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這次選舉 也有基本收入黨!
2017/10/28 17:21:54瀏覽220|回應0|推薦0

元禧提醒

26.10.17

大家似乎忽略了,小池已經提出基本所得政策,就是基本收入!德國這次選舉,也有基本收入黨!

文章摘要

小池百合子說,希望之黨的政策目標是提出像基本所得的新想法,也將更貼近消費者。

此外,自由選民黨、政黨黨(全稱「勞工、法制國家、動物保護、精英扶持和基層民主倡議黨」)、德國馬列黨和基本收入黨這四支小黨在全德十六個聯邦州的選舉名單中都有,表明其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儘管如此,它們很可能因為五趴的議會門檻而最終無法進入議會。

日本希望之黨走中道 小池:給選民新選擇

民國一〇六年十月八日 中央社 東京八日綜合外電報導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東京記者蔡佩芳攝影

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今天說,她成立新政黨希望之黨,目的是要給選民一個「中庸之道」的選擇,以區隔她的政黨和右派執政自民黨以及偏左的反對派小黨。

路透社報導,希望之黨(Party of Hope)在廿二日的國會大選已對首相安倍晉三的自民黨形成可怕挑戰,競選承諾包括凍結二〇一九年消費稅加稅計畫,以及考慮對企業的保留盈餘課徵新稅。

小池百合子在主要政黨領導人政策辯論時說:「如果用高爾夫球場比喻,現在,我相信我們有右(翼政黨)和左(翼政黨)兩邊,但沒有中間的球道。所以我們會讓自己成為中間球道,非常中道。」

小池百合子說,希望之黨的政策目標是提出像基本所得的新想法,也將更貼近消費者。

她說:「基本所得的概念還在研究,但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未來應該考慮的事情。」

但若是將由希望之黨組成政府,小池百合子拒絕透露會由誰主持大局。希望之黨兩週前才由小池的支持者和一些反對派國會議員組成。

她說:「我們看到選舉結果後,我會來考慮。」

小池百合子曾是自民黨國會議員,她一再否認將參加此次選舉。由於憲法規定首相必須由國會議員出任,這意味她將不能親自領導政府。

這導致外界猜測希望之黨可能聯合一些被安倍晉三邊緣化的自民黨議員,像是前防衛大臣石破茂。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2746354

「典範選舉」已有不合時宜之處

民國一〇六年八月廿八日 來源:文彙報

九月廿四日,德國將迎來第十九屆聯邦議會大選,產生新一屆議會、政府及政府領導人。根據德國聯邦選舉法規定,年滿十八歲的德國籍公民擁有選舉權;居住在外國的德國籍公民,包括擁有雙重國籍身份的公民,可以通過郵寄信件的方式參加選舉。全德共設二百九十九個選區。選票由兩部分組成,選民需投兩票:第一票選直接候選人,各選區獲得相對多數的候選人直接進入聯邦議會;第二票選黨派。各黨派在全德境內獲得的票數比例決定該黨派在議會的席位名額。聯邦議會由五百九十八個議員席位組成,其中二百九十九個由第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剩下的二百九十九個則通過第二票的黨派選舉產生。因此,聯邦議會的組建取決於第二票的選舉結果。如果某黨派直接議員席位比例高於第二票黨派選舉比例,而直接議員席位是無法取消的,議會將增加懸掛議席。

這樣的選舉制度似乎既重視議員與選民之間緊密而直接的聯繫,又充分考慮到各黨派在議會中的利益平衡。然而,實踐層面看,德國現行選舉制度並不能真正兼顧所有選民的利益和訴求,部分規定已不合時宜,甚至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五趴的門檻」阻攔民意

一方面,聯邦議會依然設有「五趴的門檻」。全德範圍內,只有獲得五趴及以上選票的黨派才有資格進入議會。初衷是不希望過多小黨進入議會,增加組建政府難度。這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然而,這些被議會拒之門外的小黨選票相加後所達到的比例較高,直接影響到部分選民的利益訴求被忽視。

