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能得救
2013/12/18 08:20:32瀏覽182|回應0|推薦0

[誰能得救]                                     路加福音十八章18~27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哩!」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這個事件在馬太、馬可福音也都有提到。而且跟十誡有關,這十誡分別是這樣,第一誡:除了耶和華以外,不可有別的上帝。第二誡:禁止拜偶像。第三誡:不可妄稱上帝的名。第四誡:遵守安息日。第五誡:孝敬父母。第六誡:不可殺人。第七誡:不可姦淫。第八誡:不可偷盜。第九誡:不可作假見證。第十誡:不可貪婪。

     綜合這三卷福音書,這經文的事件大意就是講,有一個約25~30歲很有錢的少年官,來問主耶穌,要「做甚麼」才能得永生。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這樣說,這個少年官敢這樣問主耶穌,要不他很有把握,想要從主耶穌的口中得到確認和肯定,才抬高自己的地位。不然就是,這少年官還有一些疑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什麼做沒到的地方。所以,就來請教主耶穌。

     人如何可以得永生,這是一個很好又很大的問題。主耶穌的回答,直接也解答了世上所有宗教的疑惑和盲點,就是人要如何才能進入永生。多數的宗教觀念,跟這個少年官都是一樣想法,都是典型的「功德主義」,認為可以「做」某一些善事以換取永生。主耶穌不直接回答,卻是用另一種的旁敲側擊的方式來回答少年官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主耶穌提醒這個少年官,世上沒有良善的人,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上帝才是良善的。莫非你是稱作我是神,認定我是上帝,不然你為何稱我為良善的夫子。主耶穌看這個少年官稱祂是良善的夫子,既驚奇又替他難過。因為少年很可能是看見主耶穌做了很多的善事,行醫救人,又有很好的教導,所以才稱主耶穌是良善的夫子,認為主耶穌配得這個稱號。只是主耶穌說,沒有一個人是良善的,也就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稱為良善,除了上帝以外。這直接已經告訴少年官,已經給他明確的答案。其實沒有一個人,能在上帝面前有資格靠善行來得到永生。羅馬書三10~12「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23節又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

    所以,主耶穌早已回答少年官的問題。不過主耶穌還是很有耐心,站在少年官的立場,既然你說:要「做什麼」,我就跟你說。就是要遵守誡命,也就是遵守十誡中的誡命 --「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為何主耶穌僅提到十誡命的後五條誡命呢?因為主耶穌認為前四條是有關人敬拜神,以及守安息日,這根本不用提,是人人皆知,人人皆遵守的。如果這前四誡命守不住,就不必談其它的六誡命了。只有守得住前四誡命,人才可能完全實踐後六個道德誡命。

     這個少年官很自豪的回答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主耶穌看著他,就憐愛他。因為能守住這些誡命,已經不簡單,這可以稱為傑出少年英雄,被選為年度十大傑出英雄人物,當之無愧。主耶穌耶穌繼續用第十條誡命,「不要貪愛錢財」來考驗少年官。結果,少年官愛錢財過於愛窮人,他守不住第十誡。因為第十誡命是說:不要貪愛錢財。可見他守誡命,是看這誡命與他的錢財無牴觸,他就守。許多人也是看跟我家族傳統無衝突,或者跟他的生活無牴觸,我就願意信基督教。顯然少年官守誡命,是有條件守的。主耶穌不僅考驗他的第十誡命,還考驗這少年官要跟隨主。其實,這是主耶穌認定少年官連第一條誡命都守不住。主耶穌要少年官要跟隨祂,就是要少年官將上帝放在第一位,這正是第一誡命的真正精神。結果這條誡命少年官還是失敗了,他做不到。少年官將錢財當作他的上帝,只要有財富,就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過他要過的生活,有無上帝並不重要。這也是我常常講的,許多人不要上帝來管我的生活,自己要當家做主。

     所以,主耶穌講:「依靠錢財的人難以進天國」。他用誇飾法,將當時最大的動物-駱駝,和最小的東西-針眼孔,來做很強烈極端的比喻。這是一個重要的警告,尤其在今天豐裕的環境中,「有錢」是很自然的現況。在這種情況下,人是很容易被「財富」所吸引,而漸漸遠離上帝。在門徒和猶太人的傳統的觀念中,認為財富是上帝的恩賜,有財富也讓人比一般民眾容易守律法、獻祭。當時的人把財富當成是上帝的賜福,耶穌卻說財富將阻止人進天國時,所以門徒的訝異是可以理解的。門徒看不懂住耶穌的比喻,看不出人心會被錢財蒙蔽,竟希奇應:「如果連富人都難以得救,那誰有資格得救呢?」最後,主耶穌在此把得救的可能交回到上帝手裡,也點出福音的真諦。主耶穌講:「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這是信心的問題,靠上帝就可以超越了人的慾望,就能體會主耶穌講的意思。

     馬偕,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加拿大宣教士。140年前,他放棄優渥的醫生工作,遠渡重洋來台灣,立志要當宣教士。不過,當年他提出要離鄉赴異地宣教申請時,不被教會鼓勵,甚至還引來批評,說他「痴人說夢話」、「做事魯莽衝動」等耳語。但他仍立志要來台灣宣教,在人不能,在上帝都為可能。他來到民間信仰、佛道宗教盛行的台灣社會,馬偕所到之處被群眾丟石頭、潑糞、辱罵。甚至很多人圍著馬偕,瞪著眼睛看,大聲嚷叫著:「番仔教,番仔教,把他殺了再說,宰了他再談……」,結果今天馬偕醫院仍在為台灣人救命救人靈魂。

     很可能是有人是錢財阻礙,無法進天國。也可能是擺不下的面子,或是頑固的心,無法度進天國。或者因為自己思維不願改變,以致無法進天國。若能調整你人生價值的順序,肯捨棄來求天國的價值,就可以得救。多年來台灣基督徒佔人口比例只有5%,很多原因是基督徒只願意享受自己信仰,卻是忽略對下一代的信仰傳承,甚至阻礙自己的孩子來教會,實在可惜。耶穌說:你們要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rgah0926&aid=998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