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0 07:46:00瀏覽1100|回應2|推薦3 | |
由台北街頭找不到垃圾桶談起
梅峰 剛剛讀到《旺報》廣州中山大學學生劉越的文章:「台灣街頭不需要很多垃圾箱」,一則以喜,因為中國目前的文明尚能為某些見識短淺的大陸同胞所欽羨;一則以憂,因為比上不足,我國目前在垃圾之處置方面,與先進家國比較,還是差太多了! 甚且大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台北市並不代表全台灣,台北市街甚少垃圾桶的主要原因是,深怕民眾將需要付費之家庭垃圾丟棄至免費之街頭垃圾箱,這是馬政權自以為是的「德政」,垃圾袋收費後所一直標榜之垃圾減量是騙人的,廚餘與塑膠類垃圾免費收取才是真正原因,實際上垃圾並未減少太多! 先進家國的垃圾處理,以筆者在北歐之經驗了解,大樓公寓住家可以直接從樓上以管路倒至樓下垃圾箱,且往往只要一位清潔車司機即可以機械化起重機將垃圾倒入清潔車內,中國目前之聞聲定時集中收取制度非常可笑,已經變成候選人拉票的據點,垃圾甚至還要付費,其落後搶錢不言可喻! 在資源回收作法上,大的資源回收箱幾乎遍佈各社區,各超市量販店也多有瓶罐收取機,這是完全自動化的付費回收系統,哪裡需要中國的慈濟與許多回收店的多事,這種政府不做事,造成百姓無窮的困攪,真是令人嗟嘆! 因之北歐街頭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在撿瓶罐,筆者當初為了生活,也大概前前後後撿了近一年,後來停止的主因,倒是所讀瑞典林雪平大學某大樓的清潔小姐們向筆者反應,筆者侵犯到她們的私房錢了,其實瓶罐在垃圾桶中,當然是先拿先贏,但想想自己到底是客人,又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中國人,怎好搶她們弱勢小姐的順手所得呢!這才停止了筆者的撿瓶生涯。 ●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nownews.com ( ● 作者梅峰,健保免費連線召集人,中華家國黨總管家,《中華家國雜誌》發行人,週日家國論壇主持人;台北工專電子科畢、台大電機系肄、瑞典隆德與林雪平大學研究。簡介表示,他大學雖讀電機,但修的課幾乎都是歷史與社會科學,大六不幸被退學,到瑞典研究了六年福利國社會政策,終於知道未來我國甚至全世界在意識形態上應該修正的方向。個人網站:http://blog.udn.com/MeiFeng 與 https://city.udn.com/688。本文為 NOWnews.com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梅峰特區) 大陸人看台灣-台灣街頭不需要很多垃圾箱 2011-02-19 旺報 【劉越/廣州.中山大學】 走在台北街頭,你會發現很難找到垃圾箱,然而地上卻很乾淨。 初來乍到,我感到疑惑:台灣人的垃圾丟哪裡? 剛入住政治大學宿舍時,倒是看到每層走廊盡頭都有垃圾分類回收袋。每組4個袋子,分別回收紙類、金屬、鋁箔包、塑料製品等,每個袋子上方都豎立圖示,指導人們正確丟棄。 可回收的垃圾也不能隨意丟入垃圾袋。我看到很多人把一次性的泡麵碗拿去洗,很好奇便觀察了一下:他們將泡麵碗裡的湯湯水水倒盡,再用清水沖洗乾淨,考究者還會用洗滌劑,洗好之後才丟到對應的垃圾袋裡。 當我看到台灣同學如此對待一份小小的垃圾時,心裡頓生敬意。 導師宴的時候,我們一群20來人到老師家附近吃燒烤。吃完之後,導師特意叮囑我們:盛放過食物的塑料碟子可以回收,搜集好拿去洗洗再丟。同學們恭恭敬敬地照做了。 馬英九在某次公開場合自信地說道:台北的垃圾回收率達到80%,再利用率60%,上海世博會垃圾處理這一塊就是借鑒了台灣經驗。 周圍人的舉止、我的親眼所見讓我相信這話絕對是真的。 下面該回到先前那個問題,並且更加具體化了:除可回收垃圾之外,其它垃圾要丟在哪裡呢? 住了幾天我發現:原來台北的生活垃圾都是定點定時由市環衛單位派垃圾車直接收取的。 以我所住的那棟宿舍為例,垃圾車每天下午2點、晚上9點到達宿舍門口,到了之後就會播放音樂提醒人們;人們聽到之後就把事先打包好的垃圾袋拿出去,丟進垃圾車裡。 總之,只要聽到音樂,就表示垃圾車「降臨」了,人們就要自覺地提著大包小包去「喂」它了。 每次走出宿舍樓大門,都會看到門後用黑色顏料赫然寫著:垃圾不落地,違者重罰。 想必這句話是用來嚇唬人的,而台北人的環保行動不是被嚇唬出來的。 有趣的是,我和朋友住在高雄車站附近的旅館時,快到傍晚聽到了一模一樣的音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要扔「樂瑟」(垃圾,台灣人的發音)了。 看來,台灣街頭的確不需要很多垃圾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