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個人對“仁人濟世”的淺見
2010/03/14 02:42:22瀏覽703|回應0|推薦2

近日來健保漲價之事,大家在討論到醫生現在已成“醫奴”,

但是本人不希望醫生如此高地位的“仁人濟世”的“志業”,

被一群人想在此行業圖利之生意人,加以醜化,

因此想在此表達對這四個字的看法,

“仁”是仁慈,寬仁,或是用悲憫的態度,

“人”是以人為出發,不將患者當做一個物,需去體認患者的內心與身體的雙重痛苦,

“濟”是本人解釋為動詞的意思,即要親力親為的採取行動,

“世”是入世,將以上三個字的精神結合至社會中,

因此醫生的確會很辛苦,因為患者不見得會充分正確的完整表達痛楚之現象,需要醫生根據過去長年所學之技術,深入了解,分析判斷,觀察驗證等方式來正確判斷病因所在,之後再依患者可接受的方式予以治療,而治療過程需考慮患者可承受之強度,也許分階段漸進的去完成,必竟醫病不比修理汽車,修壞了換一台即可,所以必須非常慎重,即使是一個傷風感冒的小病,亦需如此為之,這也是“醫生”這個“志業”非比尋常之處.

本人最無法接受的是那種未到最壞情況,就輕言放棄的態度,亦是本人親身經歷的案例,長期輕度小兒麻痺的病症,已造成坐骨神經酸痛纏身,我前後曾碰遭遇五位不同能力的醫生,在此分別敘述其過程如下:

1)                首先是在住家附近的中醫診所,第一次遇到一位資歷與技術甚淺的推拿師,在為期近三個月的醫療期間,他用盡各種方式在找尋解決痛楚的方法,從推拿,針灸與吃藥的各種方式,雖然進展有限,但是該推拿師也曾私下拿本人之X光片去上課請教師傅討論,如何幫忙本人改善痛楚,後來他換了工作,但是至今本人仍然感謝他的費心費力,在他離開此工作之前,他仍建議本人去台大骨科看看西醫的說法.

2)                於是本人亦携帶著X光片去台大門診,在漫長的門診等待過程,總算看到醫生,然而得到醫生的答覆卻是“您這是痼疾,沒有什麼方法改善,您多運動,我開一些肌肉鬆弛劑給您”,當我聽到有如宣告“您就等死吧”的評語,心中卻感受為何醫生的態度,為何讓患者如此難受,因為患者在仍未放棄的情形下,醫生卻首先放棄患者了,當然此感受是在遇到第三個醫生時,才感受的特別強烈.

3)                因此心想台大醫院在國內號稱歷史最久,醫療資源最多,又有教學醫療中心的協助下,是否真的無望,我想聽聽其他醫院醫生的看法,於是在住家附近的國泰醫院再掛骨科門診,主治醫生看過我的病歷,再看過重新照過X光片後,就告訴我說我的骨盤與大腿骨左右兩邊之間隙大小不一樣,他建議我再去看看復健科,於是我又再去掛號,就遇到一位年輕的醫生,他看過主治醫生的評語後,就與本人討論,他首先說到我的症狀,在他們過去仍在實習的階段曾經研究過台灣小兒麻痺症候群的研究,他說這併發症,因為個人長期單腿施力過多之故,所以後續需用復健方式來改善,並且告訴我應如何在家做一些本人可以自行作業的鍛鍊活動,然後配何到院內的復健同時來改善,並提醒我可以上網收集相關小兒麻痺症候群之資料參考,後來雖然沒有持續下去,實因工作繁忙無暇進行,本人仍然感念國泰醫院復健科之年輕醫師的種種協助,此時本人才看出台大之名醫與國泰醫院年輕醫師的重大差異.

