,通常不會逾越。至於是否能向陸方表明我方談判底線的問題,他認為,主談代表向對方表態只能讓到這裡,不能再讓,為了爭取我方所要的,這是可以說的。
由於張顯耀這次是遭到檢舉,很可能是出自我方協商團隊內部的舉報,對此,高孔廉分析,每次兩岸會談都是公開的,也都會全程錄音,主談代表不可能會亂說話,他認為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因此對於張顯耀案,他也感到十分納悶。
至於外界也指張顯耀涉及向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轉達台商請託案,有關說之嫌,高孔廉則認為,以通案方式希望大陸方面協助,這是沒問題的,個案也會有,但要看請託內容合不合理,這就需要當事人判斷了。
高孔廉說,他在任內沒有所謂洩不洩密的困擾,協商團隊每次也都圓滿協助他完成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