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5 00:42:24瀏覽3977|回應0|推薦1 | |
手寫信從挑選信封信紙、字字琢磨書寫、反覆查閱、到貼上郵票寄出,乘載著寄件者的心意與人生飄遊到遠則千里、近則數里的收件者手中,《往復書簡》正是如此藉魚雁往返交織出三篇懸疑的人生故事〈十年後的畢業文集〉、〈二十年後的作業〉、〈十五年後的補習〉 ,從單純的手寫通信延伸出可疑的回憶,再從不同視野拼湊事件點滴,幾經反轉未到最後無法了解真相。而正因信件一旦寄出便是無法預期的漫長等待,無法即時的特性也讓提筆回信的手更加慎重,更激發收寄雙方揭露實情的渴求與放手一搏的絕對真心,讓人讚嘆僅是幾張紙片交疊,竟能讓掌心的重量如此沉甸甸,這起伏使故事充滿張力,更凸顯手寫信在感官與情感上的魔力。
角色: 女__谷口杏實(阿杏、小實)、高倉悅子(小悅)、靜香(小靜、副社長)、千秋 男__浩一 (社長)、文哉 、良太 高中時曾一同在廣電社製作月姬傳說廣播劇的七個同學因一場婚禮又再次相逢,本應是話當年的美好時刻,卻因為唯一缺席的千秋而引發種種揣測,原來高中時最貌美的千秋五年前回老家卻發生意外破相,從此下落不明,甚至有傳言她已精神受創自殺身亡。 一封屬名高倉悅子寄給谷口杏實的信件,因為信中語氣不符寄件者而讓人懷疑究竟是誰冒名寄送? 一通有著當年廣播劇分手台詞的電話留言,讓人懷疑是否由廣播劇中剪輯而出?又是誰如此大費周章一手策畫這場分手? 種種疑點在她們的書信往來間糾結又澄清,究竟孰言為真、孰言為假?當年歡樂的同窗情誼究竟暗藏多少怨懟猜疑?---------------- 〈十年後的畢業文集〉以書信往來的方式呈現故事,寫信與收信者皆為女性。一開始我在讀信時總覺得看著內容有些不自在,因為同一封信裡客套與坦率的口氣不斷在變化著,總讓我在感受寫信者客套語氣的下一刻又被她突如其來的坦率嚇到,一開始猜測這衝突感是不是因為台日民情差異造成的?又或是為了推理情節不得不伺機加入?但我後來才漸漸進入狀況了解作者的用意,發現正因角色之間是多年不曾深談的好友,在與對方對話時總不免遲疑究竟該展現自己已身為成人的禮儀?又或者該維持青少年間因深厚友誼而獨有的坦率直白?當然,也因角色間都想從對方口中套出訊息,應對間總不免有進退攻守的心機。而且當她們成年後再去回憶當年的深厚情誼,才發現當年的相處其實並非如此單純,一言一句逐漸勾起曾有的青春情懷,不論是為了融入群體所做的裝傻或犧牲,或是對彼此的忌妒、怨懟、心機與猜疑,僅僅只是想知道如何融入大家的笑聲中都如此困擾,表面上看來相處融洽,心裡卻暗潮洶湧。作者對青春期少女心理的描述便是如此深切,有的人心思細膩、謹言慎行,有的是大剌剌、直來直往,有的則是表面自信卻心裡自卑,讓人讀來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那些年,然而在那個自我探索強烈的時期,或許連當事人都難以理解自己的心吧!正因如此,角色間才會一談起當年便有這麼多的情緒仍在,說心機太沉重,說懵懂又太輕看了。 難以釋懷的情緒也融入了書信當中,讓人不禁跟著主角們過去的、現在的、或是過去與現在交融的情緒起伏著,看得我心驚膽跳,如履薄冰地害怕著這或濃烈或淡薄的情誼會在瞬間碎裂。而信末總有疑問待解答,對真相好奇引起的緊繃情緒讓人停不下翻頁的手。 另外,事件的過程與結論在未明前,在每個人心中發酵成各種假設,而當假設看似合理又散播出去後,竟讓大家誤以為事實必當如同揣測的那樣,而讓假設竟成了事實。於是若非開個澄清大會讓大家當面對質,恐怕各自都將抱著這扭曲的真實而自以為是。雖然這世間總有許多真假虛實,但這故事或許也意在警惕吧! 〈二十年後的作業〉 回到家鄉當了八年高中老師的大場敦史,二十年來始終與小學時的竹澤真智子老師保持聯絡,然而在祝賀老師任教三十八年退休後,有天收到老師來信委託他調查在教導大場之前曾任教小學的六名學生現況如何。