4)                然而在一次公司加班的過程,腳踝受傷腫脹不良於行,在台灣新莊署立醫院急診,照了X光片,遇到急診值班醫師卻判斷只是腳踝,甚至未做任何包紮就叫我回去休養,當然仍然是領了肌肉鬆弛劑的藥回家,但是隔日仍未改善,而且情況更為嚴重,整體腳踝淤血全黑,於是立即前往住家社區附近的中醫診所門診,幸運的遇到一位稍長的推拿師,他立即就情況緊急處理,並被告誡如果在此就診期間,依本人的年齡,如果再度發生摔跤,那就是嚴重的骨折,因此為期三個月期間從每日前往報到,一直到一週三次,然後到一週只需前往一次,從拔罐,針砭,吃藥,推拿等各個步驟,總算略有進展,甚至現在他開始建議本人可以採取水療來強化上半身的呼吸肺活量來,因為任何運動可能不適用於下半身,可以盡心盡力的依本人的身體狀況在調整,平時還不斷時時提醒,天氣的變化可能產生何處影響,我應該如何用冰敷或熱敷,什麼狀況需立即急診,如果過年期間發生狀況時,無法找到他時,我應該如何立即至醫院急診做何動作,讓狀況不要惡化,並且如何建議我如何從平時飲食的種類去調整身體的抵抗力,強化本身的抗體,可說是不止是盡其所能的奉獻他的醫術,甚而教導患者在本身如何自保.

各位可能看看本人所遭遇到的幾位醫生,可就是形形色色,當然其中仍然有許多位過程沒有太大變化的,本人就不再詳述,但是從以上的案例有幾個類型,很抱歉我如果將其分類,將有以下結果:

A)台大醫院的國內權威名醫:認命吧!沒有什麼建議,是否有被放棄的感受.

B)國泰醫院主治醫師:告訴我問題在什麼部份,提供意見轉診復健科,仍然提供途徑.

C)國泰醫院復健科實習醫生:分析如何改善的方向,建議如何進行,提供資訊研讀.

D)中醫診所年長的推拿師:盡其所能的就診,改善,調整,建議與提醒,只有感恩可形容.

E)中醫診所年輕的推拿師:雖然能力仍在學習,但是仍是盡其所能,心中仍是感謝萬分.

為什麼醫生有此如以上的幾種差異,這就是前幾篇文章中所提及的,“醫德”,“醫術”與“醫心”的歸類,個人真的認為“仁人濟世”是“醫生”的“志業”的原因,雖然可能過於武斷,但是只是提出來提供給各位參考.

我必須再強調“醫生”是在治療患者生命的重要性,因為”生命”中仍有許多尚未破解的密碼,有些有把握,有些是現在科技仍然存疑的問題,但是患者之生命只有一回,不容有任何散失,不像一般修理汽車或電腦,如果修壞了可以再換一台,無可回復的錯誤,需要在一開始就謹慎小心,雖然病症因人而異,因為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兩個人(本人是將多胞胎,視同仍有差異),但是汽車與電腦仍是可由生產線大量製造的結果來看.

本人亦知醫療行為有其複雜不可知的風險,這也是各位醫生在學醫過程是所有學科中時間最長,學後仍需用實習歷程中,由年長的醫生進行傳承,最後再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案例與經驗,之後還需不斷吸收整體醫療資訊的充實,才可以正式執業為廣大的生命盡一份力量,在各位醫生的診間看到都有“仁人濟世”或“良醫濟世”等的匾額,那也是患者對醫生的肯定,但是那也是一個不斷的提醒醫生,在每日醫生開門執業之時,所必見到的警語,希望那個牌匾不是只是掛在牆上的一個裝飾品,也不是沒有那個匾額就不能執業的的執照,而是對醫生最起碼的要求而已.

以上不才,也非醫療從業者,區區淺見只是提供給所有醫生的一個參考,絕無任何惡意與褒貶,請想想任何患者沒有人願意痛楚纏身,誰教我們是一個平凡的“人”,請發揮“仁”者之心,用“濟”之行動,對“世”上的蒼生盡您最大的力量即可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385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