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唐南詔民族樂舞的最高成就──融合中原燕樂、夷中歌曲、驃國佛教歌曲的[南詔奉聖樂]
2018/06/30 00:04:11瀏覽1428|回應0|推薦10

 

中唐南詔民族樂舞的最高成就──融合中原燕樂夷中歌曲驃國佛教歌曲──的[南詔奉聖樂]

 

 

《南詔奉聖樂》是唐貞元年間南詔國王異牟尋進獻給唐王朝的一出樂舞劇。

樂舞劇中包含了許多象徵符號。這些象徵符號是現實生活中南詔“供奉唐朝”、“誓為漢臣”、“永不離貳”的心願表達, 然後命南詔使團直赴長安,向唐德宗晉獻樂舞。

上元十七年(西元800),龐大的使團到達長安,所獻《南詔奉聖樂》因氣勢磅礴,民族特色濃郁,一時間轟動朝野。

是南詔民族樂舞的最高成就,

 

早在秦漢時期大理的音樂文化就十分發達。到了唐代“南詔國”時期,南詔王室始終以中原唐王朝為榜樣,積極向唐王朝學習統治經驗及文學藝術,故有“人知禮樂,本唐風化”的記載。

在音樂方面,以西南少數民族音樂為主體,吸收了中原內地、西北地方及東南亞國家的音樂成分,構成了南詔獨特的音樂舞蹈。

 

唐貞元年間,南詔國國王異牟尋派遣使者到成都向時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表示要向唐王朝進獻“夷中歌曲”。韋皋在南詔所進獻的“夷中歌曲”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並將這齣歌舞命名為《南詔奉聖樂》。

貞元十六年(800)正月《南詔奉聖樂》“因韋皋以進”到達長安進行表演,“德宗閱於麟德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南詔奉聖樂》。

演出結束後,《南詔奉聖樂》的曲目被留在宮中,唐德宗讓宮裡的“太常工人”傳習演奏,並經常在宮廷內進行表演,“殿庭宴則立奏,宮中則坐奏”。從此,《南詔奉聖樂》成為唐朝的14部國樂之一。

 

《南詔奉聖樂》其樂隊演奏人員達196人,分為“龜茲部”“大鼓部”“胡部”與“軍樂部”四個樂部,樂器多達30餘種。

 

《南詔奉聖樂》的音樂、歌舞編排佈局完全是韋皋沿用燕樂常用的方式和技法精心安排。不同的是音樂素材大量使用了“夷中歌曲”,其中包括南詔國各民族(彝、白、傣等)的民歌、宮庭音樂及經驃國傳來的佛教歌曲。

樂器則加用了南詔樂器和驃國樂器。加上民族的服飾和舞蹈,使之具有典型的南國異域風情。這些在《新唐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皋以五宮異用,獨唱殊音,複述《五均譜》,分金石之節奏:

 

《南詔奉聖樂》之中,有龜茲樂、驃國樂,而驃國樂多具“昆侖音”。所謂“昆侖音”,就是佛教音樂。說明當時南詔社會,與驃國聯繫密切,佛教音樂由天竺傳至驃國,再流行於南詔。南詔招徠,驃國入貢,獻樂於唐,成為一時盛事。

這一事實從另一個層面證明南詔中期佛教已然興盛,由此推理,佛教傳入南詔應是初唐甚至是更早時候的事。

 

1995 首届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 参赛作品《南詔奉聖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b6L0gcUKfQ

 

1995 首届中国戏曲微电影大赛 参赛作品《南詔奉聖樂》

http://www.iqiyi.com/w_19rt63yjqd.html

 

中国华服日走秀 南诏奉圣乐系列 唐制礼服展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424602/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8%AF%8F%E5%A5%89%E5%9C%A3%E4%B9%90

 

http://www.fengsuwang.com/minjian/nanzhaofengshengyue.asp

 

https://cn.chiculture.net/1705/html/d31/1705d31.html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1235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