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14 23:20:06瀏覽3003|回應0|推薦13 | |
今天有個藍天白雲的好天氣,決定要走訪基隆市的「和平島」,就在基隆市區海邊的一個小島。
↓我們開車走【國1】直到高速公路終點(0K處),走一小段市區道路,約10分鐘來到「和平島」,一進「和平島」就有收費停車場。
↓停車場旁有一「和平島」的地圖介紹。
↓紅色圈圈是我們今天會造訪的景點。
↓停車場就在「和平橋」旁邊,「和平橋」是連接基隆與「和平島」的兩座橋之一(另一座為「社寮橋」)。我們停好車,從「和平橋」走回基隆這一端。
↓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網路上很火紅的「正濱漁港色彩屋」。官方正式名稱為「正濱漁港色彩屋」,不過許多民眾習慣稱它「正濱漁港彩色屋」。不論名稱為何,都是著眼於它色彩繽紛的牆面,景觀完全不輸義大利的「威尼斯彩色島」。
↓遠方可以看見「協和發電廠」的三根高聳煙囪。「正濱漁港」於西元1934年由日本人創建,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大港,也是台灣北部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過去這裡還曾經是基隆的海上龍舟賽場地。
↓這裡的海水是不可思議的翡翠綠,也沒有漁港的髒臭,非常令人驚豔!
↓這裡有座觀景平台,可以欣賞對面色彩繽紛的彩色屋。
↓今天的天氣正好,藍天、白雲、綠水將「正濱漁港色彩屋」點綴成令人難以置信的瑰麗圖案,難怪這裡始終是網紅必拍的景點,非常值得多待一些時間。
↓我們在「正濱漁港色彩屋」駐足了一會兒,便轉往就在對面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
↓這裡在日據時期原為煤礦裝運碼頭,負責將金瓜石的金礦及其他礦物匯集後再運送到日本。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1966年租給美商「阿根納造船廠」,做為遊艇及帆船造船之用,1987年停業,其建物局部留存至今。
↓此地因裸露的鋼筋水泥很有現代頹廢風格,而成為遊客拍照留念的著名景點,還曾吸引好萊塢明星來此拍攝廣告取景。
↓眼前的三座RC構造物造船廠遺跡,有濃濃的藝術特徵,而成為特殊的歷史景觀。
↓繼續往前,來到「原住民廣場」。
↓我們從「正濱漁港色彩屋」過來,往左可到「海濱部落聚會所」;往前則分別可到「原住民文化館」、「五分車隧道遺址」及「觀海平台」。
↓地圖標示出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幾個景點。
↓廣場應該是原住民用來聚會的場所,目前設置了一個射箭場。
↓前方來到「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這是一棟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會館,於2005年正式落成啟用。
↓「原住民文化會館」每天09:00~17:00開放參觀,周一休館。
↓一進到館內,就感受到充滿原住民氣息的空間,一樓有一個表演舞台。
↓還有各個原住民族的介紹及各族圖騰的展示。
↓台灣原住民族是這塊土地原來的主人。四百多年來,台灣原住民族被外來政權陸續稱為「番」、「高砂」、「山胞」等。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994年8月1日正名為「原住民」,並納入憲法中,8月1日也在事後被訂為「原住民族日」。
↓會館的二樓,目前外包為原住民風味餐廳,店名就地取材,名為「阿根納」,我們中午就在這裡用餐。
↓吃飽飯,在餐廳老闆的強力推薦下,我們來到會館的五樓,與會館直接相連的一條通道,可以通到觀景平台。
↓這簡直是個秘境,就走在後山的森林中。
↓有木板橋,也有木棧道。
↓爬上木棧道,來到「九族廣場」,這裡有住民人數最多的九個台灣原住民族的圖騰巨木,巨木上也有九族的個別介紹。
↓在「九族廣場」旁,看到一間原住民傳統的住屋「石板屋」。
↓「石板屋」是以岩片所搭建而成的,是泰雅族、布農族及排灣族的居室型態之一。
↓不遠處便是「觀景平台」。
↓從「觀景平台」可以欣賞無垠的海景。今天的藍天白雲,更襯托出海水的湛藍。
↓走上旁邊的小涼亭。
↓從涼亭往右看,遠處突出的岬角,應該分別是「望幽谷」及「鼻頭角」。
↓往左看,則是連結基隆與「和平島」的第二座橋「社寮橋」,遠處的離島是「基隆嶼」。
↓「觀景平台」這裡有一個表演廣場,兩旁有座位區,想必是特別節日的表演場所。
↓來此的遊客不多,凱文夫妻兩人獨享這裡的幽靜時空。
↓我們爬木棧道而上,走石階道而下。
↓往前來到了一座「原住民圖騰吊橋」,這是一座「尼龍鋼絲吊繩橋」,橋墩有泰雅族的傳統服飾圖樣。
↓前方又有一間「石板屋」,與前一間不同的是這間有門,顯然有人居住其中。旁邊有「瞭望台」,不過四周樹木高大,視野受限,完全無景可望。
↓這座「瞭望台」位於「文化會館」及「海濱國宅」兩端之間,有守望相助、守護家園的意義。
↓走另一石階步道往下,就可以看到左前方的「海濱國宅」。
↓「海濱國宅」旁,是「海濱部落聚會所」,這裡是真的有原住民居住的喔!
