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艋舺觀後感
2010/03/09 17:22:29瀏覽1353|回應2|推薦8

                      
                             電影艋舺觀後感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特別熱愛到電影院看電影的人,還特別習慣窩在舒適的家中欣賞DVD,而非到擁擠的電影院在漆黑的氣氛中和陌生人共同流下不期而遇的眼淚;這是為什麼我一直以來不是很喜歡到電影院欣賞電影的原因之一。
  
  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原因;例如:互動頻繁的愛侶,特別愛在精采片段時舒展肢體的看似不好惹的大哥,還有電話接不完的年輕小夥子;這都大大降低了欣賞電影的品質!

  近來,發現幾間電影院,其實人潮就那樣多,生意就那樣子。於是,和好友相偕去看電影。

  我與好友選擇了當紅的艋舺。

  該從哪裡說起,我也不清楚。但是,整齣戲打從一開始便是濃的化不開的人情味及鮮明無比的時代記憶。

  童年時,母親經常帶著我們北上探視父親。當時的父親,年輕力壯,身體硬朗的很;跟著一位綽號叫老高的老闆,四處替人做工。

  民國70幾年,景氣好得很,父親肯做又肯學;加上老高人大器,從不虧待底下跟著他的工人,父親的收入還算不錯!父親與母親,分隔兩地,各自打拼,累積了一點不算少的錢;才能將姊姊與我這兩個小蘿蔔頭拉拔到今日。

  記憶裡,父親牽著我的小手,走在萬華夜市裡探險;邊吃邊喝,邊玩邊看;在我小小的眼睛裡;萬華是個無奇不有的大世界!

  父親的工寮在三重的堤防,那兒的堤防,高高的,灰灰的,父親帶著我黃昏的午後放大風箏;夕陽伴著我們嘻戲;然後無聲無息的落下。我的笑聲沒有停過,完完全全沉浸在父親所給予的台北的花花世界裡,我以為,這世界;就台北這麼大了!

  我們父女倆的步伐遍及榮星花園,台北植物園,中中正紀念堂,以及故宮。童年真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只等吃,只顧玩,整天數算著與父親相聚的日子。


  看完電影,心中是無限的沉重。

  電影開始之前,我曾打電話給一位知心密友,她只說;電影是不好的結局;看完之後,心裡是沉重的。

  我終於明白她的意思。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仍在適應著父親的離去而變得分外容易落淚?當Geta老大出殯的畫面出現時,趙又廷的每一個步伐,每一滴眼淚,都深深糾結著我的心。

  淚水在眼眶中不停的打轉,母親突然的來電,我只好暫時離席,走到盥洗室,接起電話;一貫的聊著;而沒有提及電影的情節。

  往往,當人們真的經歷了相同的事情,才能擁有真正的同理心去看待別人。

  年輕時,多少人都有逞兇鬥狠的經驗,年輕氣盛;有很多無法彌補的遺憾便這樣發生了。

  高中同學在類似少年之家的機構服務,我們私底下時常聊著這些孩子身後的故事。

  我們往往為孩子感到不捨及不平,而他們的家長又何嘗願意孩子受到過往成長的經歷所苦而走偏路呢?

  說到底,還是每一個人肩上的責任。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也許,很多的事情還可以挽救。


  這些孩子,多半是原住民;我沒有別的意思;因為;筆者我自己本身就是原住民。

  原住民部落裡有很多早婚的例子,我不是說早婚不好,相反的;早婚有早婚的好,晚婚也是。

  由電影裡及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不完整的家庭,往往容易產生一個行為偏差的孩子。