本屆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准參選的黨派有卌八個,最終確認參選的黨派卌二個,上聯邦州名單的黨派有卅四個,其中包括六個主流政黨,它們是基督教聯盟黨、社民黨、左翼黨、另擇黨、自民黨和綠黨。此外,自由選民黨、政黨黨(全稱「勞工、法制國家、動物保護、精英扶持和基層民主倡議黨」)、德國馬列黨和基本收入黨這四支小黨在全德十六個聯邦州的選舉名單中都有,表明其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儘管如此,它們很可能因為五趴的議會門檻而最終無法進入議會。

以二〇一三年聯邦議會選舉為例,投票率為七成一五,被五趴議會門檻卡住的選票比例約為十六趴,其中包括自民黨(四趴八 )、另擇黨 (四趴七 )、海盜黨(二趴二)。假設今年這一比例和投票率不變,以六千一百五十萬選民為基數計算,實際投票選民人數僅為四千三百九十七萬二千五百,其中七百〇三萬五千六百選票被議會拒之門外,只有三千六百九十三萬六千九百選票對議會組建產生直接影響,僅佔總居民人口數(約八千三百萬)的四成四五。因此,德國議會到底能多大程度地代表民意還有待商榷。

年輕一代利益不易受重視

另一方面,德國選舉法規定,只有年滿十八歲的德國公民才擁有選舉權。而部分聯邦州議會選舉已經把年齡要求降低到十六歲,近年來針對聯邦議會是否也應該將年齡下限調整為十六歲的討論非常熱烈。德國社會老齡化問題導致年輕選民佔比較低,年輕人投票率也普遍低於年長者。因此,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意願和力量均比較弱,政壇依然是老一代的舞臺,這導致年輕人關心的議題不易受決策者的重視。

從二〇一三年聯邦議會選舉來看,年齡在廿一歲至廿五歲間的選民中,只有六成的人參加了投票,低於平均投票率,而六十歲至七十歲間選民投票率高達八成,卌歲至五十歲之間的選民投票率與平均投票率持平。本屆選舉的六千一百五十萬選民中約有九百卌萬選民年齡在十八歲至卅歲之間,而六十歲以上的選民人數約二千二百卅萬人。年長選民人數多,投票率高,與之相反的是年輕選民人數少,投票率低。那麼,年長選民所掌握的話語權要遠多於年輕選民,年長選民關心的議題也更易得到貫徹。

以養老政策為例,「母親養老金」計劃和「六十三歲提前退休」這兩個大選關鍵議題在這一屆政府都得以實現,而年輕人關心的教育、互聯網等和他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問題還沒有徹底落實。年輕一代的利益受損,代際公平欠缺。

選舉制度偏離最初的意圖

再看今年的大選,借用德國電視二臺主持人瓦爾德的話,「基民盟認為,德國一切良好,要感謝默克爾,一切照常」。

而默克爾的挑戰者舒爾茨將社民黨的核心議題設為「社會公正」,擬修改《二〇一〇議程》,主要受惠的是失業人群,以此促進社會公正。舒爾茨民調支持率短暫高歌猛進後一路下滑,顯然選民對他的執政理念不滿意。儘管社民黨著手調整策略,拋出「教育全程免費」「取消轎車高速公路過路費」等新話題,但也僅是拉票策略而已,其可行性並未經過嚴密論證,可信度低,絕不是對年輕人利益訴求的真實回應。

德國聯邦選舉制度已有六十餘年歷史,且形式基本保持不變,甚至被一些國家視為典範。表面看,該選舉制度確是成功的。而這一點恰恰導致德國人不再追問一個好的選舉制度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要求。無論是選舉制度本身的合法性,還是通過選舉產生的政治決策者行為的合法性,都取決於選舉制度是否還能按最初的意圖發揮作用。面對社會的多元和民意的分散,德國人應該追問和反思現行的選舉制度,探討如何最大程度地兼顧民意代表性和政治穩定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德國社會與政治的穩定。

(毛小紅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8/28/c_129690462.htm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Feng&aid=10888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