↓回到「原住民文化會館」,三樓及四樓是原住民的文物故事館。這一帶原名「八尺門」,1960年間有一群花東海岸地區的阿美族人,另有少數的布農族人和漢人陸續遷徙至此,從事近海或遠洋漁撈的工作,並形成一個聚落,約有100餘戶的住民,600餘人左右。1990年間,聚落發生大火,而後改建成為剛剛見到的「海濱國宅」。這裡有作家關曉榮應會館之邀,將過去在「八尺門」所拍攝之原住民生活影像無償提供展出,並做永久性保存。
↓既然是「原住民文化會館」,少不了原住民的傳統介紹。這裡陳列了一艘達悟族的漁舟「拚板舟」,這是不同的木板拼組而成的,並配上椰棕製的風帆。會館裡還有原住民的傳統服飾展示,也提供遊客自由借穿拍照。
↓桌椅上有原住民族的傳統民俗彩繪圖案。
↓「八尺門」這裡最大宗的原住民是阿美族,因此有阿美族的特別介紹,包含:阿美族母系社會的社會階級、阿美族的豐年祭等的宗教及祭儀、阿美族的食衣住行及禁忌等生活方式。
↓原來數百年前的「雞籠社」也有原住民,17世紀時,就有「凱達格蘭族」人住在「和平島」海邊。
↓我們離開「原住民文化會館」,繼續往裡面走,來到「五分車隧道」。
↓基隆早年煤礦業盛行,1970年代後,煤礦業逐漸沒落,礦坑及相關設施逐漸廢棄。和平島「五分車隧道」遺址原為1936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所經營的礦業鐵道。從「八尺門」沿八斗子、深澳一路延伸到今日的水湳洞,用以運送從金瓜石開採的金銅礦砂到「八尺門碼頭」後運往日本。1967年台鐵「深澳鐵路」全線通車後,原有輕鐵道廢除停用,為基隆僅存的五分車鐵道遺跡。
↓因國際標準鐵軌軌距為143.5公分,而本舊址火車的軌距只有約一半的76.2公分,而被稱為「五分車」;另有一說是早期台鐵火車時速約為70~80公里,本舊址火車時速僅約一半的35~40公里,故稱「五分車」。「五分車隧道」遺址並不長,卻見證東北角的礦業歷史,目前終點處已被違建擋住一半的出口。
↓我們回到「和平橋」的另一頭,從另一角度欣賞「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及「和平橋」、「社寮橋」的風光。台灣的漁港竟能有如此碧綠乾淨的海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讚許。
※※※
【正濱漁港色彩屋】:官網
【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官網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官網
<開放時間>:09:00~17:00開放參觀,周一休館。
票價:免費參觀。
<交通>:
< 自行開車>:直接導航「正濱漁港色彩屋」,旁有收費停車場。
< 搭乘大眾運輸>:
公車:搭乘【基隆市公車】,許多班次皆可達「和平橋頭(原民會館)」站下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