  但是,我們也經常可以發現:在單親家庭之下長大的孩子,份外的優秀及傑出。

  所以,每一種環境,都有其可能性。每一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

  電影中的艋舺之於原住民部落,有很多同點。例如,當廟口的組織行為不當,就會遭到整個艋舺的唾棄,讓所有人很難再去尊敬志龍及其下的人。

  原住民的部落中有很多種力量在拉扯;有宗教,有政治;還有數不清的人情世故。

  那麼,為什麼還是有社區營造做的很棒而且說的上完美的部落呢?
那是因為他們願意完完全全放下宗教政治甚至是利益的考量,轉而團結一心,力求總體的進步。

  對於部落,外界(我所指的外界,指的是部落以外的人,而不只是狹隘的指非原住民。)始終給予過多的想像。

  部落,之於我,是一群擁有著相同傳統祭儀的共同生活的現代人。

  部落,實在是一個過於華麗的詞藻。

  部落,是有山有水的;也是不斷凋零的。

  部落,是思鄉人的歇息之處,也是全球化浪潮之下的犧牲品。

  

  先前的海角七號熱,還有痞子英雄熱,都讓高屏地區相關的電影拍攝場景頓時間變的大紅大紫。卻逐漸浮現出一些新聞,例如;媒體採訪魏德聖導演說:(有人說海角七號為地方帶來觀光收益,可是也困擾了當地的民眾,因為觀光客太多,有很多垃圾,加上噪音......)

  在家收看這則新聞,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今天電影將地方文化行銷的有聲有色,大家不去感激導演,難道要說垃圾都是電影帶來的嗎?

  此時的政府,難道就不會檢討一下嗎?

  有觀光,就是有錢潮。整個觀光配套措施做出來,不就是利己又利我的結局嗎?多準備幾個應付人潮的大型垃圾桶,多預備幾處需要交通管制的地點;這些暫時的措施會很困難嗎?當地的短期就業的民眾正適合這樣的短期就業,臨時的工作雖不久,但仍能帶給就業者短期的溫飽,並無不適!

  如果民間企業想搭電影浪潮的法子都比政府迅速,那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說我們的政府?
 
  前些日子,也有新聞指艋舺此片過度消費萬華......在電視機前的我,也只能搔搔頭苦笑置之。

  電影,是藝術,也是文化。而台灣一直是缺乏美學素養的國家,我們國家的導演能讓國片在本土發光發熱,還能帶動強大的經濟效益;我們除了應該要給予莫大的鼓勵及支持之外,更需要來自政府或民間的實質的金錢來讚揚及協助導演繼續拍出精彩的傑作。

  畢竟,論藝術及文化,不是每一個台灣人都能有機會踏入兩廳院聽演奏會。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購票進入兩廳院的機會?

  是金錢嗎?是M型化嗎?

  我想都是的,也都不是。

  世界上的首都,愈繁榮;都市裡的角落;愈是充滿著流浪的人;而他們;是競爭之下的人......

  物競天擇,是道理;不是真理。

  有人深信,人性本惡,有些人則支持著人性本善。而我,相信後者,否則;我現在的生活不會是如此穩妥而舒適的。
  

  我沒有想過,這一部電影,勾起我心中那麼多的回憶及殘缺的美好......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liAna0000&aid=3838556

 回應文章

kengod0072001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看過了
2010/03/12 09:55

畢竟是小成本拍出的電影也不好說啥了

畫面中的艋舺畢竟已經是現代的場景

記的那時候那條街還沒有改建成觀光夜市

沿街一堆叫賣殺蛇的小販(現抓現殺)

所以看的時後並沒法跟小時候的記憶兜起來


圓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很好的分享
2010/03/09 18:25

這部電影有很多面的評價,我覺得不管什麼議題的電影,只要放下己見,打開心胸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會有許多的體悟。

我的想法是父母看這部電影後省思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是多麼重要,還有要關心孩子在校的交友情形,遇到霸凌要如何應對?青少年看這部電影亦可以領會走黑道加入幫派是一條不歸路,更是斷送人生美好前程的行徑。

大多數的人看完這部電影亦領會到:不論是原住民、本省、外省人都是在這台灣土地休戚與共,何苦要分你我、分族群?

我覺得您的看法與大家聚焦的黑道或是怕交壞孩子的觀點較不同,值得人好好的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