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總統競選怎樣跨過電視辯論這個坎
2010/01/10 13:44:36瀏覽1643|回應0|推薦7


最早的總統競選電視辯論


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兩黨候選人分別是肯尼迪和尼克松。電視辯論之前的民調顯示,尼克松和肯尼迪的電視辯論賽中,兩人勢均力敵,不過,尼克松的支持率還是要高於肯尼迪4個點。

肯尼迪當時最大的缺點是太年輕,和中國人一樣,美國人恐怕也擔心“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問題。不過,肯尼迪年輕也有優勢,那就是外貌英俊,風度翩翩。尼克松和他相比,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樣子,他是政壇老手,但卻避免不了年紀帶來的老邁形態。更要命的是,尼克松當時的健康狀況並不好。

1960年9月25日,美國歷史上第一場總統競選的電視辯論開始。在電視中,觀眾看到了肯尼迪健康的膚色,以及充滿朝氣的臉孔。而尼克松則是一臉的憔悴,還有一臉的嚴肅。辯論之前,肯尼迪甚至特意把自己的皮膚曬成了棕色,而尼克松剛剛經歷一場車禍。

最終,觀眾接受了肯尼迪,他以最微弱的優勢擊敗了尼克松。

尼克松輸在了對電視的輕視,當時美國電視普及率已經在80%以上,電視已經成為影響民眾觀點的重要手段,但尼克松根本沒有重視。

這次電視辯論不僅僅推出了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還把電視辯論帶入了美國大選,此後更是成為競選的標準程序。

發展中的辯論

大選後,肯尼迪說:“不是別的,而是電視扭轉了大選的勢頭。”電視成為候選人難以繞過去的一個坎,有的人害怕,而有的人則期待著電視辯論。

4年後,也就是1964年,選戰再一次打響。不過,電視辯論沒有繼續下去,因為候選人約翰遜不願意參加電視辯論。約翰遜當時是在任總統,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他作為副總統繼承了總統的位置。

約翰遜事後可能會為自己拒絕參加電視辯論的決定沾沾自喜,他意識到自己此前在民調中占主動地位,也意識到電視辯論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所以,采取了保守的方式。



1968年的競選同樣是“膽小鬼”主宰的時代。這次競選中,尼克松重新披掛上陣,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盡管對手漢福利公開挑釁,甚至侮辱他為膽小鬼,尼克松就是裝聾作啞。最終,尼克松競選成功。

“膽小鬼”戰略繼續延續了幾年,到1976年的時候,以副總統身份繼承尼克松的福特一開始不敢和卡特論辯,最終讓他站上講臺的原因,是因為在民調中落後了卡特20多點,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當然,福特沒能實現肯尼迪一樣的大逆轉,可能是20點的差距太大了。

電視辯論作用得到了重視,候選人也不能再回避,而是刻苦訓練“壓迫式連串提問”等方法,勇敢面對。不過,辯論的本質也在發生變化。

最早的電視辯論是電視公司組織和安排的,但從1976年開始,電視辯論改由美國婦女選民聯盟操辦。經過六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婦女更多地參與到競選中來,成為影響最終結果的重要力量,所以,當婦女聯盟組織辯論的時候,候選人都不能不參加,辯論正式成為競選程序。

1988年又發生了轉變,總統選舉辯論委員會出現。這個委員會號稱公正、中立,但背後的力量基本上還是美國的兩大黨。從此,電視辯論發生了改變,兩黨在辯論規則、辯論程序方面鬥爭不休,而辯論本身,似乎不那麽重要了。

輸掉辯論,不一定輸掉競選

2004年,布什和克裏進行電視辯論,當然,這次辯論的強弱力量對比很明顯,克裏是律師出身,能言善辯,而布什,就明顯地不善言辭。

當然,他父親老布什就吃過大虧,在1992年與克林頓的電視辯論中,老布什犯了一個大忌:觀眾可以從電視畫面中看到他不時地看手表,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最終,他輸了電視辯論。

