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6 05:46:55瀏覽223|回應0|推薦0 | |
九十五年元月廿二日中央日報載馬英九在台中縣座談會言春節包機即以台灣為主體對台灣有利的事就要去做。
春節包機所以能成形,若無對岸當局的大力配合,認為對兩岸的發展有利,對全中國的和諧統一前途有利,以全中國為主體考量,怎麼做得成?只憑馬英九所說的就能辦得成?馬英九如此說正顯得其觀念之錯誤,得到中共的好處就過河拆橋,向台灣人民表態表功,而未能藉此導引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向心力及對統一前途的盼望。 同一件事不同的講法完全可產生不同的效果。又如李友邦,蔣渭水明明是其認同中國的價值應予闡明。結果反而強調國民黨與本土人士結合的關係而加深了台灣認同,淡化了應有的中國認同,蔣渭水的黨並沒有對台灣的民主政治產生任何影響,但對其代表台灣人民承繼認同祖國有啟示。 真正對台灣民主政治有影響的是遷台初蔣介石國民黨的基層民主及蔣經國晚年的民主開放,加之當時唯二合法在野黨民社黨及青年黨的在旁諫言,共同負起憲法正統及民主發展的責任。 將此一重大民主發展歷史歸功於在日本統治下的地下蔣渭水黨且封之為台灣的孫中山,企圖另起台灣國民黨的爐灶,豈不是誤導又誤導?蔣渭水公路成為綠色林陵三與馬英九的「共同認同」,豈不有問題? 王一山教授 元月廿一日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