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7 03:40:32瀏覽862|回應1|推薦7 | |
2010年台北花博貪瀆案之解析-2 稍具科學知識與道德良知的社會人,欲評斷一個政治或社會事件時,得先從該事件的本質探討起,而其本質往往存在於該事件發展的歷史沿革形成有條理的歷史觀察,接下來根據資料證據對後續事件進行差異分析,才能將差異分析結果以社會道德或法律加以評斷。 ================= 引用官方及新聞資料重新整理後得知,「開辦台灣國際花卉博覽會」其歷史淵源與本質如下: 1. 事件淵源(社會正當性):彰化縣有38%的農業人口(2008年彰化縣農業人口377,938人),花卉種面積達5000公頃,占全國花卉百分之四十七,產值超過全國之半。 2. 政策目的:在於『發展觀光農業』,推廣彰化縣獨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花卉產業,帶動地方商機、繁榮地方經濟,更因應WTO衝激,主動將台灣農業的精緻花卉園藝技術推向國際舞台。 3. 政府立項部份:配合行政院農委會之『推動(觀光農場)休閒農園的專案補助計劃』立案。 4. 經費預算編方式:總預算4億5千萬(中央負擔44.44%、地方政府8.88%、民間46.66%)。 ==4-1行政院農委會補助2億元用於四期工程,完成26公頃具遊憩和產業功能的花博公園。 ==4-2採BOT方式營運金2億5仟萬元,彰化縣府4仟萬,民間募集2億1仟萬。 5. 執行成效:首屆開幕57天締造157萬旅遊人次,創造19億元的週邊商機。 從上述歷史檔案可分析台北市政府主辦花卉博覽會有無正當性與合理性?是以事件淵源(服務市民)、設置目的、政府立項、經費預算及執行成效等單元一一檢視郝市長政策,即可得知本事件的因果關係,進一步了解這個耗費納稅人血汗錢上佰億的台北花博,到底是在做什麼貪贓枉法的苟且事! A從事件淵源(社會正當性)分析: 根據台北市政府主計處(http://w2.dbas.taipei.gov.tw/statchart/b2.htm)的台北市就業人口調查結果:製造業22.5萬人佔19.3%,服務業94.1萬人佔80.6%,農業人口約2千人只佔0.2%,換句話說台北市的農業人口僅2千人(佔就業人口千分之二比例),因此舉辦2010年台北花博的經濟受益者應為2千人,該農業實質產值對台北市民的經濟助益與服務業比較後趨近於零。 B從政策目的分析: 花博設置之原意在於『發展彰化縣的觀光農業』,推廣獨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花卉產業,帶動地方商機、繁榮地方經濟,因應WTO衝激主動將台灣農業的精緻花卉園藝技術推向國際舞台。然而台北市雖然本土花卉最大消費市場,不是產地更不是外銷出口集中轉運地,對國際市場行銷幫助有限,對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的台北都會區更是不合理! C從政府立項的分析: 與農委會之『推動(觀光農場)休閒農園的專案補助計劃』並無直接關聯性。所謂的觀光農場推廣是將既成事實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提升其附加價值,使其兼具觀光與直接行銷功能,即使郝市長想提升台北市農民變成花卉觀光農場,最起碼台北市民也得先成為花農才與花博有直接關聯性,否則只是創造更多『通路剝削者』(花蟲)的有利籌碼,根本對台灣花卉農民與農委會沒有助益。 D從經費預算編方式分析: 既有彰化花博的總預算4億5千萬(中央負擔44.44%、地方政府8.88%、民間46.66%)。然而台北市政府編列的花博預算又是如何?中國國民黨強姦市議會通過上佰億預算編列,按照往年花博的慣例這一年預算幾乎可讓彰化縣政府獨自承辦連續20屆以上!換言之,台北市花卉博覽會小組的預算編列可比傳統花博經費多20倍去採購一樣的商品,倘若市議員或檢察官可以拿到市府採購清單,證實與市價相差數倍,即可證明2010年台北花卉博覽會只是個偽裝成發展觀光農業政策的掏空案,再者2009年台北市已經辦過一屆,只要將上屆預算表與今年預算表一一比對查核,鐵證如山更可證明台北市長及市府官員的所有瀆職罪事實! E從執行成效上分析: 首屆彰化縣主辦的台灣花卉博覽會開幕57天締造157萬旅遊人次,創造19億元的週邊商機。若依此為標準則花博平均每位參觀者帶來收益為1,210元新台幣,倘若如國民黨郝市長所言『台北花博可創造120億元產值』!顯然2010年台北花博必須有9,917,355人買票參觀,即使乘上物價指數波動至少需要7,438, 016的人潮買票湧入現場才可達到其設定目標。 有關2010年台北花博預算上佰億,平均分配於給台北市2千農民每人500萬元,有關台北市政府預算花博獲利120億,平均帶給台北市2千農民每人600萬元,這世上真有人會相信這種鬼話嗎? 鐵證如山!光瞧台北市長種幾棵絲瓜,就得花納稅人血汗錢數千萬(平均每株花費上佰萬元),即可證明台灣的納稅人多數都是啞巴吃黃蓮的醬缸白癡,所以才會支持國庫通黨庫的中國國民黨政客掏空國產更自詡清廉!唉!笨魚此時更以身為台北市民為恥!因為市長無恥所以變成市民之恥!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