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和啤酒的故事系列之10
2007/03/17 11:05:57瀏覽1668|回應0|推薦3

1999上海寶萊納啤酒餐廳

-「走進啤酒花園」之10

 

  1998年開始,台灣人突然發現上海有家很棒的「寶萊納啤酒餐廳」,而它的老板竟然是我們台灣人-南僑集團的董事長陳飛龍先生,這可把台灣人樂壞了,於是一波波湊熱鬧的台灣媒體人,不斷的在上海寶萊納啤酒餐廳進進出出,硬是把上海寶萊納啤酒餐廳成功的故事塑造成一則則傳奇,因此又吸收了更多台灣人去朝聖,再經由口耳相傳,繪聲繪影的誇大描繪,上海寶萊納啤酒餐廳變成三千寵愛集一身的寵兒。去上海若是沒去寶萊納朝聖,如同沒來過上海似的。

 

  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一家啤酒餐廳著迷到魂不守舍的程度,未嘗不是件好事,起碼你可以想辦法和他們攀上邊,分杯羹嘛!若非上海寶萊納,我又怎麼寫得出這篇報導,我自己不也拜寶萊納之賜,搶到一點粥糊口嗎! 

 

  言歸正傳,上海寶萊納啤酒餐廳要不是掛著「寶萊納」響叮噹的招牌做後盾,任憑他們三頭六臂也闖不出什麼名堂,大家在討論寶萊納的奇蹟時,幾乎完全忽略了背後真正的推手,那可是人家歷經數百年的經驗累積才形成的「文化力量」。

 

  「寶萊納」的德文名稱是「寶來納-薩爾瓦多-托瑪斯啤酒廠」(Paulaner-Salvator-Thomasbraeu),根據英國知名的啤酒作家布里安。葛拉佛(Brian Glover)在他的啤酒書「世界啤酒百科全書」(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Beer 1997)中的資料,寶萊納是慕尼黑最大的啤酒廠,原本是1634年慕尼黑一家修道院「聖法蘭西斯寶拉」(St. Francis of Paula)附設的啤酒廠,他們釀製出來的啤酒特別強勁,在四十天的「齋戒期間」(Lent Days)特別受到歡迎。十九世紀初,這家啤酒廠轉手給釀酒師Franz-Xaver Zacherl,開始用「Salvator」的名稱來促銷。1894年的新法律規定使「Salvator」這個名稱受到特別保護,專用在寶萊納的啤酒商標上。1923年,寶萊納合併了「托瑪斯啤酒廠」,後來又兼併了知名的「哈克-普修啤酒廠」(Hacker-Pschorr),成為慕尼黑產量最大的啤酒廠。

 

  美國興起的Micro BrewBrew Pub,使世界啤酒業大老的德國傳統啤酒廠也受到啟示,逐漸將美國的模式引進德國,此時的亞洲卻仍在沉睡中,寶萊納知道此時再不出手,啤酒餐廳的國際市場將會全被美國掌控。

 

寶萊納選擇和以製造小型啤酒設備知名的「卡斯帕爾。舒茲啤酒設備製造公司」(Kaspar Schulz Brauereimaschinenfabrik)合作,向亞洲進軍,獲得輝煌成果。曼谷的寶萊納啤酒餐廳打響了亞洲的第一炮,北京、上海、南京、馬尼拉、新加坡接連傳出捷報,來勢洶湧,氣不可擋。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若非CAMRA1971年發起抗爭運動,影響了全球的啤酒業生態,成功的迫使各國政府修改酒稅法,開放小型啤酒廠和啤酒餐廳的設立,或許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大型啤酒廠集團仍然牢牢掌控住全球啤酒市場,中國大陸也不會出現寶萊納這種型態的啤酒餐廳了。【本章結束】

 

BoxShanghai Paulaner的照片,慕尼黑Paulaner的照片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rmanik&aid=82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