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屠家子的野望(8)
2018/06/09 05:27:02瀏覽4994|回應0|推薦5

奔走者聯盟

    我們現在很容易用「失敗者」的形象來描繪袁紹,說他外寬內忌、優柔寡斷,卻忽略他年輕時英雄俠義的一面。

    容我再引用拙著《橫走波瀾劉備傳》中部分片段:「袁紹,字本初,豫州汝南人,東漢帝國末年最閃耀的一顆政治明星。他的父親袁逢官至司空、叔父袁隗官至太傅,祖父袁湯官至太尉,曾伯祖父袁敞官至司空,高祖父袁安官至司徒,換言之,從東漢章帝到獻帝之間約一百二十年,帝國最高的三個職位太尉、司徒、司空,外加一個尊榮更高的上公太傅之位,都有袁家人的身影。」

    袁紹為袁逢次子,他的上頭有個哥哥袁基,下頭有弟弟袁術,差就差在他是庶出。在他出生之前,伯父袁成過世而沒有子嗣,剛出生的袁紹就被過繼到伯父名下,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生父袁逢與叔父袁隗仍相當疼愛他。

    袁紹十來歲便入宮為郎官,二十來歲外放擔任濮陽縣令(我們記得董卓他爸生涯最高職位是縣尉,世族政治便是如此,對某些人來說一輩子都爭取不到的職位,對另外一群人來說只是職涯的起步而已),在縣令任上名義上的母親(也就是袁成的妻子)過世,袁紹於是辭官服喪,服完之後索性再為從未謀面的名義上的老爸袁成再服三年喪,換言之袁紹失業整整六年,主要工作就是哀悼養父母,非常有當代名士風範。

    三十歲左右的袁紹回到洛陽,那時正值第二次黨錮之禍,洛陽士大夫圈籠罩在恐怖氛圍中,每天都聽說哪位士人被捉進宦官主持的北寺獄受苦刑、哪位又被流放千里或是被禁錮家鄉。袁紹不去當官也不找其他工作,他躲在家裡,整天和海內外名人開趴,看起來像是個紈絝阿宅,實則秘密組織著愛與勇氣的「奔走者聯盟」。

    這個聯盟是袁紹組織的,但關鍵人物應該是是「奔走隊長」何顒。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洛陽太學的傑出校友,也是個暴力殺人犯,他的好友臨死前向他哭訴父仇未報,何顒便跑去將仇人給殺了,割下人頭祭奠於好友墳前。當這種俠客型的人物面對政治迫害時,自然與其他乖乖名士有不同的反應。

    史載,當時何顒名列黨人通緝名單,易名逃到汝南,但他仍不安份,多與當地豪傑結交;話說汝南是袁氏老家,袁紹大約透過某些管道聽聞何顒的行跡,便暗自與他通信聯絡,「奔走者聯盟」於此生焉;聯盟成員除了袁、何二人外,還有張孟卓(張邈、後來與曹操上演兗州恩仇錄那位)、吳子卿(可能與何進的部曲吳匡有關,詳後述)、許子遠(許攸,興風作亂者,後為官渡之戰之關鍵)、伍德瑜(伍孚或伍瓊或兩個名字是同一人)等四人,他們不入朝為官,不應公府徵辟,專門為受難黨人奔走;若黨人經濟困難,便給予經濟協助,若有逃亡者,則為其設計掩護,安排藏身所在。在奔走者聯盟的努力下,相當多的受難士人獲得保全。

    我們要了解,庇護黨人並不是什麼富家公子牌桌上的遊戲,黨人被安上的是「組織、策劃、實施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有時庇護黨人的刑責還高於黨人本身;因此奔走者聯盟乃是冒著相當大的風險,除了理想與熱血,我們很難想像其他促成這個聯盟的動力。

    我們可以理解為何看似紈絝的袁紹享有那麼高的名聲,為何他起事之初有那麼多人願意支持,這絕對不只因為他「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而已,在亂世中,想要別人將身家性命押在你身上,你得先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出來。

    附帶一提,袁術看那個「吾家奴」袁紹搞奔走者聯盟搞得風風火火,於是也弄了個類似的「俠氣聯盟」想搶些票房,但不知為何,何顒幾次化名潛入洛陽,都只找袁紹商議,從來不找袁術,袁術因此超火大,曾當眾批判何顒「兇德」,改天一定要宰了他。

    黨錮禁令在靈帝光和二年、西元179年之後已稍有緩解,至少黨人的旁系親屬不再受連累,因此袁紹搞奔走者聯盟也不大低調,他家門口的街路每天都因賓客太多而塞車,宮中宦官們對此相當忌憚,趙忠便說:「袁本初坐抬聲望,好養死士,不知這小子耍什麼花樣!」

    叔叔袁隗聽到這話,嚇得半死,回頭便勸袁紹節制,剛開始可能還好言好語,但袁紹屢勸不改,後來唸得煩了,叔叔不禁說了重話:「你要害慘我們家囉(汝且破我家)!」

    袁隗已經是第二次出現在我們的故事中,到目前為止,他還是個歷史面目模糊的人物。我的感覺是,袁隗就是個政界的搖擺人,凡事求維持現狀,惟一掛念便是家族的榮華與興旺,當宦官掌權時,他與中常侍袁赦連宗,對姪子所為至為緊張;黨禁解除後,他回到士大夫陣營,又與楊賜、何進連手援救被宦官誣陷的王允;說好聽點就是平衡感良好,說難聽點就是伊索寓言中的蝙蝠,這點我們稍後還會看到。

    士大夫們捱了十多年,總算撥開雲霧見月明。184年,黨禁解除,大量士人重回朝堂,該是「奔走者聯盟」轉型成「復仇者聯盟」的時候了。(26)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1234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