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3 16:21:44瀏覽983|回應0|推薦2 | |
書名:哭泣的樹(The Crying Tree) 作者:娜欣‧拉克哈(Naseem Rakha) 出版:三采文化 (感謝提供試讀機會──【哭泣的樹】博客來嗜讀本活動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9303075.html) 【內容簡介】 這個秘密,說出口也沒什麼,最後卻讓這個家分崩離析…… 奈特與艾琳,與他們的兩個孩子布麗絲與薛普,原本過著平靜而滿足的生活,卻在某天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奈特宣布他接受了奧勒岡小鎮的副警長一職。艾琳與丈夫爭辯,她不願舉家搬離這個他們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的伊利諾小鎮;搬家的決定始終困擾著她。抵不過奈特的堅持,這家人搬進了奧勒岡州的高地沙漠,但悲劇也尾隨而至:十五歲的薛普在家中遭毆打並槍擊致死。面對這難以理解的意外,奈特、艾琳與年幼的布麗絲,各自以他們的方式處理心中巨大的傷痛…… 艾琳日復一日等待著凶手伏法,直到她所期待的正義遙遙無期,巨大的失落與疏離壓得她幾乎想了卻餘生之際,她決定寫信給殺子凶手。而這個意外之舉,最後卻成了支撐她活下去、並學會原諒的力量。 直到死刑執行令送達家門的那天,這場近二十年前的悲劇仍無法劃下句點——艾琳與殺子凶手的祕密情誼終於曝光,勃然大怒的奈特為了阻止妻子對凶手的同情,不得不揭開當年悲劇背後所有難以啟齒的祕密。 【試讀心得】 一個母親願意原諒殺害自己寶貝兒子的兇手? 以往在新聞上看到這樣的故事我始終無法理解,我知道家屬唯有將對兇手的仇恨放下才能徹底從這樣的不幸中解脫,我卻無法想像家屬該如何說服自己放下?這當中又須經過多少年的痛苦掙扎?要如何鼓起勇氣對兇手開口說原諒?要如何面對其他仍在憤恨中家屬的質疑與不諒解?又要如何面對橫跨在”寬恕加害者”與”背叛受害者”之間的那個等號?將加害者處死後是否真能讓被害者家屬得到內心的正義與平靜?而寬恕了之後人生真的就能重回軌道嗎?然而所有會令我懷著痛苦絞盡腦汁想像的問題解答我都在《哭泣的樹》裡看到了。 母親艾琳失去兒子薛普後經歷了不敢置信、悲痛、憤怒的情緒激盪,原本恪守教規的她更認為上帝會主持正義來幫自己的子民復仇;做了搬家決定的父親奈特不但為害死兒子自責,更要面對妻子的怨懟;女兒布麗絲一面要承擔失去哥哥的衝擊,一面還要被迫提前長大來適應父母各自沉浸在悲傷中無暇照顧她的空虛與寂寞。時間無法撫平他們的悲傷,旁人的安慰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為他們在心中吶喊著”沒有真的失去過就不會知道那傷口痛得有多真實”。 然而深度仇恨之後的疲累令人凋零,艾琳在心中總細數著若薛普還活著的話已經多少歲了?想像若他還活著的話會有何等美妙燦爛的人生?母親對兒子的愛與美好想像讓我一次次為她心碎,然而她卻又一次次遭遇到人一生絕不想經歷的”絕對不”,如同她在愛子墳旁看見的那棵總像帶淚的哭泣樹。 《哭泣的樹》中不僅深入剖析了被害家屬的心路歷程,更細心描繪行刑執法者的無奈與恐懼,以及政客的利益至上與漠不關心。而對於監獄高牆外的平凡人來說,那道牆似乎隔絕了邊緣人與平凡人的兩個世界,不管牆內的悲慘是無辜、是活該都與我無關,久了就可以視若無睹、久了就可以忽視這道牆代表的意義,彷彿加害者的殘酷不曾存在、彷彿受害者與家屬的痛苦不曾發生,因為那在離我們很遠很遠的地方,有時就連在我們身旁的家人都不見得能真正了解、真正關心了,更何況是處在我們看不見地方的人們呢!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人們的心,該放任麻痺至此嗎? 我很喜歡《哭泣的樹》這本書,故事真實而深入,有帶領我的情緒上山下海的能力——還記得當秘密揭露時,我震驚到將書丟至一旁,洪水般的深沈悲哀忽然湧上心頭,讓我顫抖的手沒有勇氣再將書頁翻開,不忍想像這令人喘不過氣的悲劇性究竟還要如何考驗著人的意志?隔天冷靜後再翻開書,一直到最末頁我更有多次熱淚盈眶,得闔上書頁讓自己平靜下來、眼前不再一片模糊之後才能繼續閱讀。 《哭泣的樹》也有教導我愛與寬恕的力量——最先我彷彿看到了人世間最極致的悲哀與最考驗人性的不得已與悲傷,然而整個故事就像是以心為種子、以悲傷為土壤、以淚水為水分,就這麼灌溉出一棵有著欲落地卻倔強地苦撐在枝椏上的淚珠果實的哭泣樹,然而當果實成熟至終於墜地時,卻在大地上開出一朵朵愛的花蕊,讓世界充滿了希望,即使我們知道或許就在不遠處這世上仍有著不完美,卻因這盛開的堅毅讓人們有力量繼續去愛、繼續前進。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