幸運的是,到小布什的時候,電視辯論已經不是那麽可怕,甚至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操控了。也就是說,誰要想用電視辯論鹹魚翻身,並不那麽容易,因為再弱的對手也可以采用一些“小動作”抹平對手的優勢。

美國大選的電視辯論是有嚴格的規矩的,從攝像機的位置、分配給候選人的講話時間等等,據稱,布什和克裏的辯論就有洋洋灑灑30頁的“規矩”。當然,當時在總統選舉辯論委員會中,共和黨占優勢,所以規則都有利於布什。

首先,如果接到提問後,應該在30秒之內回答完,這就是希望限制克裏的長篇大論,如果不停地受到喇叭提醒到時間了,相信也會給克裏帶來困擾。其次,雙方不能下講臺,不能找出觀眾對政策現身說法。這都可以有效避免克裏的“即興”發揮。第三,把講臺的高度降低,當然,原因還是布什不夠高。

即使是這樣,布什的表現還是差強人意,有人評價,“他無非是把45分鐘長的句子拉長為90分鐘,翻來覆去地說”。不過,贏得總統的,還是布什。

摘自《都市·翻閱日歷》

寥寥幾個字緣何成為雙刃劍

2008年10月,麥凱恩和奧巴馬舉行了這屆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賽後CNN特地組織了一場座談會,請來名家分析和評論兩人表現的優劣。一眾專家不約而同都指出,麥凱恩的一個明顯策略,就是在辯論中把“參議員奧巴馬並不明白”(Senator Obama does not understand)這幾個字一直掛在嘴邊,一共說了7次,用來嘲諷對手,營造對手幼嫩、無經驗的感覺。

很多人都會問,只是“does not understand”寥寥幾個字,怎能是電視辯論中的秘密武器?要解釋,就得重提當年另一位美國總統裏根的招數。

1980年,還是在野黨候選人的裏根,挑戰在任總統卡特。當進行電視辯論時,諷刺的是,卡特這位總統竟然面容繃緊,表現得心浮氣躁,甚至指責起對手來。好一個裏根,不但沒有與對手撕破臉皮,反而始終面帶笑容、神態輕松,說起話來不徐不疾,絕不與對方潑婦罵街,語氣反而像叔叔教訓最愛撒野的淘氣小朋友一樣,報以一句:“There you go again!”(你又來這一套了)

就是這樣戲謔的一句,仿佛便把兩人的身份和地位對換了,把卡特比了下去。“There you go again”這句話,一夜間全國風行。《時代》周刊的民調專家指出,辯論後出現明顯的民意轉勢:“民眾對卡特的不滿積累已久,只是對投票給裏根仍心存疑慮,但一場辯論掃除了這最後障礙。”卡特大勢遂去。

20年之後,2000年總統大選,在任副總統戈爾對挑戰者小布什。面對被形容為“德州牛仔”的對手,戈爾遂想到重施裏根的故伎。

當小布什發言時,戈爾一個又一個輕藐的眼神,連連地搖頭嘆息,可謂層出不窮。其實戈爾是務求以微妙的身體語言,影響觀眾對其對手的觀感,甚至一挫對手的信心和銳氣。即使小布什發言時,電視直播的鏡頭不是對準戈爾的臉孔,後者的輕微嘆息或訕笑聲,還是可以透過麥克風廣播出去。

當小布什說“我同意‘副總統’的意見”時,反應敏捷的戈爾立時以為機不可失,即撿了這個現成的便宜,報以一句:“我也同意‘州長’的意見”,企圖藉此提醒觀眾,副總統和州長兩者身份和地位上的差距。

但在接下來一個星期,民意調查的結果卻出現“大逆轉”,慢慢轉向小布什那一邊,令很多政治評論員和所謂口才培訓專家都跌盡眼鏡。事後的一個解釋,就是戈爾的表現太“過火”,有失風度。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367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