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0 15:03:53瀏覽3479|回應13|推薦17 | |
自從發了〝全民偷懶之國〞一文後,不知何故,內心始終隱隱難安。一直到今早出門,碰到住在附近的鄰居,杜拔拉客先生,才恍然大悟。 杜拔拉客先生是希臘人,開了一家水電行,每天奔東跑西,替人裝冷氣、修冰櫃,十分忙碌。還有,我們偶而會去吃的希臘餐廳,老板也很努力工作,上菜快又好吃。他們好像都不是偷懶之人。 於是,這篇幫希臘說話的平衡報導,就此誕生。 古代希臘的歷史,十分久遠。現代希臘的歷史,十分坎坷,歷經了外國統治、內戰、軍事獨裁,一直到1975年,才成立了民選政府。再加上,希臘地處歐洲邊緣,歷次工業革命,都無緣參與。以至於,經濟型態一直停滯在農業社會,無法進步。 從1970年代起,國際間的貿易逐漸興盛,希臘的出口少,進口多,每年都有貿易逆差,要靠觀光收入、船運收入、僑民匯回款來補足。當時,一年到希臘旅遊的觀光客,有四百萬人次,希臘船隊之大,占世界第五位〔記不記得船王歐納西斯?希臘人是也。〕,僑民匯回的外匯,數以億計。因此,國際收支勉強保持平衡。 一直到希臘加入歐市 EC〔EU前身〕之後,形勢丕變。歐市是一個單一市場,市場之內,人員、貨物、資金都可自由流通。 參加此一市場的國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歐洲中央的高度工業化國家,以德、英、法為代表,一是歐洲邊緣的低度工業化國家,以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為代表,稱為雙軌道歐市。前者是快軌,後者是慢軌。 專家都認為這種快慢軌的結合,首先受惠的,應該是慢軌國。因為他們可以很容易的從快軌國,募集到足夠資金、引進最新技術,做基礎建設、發展工業,出口創匯、累積財富,很快的趕上快軌國。 結果,卻完全走樣。希臘政府發行國債,收集大量資金,除了小部份用于建設之外,大部份用來加薪、減稅、增社福,以爭取選票。希臘人有錢了,跑到德國買車子、法國買包包。於是,很快的,錢又回到快軌國,只留下債務在希臘,越積越多。 剛開始,還有貨幣障礙把關,等到歐元區成立後,整個借錢、發錢、又花錢的流程,暢通無阻,債務也加速累積到天文數字。用債務堆起來的繁華榮景,有如建築在沙灘上的城堡。金融海嘯一來,馬上就倒,金融海嘯不來,遲早也要倒。 所以說,是歐盟害了希臘。希臘如不加入歐盟,最壞,也就如同今天的土耳其。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