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7 06:16:36瀏覽3216|回應1|推薦90 | |
華府作協 林淑慧教授談台灣旅遊文學(世界日報) 華府作家協會近日舉行雲端講座,邀請林淑慧教授分享「台灣旅遊文學的跨文化動態」,重點介紹17世紀以來的台灣旅遊文學發展以及幾位著名當代作家。 林淑慧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與文化,從台灣早期的旅遊文學入手,目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作訪問學人。曾獲台灣人文研究學術獎及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獎勵,有多本跨文化旅遊文學的相關著作,如「旅人心境:台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等。 她曾將研究17世紀到當代的台灣旅行文學論文改寫為教課書「旅行文學與文化」,內容包括外來遊客寫在台灣的所見所聞,也有台灣作家遊覽世界各地的紀錄,不僅包含外在風景的描述,還談及文化差異與自我認知,多元呈現旅行文學脈絡和文化意義。 她介紹,1722年台灣發生朱一貴事件,之後首任巡察使黃叔璥渡過黑水溝的天險到台灣巡視,寫下「台海使槎錄」,記錄包括己漢化的原住民平埔族等台灣多元文化風俗,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本以台灣為主題的旅遊著作。 台灣行走世界的第一人是蔡廷蘭,他原是澎湖舉人要進京趕考,但船被颱風吹到越南,因而寫下「海南雜處」,且被譯成越南文、日文、俄文、法文等多種語言,成為研究當時北越文化的一手資料。 其他如茶葉富商李春生的日本之旅發表在台灣新報及單行本「東遊六十四日隨筆」、洪棄生的神州之旅「八州遊記」、霧峰林家的文化人士林獻堂,他與兩位公子用了378天訪問4大洲16國寫下的「環球遊記」,都打開了國人眼界。 林淑慧還介紹幾位並非以旅遊文學出名,但作品有代表意義的當代作家,包括熱愛旅遊的台灣名詩人小說家吳濁流所著,以戰爭主題的詩與遊記「東南亞漫遊記」;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的遊記;甘耀明的「邦查女孩」,描述一位原住民女孩的生命與成長之旅。 與會者透過講座,打破人們對旅遊文學的既定印象,激發不同層面的思考,啓發旅遊寫作方式,並對台灣作家的歷史與人文的關懷,多了一層認識。 林淑慧談台灣旅遊文學 華府作協林淑慧教授講座 臺灣旅遊文學的跨文化動態研究(華府新聞日報) 上週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的林淑慧教授在華府作協雲端藝文講座上,以「臺灣旅遊文學的跨文化動態」為題,向來自全美的文學同好闡述她多年來在研究自十七世紀以來臺灣旅遊文學的跨文化意義。 林淑慧教授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與文化,從台灣早期的旅遊文學開始入手,目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作訪問學人。曾獲臺灣人文研究學術獎及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獎勵,有多本跨文化旅遊文學的相關著作,如《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等等。 她曾將研究十七世紀到當代的台灣旅行文學學術論文,改寫成比較口語的教課書《旅行文學與文化》,作為大學部的教學之用。內容包括外來的遊客寫在臺灣的所見所聞,也有更多臺灣的作家記錄遊覽世界各地的記錄,過程中他們不只外在風景的描述,看到更多文化差異、或批評、或調整心態,或反饋,或認同,甚至影響到自我認知,呈現多采多姿的旅行文學的脈絡,經驗,及文化意義。 1722年,臺灣發生朱一貴事件,而後首任巡察使黃叔璥渡過黑水溝的天險到臺灣巡視,寫下的一本《臺海使槎錄》,記錄了包括己經漢化的原住民平浦族在內的許多臺灣多元文化風俗,那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本以臺灣為主題的旅遊著作。 台灣行走世界的第一人則是蔡廷蘭,他原是澎湖舉人要到進京趕考,但船被颱風吹到越南,因而寫了一本《海南雜處》,現在被翻譯成越南文、日文、俄文、法文等多種文字,成為研究當時北越文化的第一手資料。其他如茶葉富商李春生的日本之旅發表在台灣新報及單行本《東遊六十四日隨筆》,洪棄生的神州之旅《八州遊記》,霧峰林家的文化人士林獻堂,他與兩位公子用了378天訪問4大洲16國,寫下的《環球遊記》,還有醫師《杜聰明博士世界旅遊記》,都開起國人面向世界的眼界。 林教授也重點介紹幾位著名的當代作家,他們並非以旅遊文學成名,但是他們的旅遊文學作品卻有重要的代表意義及開創性書寫。非常愛旅遊的台灣名詩人小說家吳濁流,寫了許多以戰爭主題的詩與遊記,如《東南亞漫遊記》;臺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的遊記;甘耀明的《邦查女孩》中,將一位原住民女孩的生命敘事及成長之旅。並將研究施叔青旅遊小說的心得,發表在即將出版的《台灣小說的時空想像》一書中,開創新模式的《兩個芙烈達.卡蘿》和《驅魔》兩篇小説,引發遠遊從他鄉反饋家鄉的共鳴。 因為林淑慧教授常年研究台灣作家的旅遊文學,去年曾想要找剛得到國家文藝獎也是華府作協永久會員的黃娟老師,透過客家電視臺黃娟老師回憶錄的製作人與華府作協聯繫而促成了這場別具意義的演講。這種借由研究實業家、哲學家、小說家、甚至官員的旅遊文章,打破許多人對旅遊文學的即定印象,激發不同層面的思考,啓發新的旅遊寫作方式,並借此增加台灣作家對台灣的歷史與人文的關懷。 演講後,來自全美各地的雲端文友紛紛發言與林教授互動,並留下聯絡方式,相信一股新的旅遊文學會繼續發酵。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