在大場一一聯絡前往拜會之際,發現當年師丈溺斃意外發生時六人皆在場,並且每人的說詞皆與事故的官方記錄有所出入,甚至漸漸發現自己似乎也與事件有關,而老師指定委託他是另有原因.............. 與前一篇比較起來這篇讀來更加過癮,不僅架構更複雜嚴謹、角色更細膩感人、對話更自然流暢,一層層挖掘出的真相也更有快感。然而我最喜歡每個角色流露出的良善,有過程、有結論、也有省思,從六個學生、老師、大場的人生以及與意外的關連延伸出許多與師生、親子、愛情、人性、人生有關的話題,巧妙的結合讓人不會感到八股,而會為了釐清故事而帶動省思,82頁的篇幅能夠容納那麼多思維實在太令人佩服了,尤其推薦當老師、或是進一步理解體諒老師角色的朋友閱讀。至於大場究竟跟這件意外有什麼關係?我只能說結局出乎意料之外,大反轉了兩次,讓我在覺得作者實在太狠之後,又不得不佩服老師對這個角色的用心良苦。這篇的結尾我想送上故事中我挺喜歡的一句話,不僅是對教育者、對家長在教育上的提醒,也獻給每一個曾經覺得自己長大後絕不會跟大人一樣的人: 小孩其實更在乎其他小朋友的反應。自己小時候分明非常介意,為什麼長大就忘記了,還能不負責任地對學生說管自己就好,不要管別人那麼多呢? P.129 〈十五年後的補習〉 永田純一與谷口萬里子這對從中學就開始交往至今十五年的情侶,在純一申請到國外擔任兩年國際志工後開始通信,往返各需二十天的手寫信儘管讓依依不捨的兩人飽受相思之苦,但 卻正是讓彼此確認心意的絕佳時間和距離。 然而在信中他們卻逐漸聊起十五年前就約定好絕口不提的一樁意外。當年班上有兩名同學和純一自小要好,兩人卻因爭執而演變成霸凌,有天受暴者康孝將萬里子和施暴者一樹反鎖在倉庫內並放火,一樹死了,康孝也在事後跳樓自殺,而萬里子被純一救出後雖身體無恙卻失去火災發生時的記憶。 隨著信件往返,當年火災的真相逐漸拼湊完整,卻與這十五年來萬里子被告知的經過大相逕庭,火災與兩樁命案的真兇究竟是誰?又為何要下此毒手呢?------------------ 〈十五年後的補習〉 兩名戀人間的魚雁往返儘管平淡卻十分真摯,於是反倒讓人讀來有如蜜一樣的甜,即使裡面參雜了純一在異國艱困的志工生活,以及萬里子在日本的生活點滴,但卻都是讓兩人更了解對方、解開許多小誤會的契機,時空的距離更讓人體會等待的美感並激起珍惜與感恩的心,即使聊到當年火災的掙扎與矛盾,也都能感受到兩人對彼此的體諒愛護、希望能成為可以讓對方依靠的人的心意,但也正因如此,最後一波波的真相反轉才能讓人如此吃驚,讓我依舊在埋怨被作者耍弄的同時又不禁感到佩服,讓角色間因參與時序的不同而對事件有不同的認知,但又更加凸顯兩人的情意。 此篇談到家暴、談到霸凌,一句"錯誤的事由第三者糾正並非正義(p.185) "讓我印象深刻,現代社會不僅因為風氣改變而有了更多不公不義的事,媒體的興盛更讓這些不公義有了被揭露的機會,然而不管司法與輿論是否介入,被害人是否得到真正的正義只有當事人雙方能夠論斷,因為許多外在的因素也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以及願意表露真心的程度,我想這句話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嗯,沒事。 不可以用這句話把那麼多痛苦的事一筆勾消。乘以0就是這樣吧。(p.207) 上面這段話在書中雖然只是與愧疚、罪惡感和不想讓心愛的人擔心自己的一個相關概念,與當事人情緒相關卻與事件沒有太大關聯,但我總是有些掛念,總覺得人生有太多的愧疚牽掛著,有時候會想藉由事不關己的偽裝讓自己脫離苦思的深淵,多希望能將這些不論是因真的犯錯或是自己多慮造成的罪惡感乘以零,或許就能徹底一筆勾銷、讓自己從新出發、擁有新的人生,若能這樣該有多好啊! 讀過一些《往復書簡》的評論,有的說湊佳苗這次是老酒裝新瓶,有的說是創新之舉,不管如何,雖然她的書我讀得不多,但我讀完此書時可是大呼過癮,在此誠心推薦! 底下有三篇各自深入的劇情透露,請酌情閱讀吧! 