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方戲曲選段
2024/11/22 11:23:53瀏覽53|回應0|推薦17

地方戲不只是表演藝術,也是民間主要的文化社教活動,劇本多取自傳統文學和歷史故事,表彰忠、孝、節、義,有導正風氣的功能。

     

1960年代統計全國有367個劇種,近代社會快速變遷,到2005年剩下261個劇種,判斷隨著時間仍在快速的改良、淘汰之中。

各省區的地方戲曲,大都使用當地語言表演,但劇本都是中文。台灣的布袋戲不唱,只有對白,文言文聽起來恍若隔世。

各地方戲曲中的角色扮演,都是生、旦、淨、丑四大行,戲服隨各朝代有所區別,伴奏以胡琴與鑼鼓為主。在地方戲曲中,流行地區最廣、藝術性最完備的劇種,稱為「五大戲曲劇種」:

1京劇
台灣稱「平劇」(北平),或「國劇」(國粹),居五大戲曲之首,流行於大江南北,它的前身是湖北的漢調與安徽戲曲,所以京劇中時常聽到「破音」字,例如「如何」唸「于火」,就是沿襲湖北的方言發音。 

 

 

2豫劇
豫劇以河南梆子為主,另外有曲子、墜子唱腔,流行於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東北等各省。台灣有歌仔戲、京戲、豫劇三大專業劇團。有關角色扮演、樂器,道具等均沿襲京劇。

  

 

3粵劇
粵劇是廣東的主流戲曲,流行於廣東、廣西、港澳以及南洋華人地區。另有客家戲、潮州戲,都是用中文腳本,以各自的方言演出。粵劇的伴奏近似國樂,唱腔變化多端。道具等與京劇大同小異。 

 

 

4越劇
又稱紹興戲,流行於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台灣對凌波演的「梁山泊與祝英台」及「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早已熟悉了的曲調。

5黃梅戲
原名黃梅調,起源於湖北黃梅,流行於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等地。林黛演的「江山美人」,「扮黃帝」唱腔,台灣流行過一陣。



 

台灣的歌仔戲歷久不衰,「明華園」劇團仍在演出,當家台柱孫翠鳳是生旦全能。資深演員楊麗花,在老一代人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 

 

 




西方「歌劇」大多使用德語文、法語文、義大利語文。德國人聽不懂義大利歌劇,只能欣賞其音樂。

劇種多樣的中國歌劇」,雖然語言不同,卻都是中文腳本,山東人聽不懂廣東戲,可由文字與扮相瞭解其唱詞與劇情。




看一段四川戲曲中的「變臉」絕技:

    

 

  ↑ 返 回 ↑            F5鍵可重複播放樂曲。

( 休閒生活音樂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stor77&aid=18137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