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涼州三明的年代(7)
2018/01/20 12:31:24瀏覽2603|回應0|推薦5

               

               第二,任何一個想對宦官動手的人,都該知道宦官真正的可怕的地方。他們離皇帝太近了,平日宦官在皇帝跟前煽風點火,你士大夫還有機會辯論,但只要皇帝一退回省中,便完全處於宦官的控制之下,尤其夜晚,黃門一閉,任你三公、將軍都無法掌握宮內的狀況,原本定好的詔書於是一夜翻盤。

這邊稍微說明一下,在漢朝皇宮中,皇帝居住的區域稱為「禁中」,西漢元帝時,皇后王政君的父親叫王禁,為避諱便將這區域改稱「省中」,有時候又稱「禁省」、「省內」,都是同個意思。現在我們無法確定所謂的「省中」究竟包括洛陽皇宮中的哪些區域,一來是因為我們對於洛陽皇宮的平面配置仍不清楚,二來也是因為皇帝對於想要住在哪間宮殿有自主權,因此不同皇帝、甚至同一個皇帝的不同時間,可能會畫出不同的省中區域。

省中的對外門戶便是所謂的「黃門」,必須有特別的授權才能進入。而「宦者」、「中官」、「內官」大概都可以理解為同義詞,指的是那些專門伺候皇帝、常居省中的官員。西漢時,「宦者」與「閹人」並非等號,直到東漢,宦者才全用閹人;東漢早期時,有小雞雞的侍中也常住省內,擔任皇帝的貼身顧問,但後來有侍中在禁區動刀動槍,造成維安問題,侍中們便被趕了出去,只能有事時入奏省中,到了東漢末年,省中已是宦官們獨佔的地盤。

第三,禁軍素質低落。依東漢禁軍體制,北軍五營負責防衛洛陽,羽林軍、虎賁軍與南北宮衛士等負責防衛皇宮(東漢沒有「南軍」的稱法,我就不用了,以免爭議)。東漢前期經常可見北軍、羽林軍、虎賁軍出征邊疆的記載,但中期之後大概邊患太過頻繁,戰事倚靠邊兵(如護羌營、度遼營)或歸化的胡人傭兵(XX義從),禁軍出征便不再見於史冊。

以北軍為例,最後一次可考的北軍出征是東漢安帝永初元年,西元107年,當時西羌犯境,「()騭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及諸郡兵征討之」,結果慘敗;從此之後北軍只在洛陽附近守備(例如112年,「北軍中候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甚至幫宦官修墳墓(例如160年,「新豐侯單超卒及葬,發五營騎士、將作大匠起塚塋」)

換言之,在169年竇武政變時,洛陽禁軍已經六十年沒有作戰了,加上世襲、賣官的情況,我想無論北軍或虎賁羽林軍中,像董卓這樣有實戰經驗的戰士可能少之又少,當這些不打仗的禁軍,碰上張奐底下這支剛浴血歸來的「外兵」時,自顯得像支娃娃兵一樣。

以上這三點,對於我們思考二十年後何進、袁紹那些看似彆腳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這場政變最難堪的莫過於張奐。張奐長期以清流名士自居,但顯然無論是宦官或是關東士大夫們都沒將他視為士大夫一夥;黨錮之禍沒牽涉到他(關於這一點皇甫規深以為恥,還曾主動上書說自己舉薦張奐是「附黨」,結果朝廷還是不理他),陳蕃等人要誅除宦官,也沒想找他這個握有軍權的「名士」商量。結果張奐沒幫到忙就算了,還莫名其妙地成為宦官的幫兇,令他大受打擊。

這或許就是涼州人的原罪,對關東士大夫來說,操涼州腔的傢伙,無論書讀再多,資歷再深,就只該在邊疆打打殺殺,帝國的大局他們不懂,那是「真正的」士大夫、關東士大夫們,自詡捨我其誰的責任。

便是張奐也否定自己涼州人的身份。前面提到,政變之後,張奐拒絕一切朝廷的賞賜,卻請求一項特權:將籍貫從涼州敦煌郡遷到司隸的弘農郡,這在制度上原是不准許的,「舊制,邊人不得內徙」,朝廷看在張奐的軍功上專案應允,從此以後,史書上便不再見「敦煌張奐」,而是「弘農張奐」。

換了籍貫,張奐的晚年仍不平靜,「竇武政變」隔年,他上書為竇武、陳蕃申冤,又推薦李膺等名士,大大得罪宦官,最終被免職,禁錮鄉里(這時他的鄉里已經是弘農了),這時段熲又來找他的碴,原來當時段熲平定羌亂,凱旋回京,任司隸校尉,他阿附宦官,之前又因羌亂問題與張奐有過節,於是一直找張奐麻煩,想把他踢回涼州,張奐還得封低聲下氣地寫信給段熲,苦苦哀求,段熲才放他一馬。張奐之後便在弘農教書寫書,於181年以七十八歲的高壽過世。

至於段熲,他平定東西羌,立下曠世奇功,但屈從宦官殘害忠良,又是臭名昭著,他回洛陽後起先官運亨通,從司隸校尉一路升到太尉之職,但179年,他的靠山大宦官王甫被彈劾,他也受牽連下獄,在獄中服毒自盡,家人被判流放邊區。

「三明」中另外一位皇甫規則在 174年於護羌校尉任內過世。他和董卓牽扯不多,但他的姪子皇甫嵩卻和董卓有著不解的孽緣。

「涼州三明」半生為帝國捍衛西疆,但論結局最好也就是善終,與他們的戰功不成比例,這帝國仍是東方人的帝國,這些西涼人,雖然打仗也會讀經,但終究是邊地人而已。

三明已逐一遠去,這歷史舞台要屬於年輕的一輩了。(8)

( 創作武俠奇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0995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