〈十年後的畢業文集〉 這篇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這讓人有些冏的結局,發信者竟然是身體健康無恙但卻想知道大家心裡如何想自己的千秋,為了這樣的理由冒名寫信耍弄老同學實在有些誇張,但若是不計較結尾的話,整體來說這篇還是很值得一看。 〈二十年後的作業〉 竹澤真智子老師當年為了瞭解同學、讓同學體認家庭的重要而在父親節給同學出了描寫父親的作文題目,雖然有說明描寫母親和奶奶也可以,然而對於母子相依為命而母親又在賓館工作的古岡辰彌來說這題目卻是讓他極為痛苦,於是同學藤井利惠一句無心的問候竟讓他反擊說利惠的父親失業酗酒又家暴,兩人的爭吵又演變為班上同學的男女大戰。
從頭看到尾本來以為老師請大場調查最終是懷有憤恨的意圖,沒想到自始至終她都只是擔心六位同學能否走出陰影、過著美好的人生。甚至就連學生也是,儘管中間可能難以諒解,長大後卻也找到自己的出路、或是能諒解當年老師的心情。 河合真穗沒看到事故現場但始終記得那天師丈準備的美味餐點,儘管結果是學生獲救比較不會讓老師受到輿論批判,然而旁人為此"慶幸"的話語讓她為老師難過,畢竟對老師來說失去丈夫的心該有多痛苦。--旁人不論是善意或惡意的言語,對當事人都可能造成傷害, 津田武之原本因家貧而總逞強無法接受旁人的好意,然而那天師丈的溫暖與蛋捲的美味讓他從此打開心防,長大後更擔任義工為與他小時同樣貧困的孩子們貢獻心力。--偉大的老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可能因小小的善意而改變學生的一生。 根元沙織當年目睹事發現場,看到老師將在水中緊抓師丈不放的同學拉開後任其漂開,只將師丈帶上岸並施以人工呼吸,她此後便對所有老師與人性無法信任。然而成為人妻後,她卻能理解老師當時的判斷,畢竟人與人之間發生意外時會如何根本不可得知,也可能因反應不及而僵在現場無法有任何作為,不如屏除不信任並掌握當下的幸福,加上雖說人們對師道有所期待,然而以現實來說,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更像是短短幾年的人生插曲,要在學生和最重要的家人之間做選擇更是考驗人性,若設身處地想像,不同立場之間的是非對錯更是難以判斷,於是這段讀來特別令人感慨。
古岡辰彌和藤井利惠兩個當年吵架的當事人總自責是師丈溺斃的罪魁禍首,不像前面四位都已走出過去,多年來維繫聯絡就像是握著免死金牌一般。藤井利惠提到的免死金牌我讀了好幾遍那段敘述卻無法理解,猜測可能是指:當自己覺得是罪魁禍首時,有另一人也跳出來承擔責任說其實是他的錯,此時會感覺自己的過錯少了一些,也才有繼續人生、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所以不管兩人感情如何,也始終無法分開,因為對方都像是減輕自己罪過的免死金牌一樣。不知道這解讀正不正確呢? 結尾也終於帶出大場和這件意外的關係,連他前面一直沒出現的女朋友也出來了。整體來說這篇對人性的描寫非常多面而深入,故事裡提到的很多狀況似乎都沒有所謂的正確解答,而這就是人性與人生的玄妙之處啊! 〈十五年後的補習〉 原來當年一樹是因和萬里子一起被關在倉庫裡卻對她意圖不軌而被她失手打死的,而康孝則是被知情的純一為了保護萬里子而逼死的,這麼多年來純一都在保護萬里子不想起她自己是殺人兇手而陪在她身邊。而純一到國外擔任志工的主因之一正是與犯罪時效有關,本來在她記憶未完全回復之前他騙萬里子說一樹是他殺的,國外則是為了躲避時效,但其實對留在日本的萬里子來說十五年的時效剛好失效,對純一卻因在國外的時間不算入時效中而尚未失效,他似乎是想為兩人犯的錯扛下所有罪責。結尾給讀者留下許多想像空間,房東太太帶來的人究竟只是普通訪客?還是前來逮捕他的警察呢?究竟該感嘆這愛太偉大?還是太愚昧呢?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