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1 15:26:40瀏覽693|回應6|推薦29 | |
每天一早都會經過台南火車站,常常看著甫出站的學生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之旅,這景象不禁讓自己回想起四十年來的人生旅途『嘉義-台北-基隆-桃園-Gaithersburg/MD-Rockville/MD-台南』,旅程中除了基隆只停留了較短暫的九個月,其餘旅程都停留超過兩年,特別是起點的故鄉嘉義更是大學前近十八年的成長所在,而搬遷台南則在今年七月將屆十年,不管停留的長短,每一個停留點其實都是生命的過程,如果將每段旅程重新劃上連接線自然就形成自我生命旅程的全貌。 嘗想回顧生命旅程代表的意義何在?不惑之前自己並不會嘗試去回顧生命的過程,因為一切似乎只有向前看、向前走,回顧並不能對自己的未來生命旅途有所助益,或許這就是人年輕時通常專注於「學業」,進入職場則在意於「事業」,對生命中所謂的「志業」從未思考過,因為求生存與求發展似乎是文明的現實人所必須面對的所謂競爭壓力,在數位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下大家都必須活得很「忙與盲」,所以才能殘存在數位經濟體系下,因為忙所以有競爭力,因為盲所以勇往直前,從而發現一般人的物質生活在忙與盲的加持下還算優渥,但心靈的層次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越覺空虛,而所謂「不惑之年」正是自己人生最困惑於下一階段生命何去何從的關鍵點,當自己也是所謂的一般人,能做的只能將生命旅程從原點到現今做一回顧,因為生命中過去一半的旅程起伏是足夠來讓自己當自己的裁判的,自己去評斷自己因為那是不可究責於他人的反思,當自己發點時間去回顧那一點一滴的生命旅程,或許才會驀然發現原來生命裡充滿能與不能,不惑之齡懂得釋然才能更容易去啟動人生下一階段的旅程,也惟有如此才能體悟「志業」是需要解放心境才能落實的。 經濟的不景氣或許會讓現實咄咄逼人,但如果我們都能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或許就能在記憶鎖鏈中找到生命的啟發,我想只要「心能諧」則面對困境或未來的人生會容易些,有人的志業或許是勇敢的活下去、有人的志業或許是奉獻式的造福他人,不論如何,懂得定義的人就較能面對挑戰。 Ps:此文乃有感爾近常聽到南部一些學校的學生因經濟因素而未能繳交註冊費及餐費,發現經濟風暴確實衝擊到下一代的受教權,祈思每個家庭都能以回顧產生再出發的動力與起點,不要讓經濟風暴擊敗了家庭的柱子,從而讓下一代陷入惡性的生命循環。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