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道奧義(12)------心性
2010/09/25 01:47:21瀏覽688|回應0|推薦37

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歲次辛酉年七月十一日民國七十年八月十日 

絕詩︰ 

接駕焚香遶案前。中州聖地百花鮮。 

鸞乩喜賦開迷句。木筆頻揮寫錦箋。 

又詩:

老母無辭辛與苦。痴兒深沐德兼慈。 

天恩浩蕩君知否。道本須臾不可離。 

聖示︰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懿駕降臨,神人跪接。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律詩︰ 

著書勸世醒迷兒。早覺修真正此時。 

天道無私傳奧義。人心秉正學規儀。 

慈航廣度成仙路。法鼓頻敲響海湄。 

箇裡功勳誰占浩。堪期碩果返瑤池。 

懿示︰ 

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 

又示︰ 

娘為喚醒迷兒,早悟天道之寶貴,勤修實踐,以期天下大同,故不辭辛苦,為期一年,躬親下凡,著作無極天書「天道奧義」,實是人間之至寶。凡有善覺之兒女,開囊助印天書,協助代天宣化,其所祈求之事項,娘當酌情予以照准,敕令各部門遵示辦理,以償其愿。以褒其功。 

嗟呼!現世竟有不肖之兒女,假藉聖神之名,亂出謬論以誹謗天道,或背道而毀道,以擾人心之正信者,其人已被魔所作祟而不自知,若不早覺回頭,報應之日,悔之已晚矣。所謂︰「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第十二章  心性

無極老母曰︰ 

何謂「」?心是變化的樞機,心的本身,原是一無所有,常無欲以觀其妙,此「」字,即變化的樞機,亦即「」也。心無方所,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只是變化的一個樞機。 

樞機是變化之所出,而非變化,故心是所以生,而非所生。故稱之曰「」。宇宙在無窮變化中,此變化均生於心,而心又無形體,無方所,如指出心之形體,或指出心的方所,便不成為心矣。心乃由天而降,故稱之曰︰「天心」。 

何謂「」?「天命之謂性」,性為萬有之本,性是由無極自然而來的,自然為混元的景象,這個混元的景象,即「太易」,為真空的宇宙,在這真空中,慢慢開始運動,遂產生第一粒種籽,即「原靈之性」。第一粒種籽原為無極,即是「」;既由天而降,故稱之曰︰「天道」。 

既稱之曰「」,又何以稱之曰「」?為無極之「靜態」,為無極之「動態」,其實「一」也。言性,命自在其中。言命,性自在其中,性命不可分,性命是宇宙的基本,也是人生的要道,所以,天道之最高修養在「心性」。為原靈之本體,未動之初,心為樞機,將動之際,樞機之發動在性,性之流露在心,心性總綰人身,可知其重要也。 

然則,修養天道的心性之道,應如何?大別之可分為「先天」與「後天」二類。後天-----拜神→勸善規過。先天-----修養心性,希望達於最高的境界,即是修「內聖」與「外王」也,所以「心性」是修天道最高之功夫。

一念之善,即是「正心」。全心之正,即是「盡性」。有一個善念,就是正心,這是多麼容易,善就是「天堂」,一念之善,即昇天堂。惡就是「地獄」,一念之惡,即墜地獄,所注意是「全心之正-----「心無時無刻不正」,果如此則盡性也。只

要從善念下功夫,一日一善念,二日二善念,久之自然達到全心之正,亦即心無不善,即「盡性」也。此乃修「天道」入聖超凡之捷徑也。 

欲求盡性,必從「正心」入手,蓋以心之正或不正,人人可以自求,下手容易耳。心性原是一體,性之動為心,心之正歸性也,修心性確實容易,其方法如下︰ 

一、慎獨----戒慎乎所不睹,恐懼乎所不聞,正心之道,首重慎獨。心之動原為人所不可見,所不可聞,顯現者,心之動也。動則感應,絲毫不爽,一件行為,看來似很複雜,實為無數之「心動」集合而已。

二、塞其兌----兌為欲根,「視、聽、嗅、味、觸、性、法」。所謂塞者,使其不放縱耳。此七根為人身之需要,求其適中,不失其正可也。

三、閉其門-----欲之經過,有其門徑︰「耳、目、口、鼻、身、色、意」此為七門。七門當有其用途,不可偏廢。但欲念經此七門而入,故不可不閉之,閉非棄而不用,是閉其邪惡者,行其善良者也。

是故,性為天命之所由來,為宇宙之本,修天道者在「原始要終」,即返其本也。性功既成,返於道也。既歸於道,則是天人合一,宇宙在握,所謂執大象也。心原是由性海中產生的一種波紋,心性為一體,萬化生於心,此為宇宙變化的樞機,性為體,心為用,體用兼備,始為修道之結果,故修天道之功夫在於心性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CAMARA&aid=444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