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放棄大醫院高薪,毅然回鄉服務,每月環山看診路程足可環島四次;四年前過勞中風,倒在急救站內,左半身癱瘓。如今他單手開車,依舊翻越一座座山頭行醫。
「如果連我都不願意回來,還有誰會來?」大病後他不改初衷,贏得「台灣史懷哲」封號。他也是達仁鄉四千多名居民,唯一的醫師。
四十三歲的徐超斌達仁鄉土坂村人,行醫十三年,回到台東服務已經七年半,去年寶瓶文化事業為他出書,稱揚他是年輕醫師的典範。
徐超斌原在奇美醫院急診室服務,僅僅三年從住院醫師升到主治醫師。他說,有天看見台東達仁鄉衛生所徵求醫師,「同事都在問『那是哪裡?』我掙扎很久,考慮了快半年,有次夢見小時候的情景,醒來就決心回鄉。」
徐超斌十歲以後就在外地求學、工作,「剛回來時,看見衛生所老舊的建築和設備,薪水只有過去的四分之一,每次拿到薪資單,總是問自己『真的不後悔嗎?』也總是在看見病患的笑容後拋到腦後」。
「在西部很多病患和醫師是對立的關係」,徐超斌說,在台東病患和醫師卻是朋友,全鄉的人幾乎他都認識,「交了很多朋友,大大彌補了我薪水縮水的痛苦」。
他曾因趕著治療病患,撞壞兩輛轎車,自己也受傷,平均每月車子的里程數都在四千到五千公里,「就當成是環島四、五次吧!」他更規畫夜診服務,每星期五天義務駐診山區,「家,只是睡覺的地方」。
自恃年輕日夜拚命,九十五年九月一個凌晨,他連續工作八十七小時後,突覺頭痛,倒在大武急救站,「救護車送我急救途中,我一直想著怎麼辦?那些信任我的病人要去哪裡看病?」他的身體左側癱瘓,復健後僅恢復行走功能,成了單手行醫奉獻的「台灣史懷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