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8 18:18:17瀏覽1537|回應1|推薦2 | |
高雄縣地方白派的領袖,立法院長王金平,這回又出來喬事情了,但這回不再鎖定於國內政商經濟人事司法,提高到搞定兩岸問題。他呼籲,朝野撤掉入聯和返聯公投提案,多關心民生議題。這位被封稱國民黨內「喬事之寶」的人物,此回的出手,喬的竟可能是連宋背後勢力,和馬團隊間不同的競選的主張。
「吹台青」,是國民黨威權治理台灣時期,民國60、70年代,拔擢年輕台籍地方和政府內官僚菁英,進入高階官場和議會之用人政策。在當時,媒體或官場,私下對其事其人之習慣稱呼。若遞延至今日,可能算是國民黨刻意栽培的本土派。 當時大部分的「吹台青」階層,大都具有傳統地方鄉紳的家庭背景。有幸進入政界後,扮演承上,國民黨黨國,啟下,地方派系運作的任務。尤其議會背景的「吹台青」,環境使然,其人尤善長協調朝野、交際同僚和運作派系。套一句地方上的台灣語彙,就是會、愛「伴濡」。轉作中文的意思,「伴」類近陪伴出席,「濡」類似揉合,交誼,融合和交心,近相濡以沫。 李登輝統領國民黨的時代,「吹台青」的影響力達到顛峰。著名派系「集思會」,是國民黨當時在立法院內,影響力最大的派系。上連李登輝的本土意思,平行上,與在野民進黨國會成員溝通。王金平、劉松藩(立法院前院長、親民黨建黨首席)、黃主文(台聯立委黃適卓的父親)、陳哲男(陳其邁的父親)等等,號稱「集思會十三兄弟」,盛於一時。 從去年底和今年初,王金平陷在是否參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漩渦,期間與挺馬勢力又戰又談,這段過程大家應該記憶猶新。當時除國民黨本土派出面,和無黨籍力挺外,前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人馬,私下的奧援,也是王金平進退多助的力量。 最近國內朝野兩黨的較勁議題,是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或以中華民國或其他名義重返聯合國,此議題從台灣燒到美國和中國,引來傳聞中國透過連戰,向國民黨關切無功。但快速情勢發展之下,在台灣,主政者公開主張台灣獨立,轉瞬間已非忌諱之際,忽然出現王金平以國會議長的身分,公開呼籲兩黨各自撤掉公投提案,讓人不禁勾起,「吹台青」型慣有的政治特質。 我們曾說國民黨內台籍菁英,有「吹台青」階層,和「吹台青」性格。他們長於「圍事、搓磨、給面子、抬地位、送牌匾,以達成和解、大事化小等的事務」。但是可能因出身和成長使然,卻很少有理念型的角色。表現在政治路徑上,他們的現象是,快速趕上議題,融入議題,但實質缺少原創性,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方向,沒有一定意見,卻迎合派系、重視支持者當前的利益,解決有恩者的麻煩。 總而言,他們是政治界的老好人,而且有體力,有耐性,喜和基層「伴濡」,換得選舉時,死忠兼換帖的支持者,但很少有政治理想的一群。 敏感的人不免推論,王金平此時此舉,是報連戰和宋楚瑜,之前「急難救助之恩」。只是,連宋兩人大選失利後,受禮遇訪問中國帶起的聲勢,在國內和國際對台灣認知快速轉化的情勢下,也快速銷熔,甚至可能變為負面評價。王金平若旨在報恩,或近於台灣人情,但看此舉之背景,王金平最終可能不只面子不保,恐怕看連裏子也難顧全,甚至政治元氣從此會大受傷害。 「吹台青」是世代的產物,政壇上碩果尚存者不多,王金平難得在世代之末,成為唯一代表該族群,可能寫下最後幾頁,或為談論、或為傳訟、或可能為炯戒的歷史角色。如果不識時務,反成為「親中派」、甚至「媚中派」援引的力量,在台灣,歷史會如何評價,其實也不用等到蓋棺,應該很快會有定論。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