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aab品牌興衰紀要(原稿)(20140215)
2014/04/07 00:38:19瀏覽2728|回應0|推薦15

 

SAAB1937年成立於一個人口不到5萬人的小城市Trollhättan(特羅爾海坦),原為瑞典政府為二次大戰保護制空權需要而新成立的飛機製造廠,僅僅2年之後即與另一家飛機製造商ASJA合併,並將總部遷移至Linköping(林雪坪,東約特蘭省Östergötlands län的省會,近15萬人口)。

 

現在大家熟知的品牌名稱其實是原始公司全名"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即瑞典飛機有限公司)的縮寫,而SAAB Automobile則是在1940年代後期利用Trollhättan的閒置廠房設備成立的汽車新事業子公司,首發車款Saab 920011947年上市,由此歷經逾七十年的成長茁壯、行銷全球、萎縮凋零、到現在的浴火重生再出發。簡單扼要地說,發展迄今的SAAB有二個獨立的主體:一是總部在Linköping,體質類似我國中華電信的官股民營SAAB AB,旗下仍擁有非常出色的軍用、民用航空器與太空事業,其新世代的產品,以類似VW MQB模組化平台的概念研製的JAS 39 Griffin獅鷲式戰鬥/攻撃/偵察多功能戰機,目前已在瑞典、捷克、匈牙利、南非、巴西、泰國等國空軍贏得標案或上線服役。另一個主體則是位於Trollhättan,但經營權多次在國際市場易主的SAAB Automobile,也就是我們熟知的SAAB汽車。

 

SAAB主體一分為二的關鍵以及SAAB汽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主要可歸究1980年代末期瑞典政府的國營事民營化政策。在此之前,SAAB汽車受惠於飛機製造母公司的豐沛技術與資金來源,在車輛的風阻係數、駕駛艙儀表設計、座艙人體工學、與車身結構安全等方面在眾車廠中出類拔萃。不止於此,SAAB還在1950年代搶進電子計算機領域(DataSAAB),更在1969年與Scania-Vabis車廠合併成Saab-Scania AB,大幅擴張為涵蓋飛機、汽車、卡車、戰車、火箭、衛星、電腦、資通訊領域等的工業集團巨人。但在社會主義制度與國營企業雙重身分庇蔭下的優渥福利待遇,對國際市場競爭變化缺乏適度的變革反應,則是為旗下SAAB汽車種下車款選擇少(僅中型房車如9-3、大型房車如9-5二副底盤)、自限於瑞典的產能缺乏規模經濟與成本競爭力、以及過度依賴美國消費市場的遠程敗因。

 

1990年,Saab-Scania AB首先將SAAB汽車子公司(SAAB Automobile AB)51%的股權出售給美國GM,更於10年後將剩餘股權完全出清讓售;1995年,保留飛機航太部門的SAABScania分割分家,Scania並於2008年出售給德國VAG集團(VW)。在GM入主SAAB汽車的廿年間,帶來底盤、引擎與OpelCadillac車系共用以降低開發成本的利益。隨著GM由共治到完全主導,SAAB也付出技術know-how分享與支付GM體系高額權利金的代價。GM的強勢,終究無法突破瑞典政府、工會、與法律規章的天羅地網,即使有GM後期帶來的全球採購零件低價優勢,但不抵高工資的當地生產與略嫌保守的全球銷售量。對照德國1A2B豪華車廠在東歐、大陸、美國設廠,開發大量小型車款往中產階級客層向下突破以取得年產量100萬輛等級的規模經濟,SAAB更顯疲態。終於在2009GM宣告破產後,GM與瑞典政府急於將SAAB出售給其實經營規模甚小但能回歸瑞典企業經營的手工跑車廠汽車公司Koenigsegg Automotive AB不成。同年GM先分割SAAB部分資產予中國北京汽車控股公司(BAIC),其餘部分再洽商出售給荷蘭的Spyker Car(世爵)。隔年GM立刻領教北京汽車藉用SAAB智財的研發進步威脅到GM的大陸汽車事業,而同時荷商Spyker因無法負擔SAAB的財務缺口而欲引進大陸青年汽車集團作為金主,遭到已有戒心的GM強力杯葛使這個交易案在2011年破局。但市場誘因龐大、對汽車技術需求孔急、且有國家力量支持的大陸汽車業者(國能電力集團、青島市政府)仍找到瑞典政府急切挽救SAAB的切入點,透過與日本企業白手套成立的NEVS(瑞典國家電動汽車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順利自GM手中購得SAAB,日方風投陽光投資(Sun Investment LLC)立即撤資,並於201312月正式將9-3恢復組裝生產,2014年開始供應瑞典與大陸市場,並預計在第四季可以順利對台灣市場供貨。

 

SAAB汽車在1990年代與2010年代兩次的整廠出售總價均為7.5億美元左右,這樣的進場門票即使國內也有5家左右的汽車業者有實力藉銀行聯貸或政府基金策略投資等方式入主經營。但SAAB的低價固然與其僅有2個底盤與4個車型(轎式、旅行車、敞蓬車、Cross-over跨界休旅)的迷你級規模有關,主因還是資產減去龐大負債的結果。再考慮底盤與動力組件支付GM的權利金、高工資與嚴格環保條件的生產環境、北歐國家嚴謹的就業保障與高昂的解雇成本、工會組織與政府政策法律保護傘、還有語言文化的差異等因素,綜觀來說,不算是我國汽車與投資相關業者適合考慮的標的。

 

但提到SAAB,不能不提到台灣的總代理商富實業這頁傳奇:經營者原先是一心堅持爭取Volkswagen代理權未果,幾經審慎評估後,在1981年取得SAAB汽車代理權迄今,除了全台25個全直營據點、領先台灣豪華車界甚至超越原廠規格標準的服務廠與展示間、即使在經營SAAB事業的高峰經營者仍然到台北市文山區的社區大學授課、更具故事性的是無論SAAB原廠經營如何困難,讓車輛銷售長期斷炊的商富實業必須引進東和鋼鐵等的資金才能存活運轉,但在產業內的標竿風範則獲得OpelCitroen等原廠越洋三顧茅廬洽談承接該品牌代理事業,惟經營者仍舊對SAAB原廠的復興樂觀耐心與不離不棄,堪為國際車輛產業的佳話!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ieChang88&aid=1230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