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7 10:20:15瀏覽759|回應0|推薦2 | |
故事的開始1993-1994 -「走進啤酒花園」之2- 每個故事都會有個開始。我的故事開始於1993年。 1993年9月下旬,我奉派前往慕尼黑,參加「慕尼黑國際啤酒飲料技術大展」(drinktec interbrau muenchen 93’),因而得到認識啤酒世界的機會。 我和張文凱二人帶著將近一百公斤的食品級閥類成品和各式管件,從台北一路帶到慕尼黑的展覽會場,展覽會場前面的廣場正好就是舉辦「慕尼黑啤酒節」的現場,我知道後非常高興,因為慕尼黑啤酒節現場肯定會聽到許多巴伐利亞民俗音樂的演奏和演唱,而這是我最期望碰到和親眼目睹的景象。 【Box】展覽手冊,展覽會場照片,「慕尼黑啤酒節」的會場大門照片 我對巴伐利亞並不陌生,雖然是第一次來,感覺上卻像到老朋友的家拜訪,情況一如1991年9月下旬的維也納之旅,這個感受得歸功於十多年來持續不斷研究華爾滋(Walzer)和蘭德勒(Laendler)的成果。蘭德勒是一種3/4拍中速度的雙人舞,出土於巴伐利亞,十九世紀初傳入維也納後,速度逐漸加快,蛻變成維也納的華爾滋,並造就了名垂青史的約瑟夫。蘭納(Josef Lanner 1801-1843)和史特勞斯家族(The Strauss Family)。受到史特勞斯家族影響和鼓舞,也投入圓舞曲創作的匈牙利籍作曲家,有以創作「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The Merry Widow)聞名全球的法蘭茲。雷哈爾(Franz Lehar 1870-1948),和以「吉普賽公主」(Die Csardasfurstin;The Gypsy Princess)崛起的卡爾曼(Emmerich Kalman 1882-1953)等人,後來也都卓然有成,名揚四海。 「蘭德勒」是典型的德國民俗舞曲,在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的時代稱為「德國舞曲」(Deutsche Tanz;German Dance),這些偉大的音樂家都創作過不少精彩的德國舞曲,足以證明蘭德勒在那個時代受到歡迎的程度。華爾滋則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發威,到1840年左右便完全取代了蘭德勒的地位,使得蘭德勒退居民俗音樂和民俗舞蹈的角色,祇在民間慶典活動中出現,華爾滋則一路席捲而去,成為風靡全球的舞曲。 【Box】「德國舞曲」介紹和唱片展示,「維也納華爾滋」的唱片展示 慕尼黑啤酒節一開始是官方的活動,後來逐漸交到啤酒業手中,由民間承辦,但傳統的音樂和舞蹈仍然是慶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因此我斷定啤酒節的表演節目,一定會聽到很多藍德勒和華爾滋,雖然我無法在事前便知道他們會演奏什麼曲子,但或許我有機會聽到熟悉的曲子也說不定。繞場一周後,我帶著期盼的心情和張文凱一同進入「宮廷啤酒館」(Hofbraeuhaus)的巨型帳篷,當時「宮廷啤酒館」是我唯一知道的德國啤酒名稱,其他啤酒品牌我都不認識,所以我們 祇敢進入「宮廷啤酒館」的帳篷,瞧瞧它的規模和盛況。 【Box】「慕尼黑啤酒節」的歷史和紀錄,各家啤酒廠的排列位置圖 「宮廷啤酒館」的巨型帳蓬內擠滿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烏鴉鴉的一大片,估計有二、三千人,大家七嘴八舌,個個像連環炮,怎麼樣也停不下來似的,聲音之吵雜蓋過帳篷中央位置的民俗樂隊,我根本聽不清楚他們在演奏什麼,或演唱什麼,甚至於連找個位置坐下都有困難。終於有二個人站起來,空出了位置,我們趕緊擠了進去,服務人員眼明手快,立即上前來將二杯一公升的啤酒放在我們的桌上。我剛要坐下來,突然聽到表演台那端傳來十分熟稔的旋律,我將耳朵半蓋,仔細凝聽,天啊,那不就是「蘭德勒」(Bavarian Laendler)嗎?我原先一直期待的「豔遇」,沒想到那麼快就碰上了。但問題是「蘭德勒」跟「宮廷啤酒館」或者跟「啤酒」有什麼關係嗎?參與「慕尼黑啤酒節」的啤酒廠樂隊都會演奏這首曲子嗎?我攔住一個服務人員,問他這首曲子的名稱,他說了,但是我聽不懂。 【Box】收錄「宮廷啤酒館」曲子的唱片 由於遊客實在太多,現場實在太吵,我們花了半個鐘頭解決這一餐後起身離開,在踏出「宮廷啤酒館」的大門時,我看到啤酒館的販賣部陳列著幾張唱片,我向服務人員請教剛剛聽到的那首曲子,那個中年的女士拿起其中的一張CD,指著第一首曲子說:「就是這一首。」我當場買下,回到旅館後拿出來看,大吃一驚,我在啤酒館現場聽到的演唱曲,曲名叫「慕尼黑的『宮廷啤酒館』」(In Muenchen steht ein Hofbraeuhaus),又稱為「Haushamer Laendler」。除了這一首,第九個曲子的德文名稱為「Sportpalast Walzer」,正是張慶三老師編的華爾滋名舞「花月良宵」所採用的旋律,這首曲子還有個別稱叫「維也納普拉特遊樂園的生活」(Wiener Praterleben),「普拉特」是維也納市的第二個區,以「普拉特遊樂園」中的大摩天輪著稱,曾經出現在電影「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的鏡頭裡。 問題是,它們跟啤酒有什麼關係呢? 【Box】Wiener Prater的圖說,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照片 展覽會結束了,我們也回到台灣,由於我的主要工作並不是在啤酒上,我並沒有對啤酒設備和啤酒知識做進一步研究,但出國前我預期的事還是發生了,這個際遇種下了日後研究啤酒世界的主要動機。所以,這根本是個「無心插柳」的結果,我不過剛好碰上,而且我掌握機會,沒有放掉,如此而已。 第一篇 結束 第二年,為了瞭解和拓展最重要的美國市場,我再度奉派和張文凱前往亞特蘭大參加1994年舉辦的「INTERBEV ATLANTA 94’」展覽會,這回我們學聰明了,將展覽品托運,輕鬆愉快的到達亞特蘭大展覽會現場。 美國領土廣大,舉辦Interbev展覽會的公司每年會選定一個城市,舉辦為期四天的展覽會,這個展覽會的規模也不小,但和慕尼黑展覽會二十五個展覽館的規模比起來,仍然算小兒科,而且展覽項目比較雜瑣,不像慕尼黑展覽會給人極為專業的印象,祇要繞場一周,所有展覽的東西全都記得住。 【Box】Interbev展覽會的照片,Interbev公司的資料 既然有機會來到亞特蘭大,自然應該對這座城市的人文歷史背景有些認識才對。亞特蘭大是喬治亞州的首府,也是美國東南部最大的城市,位於喬治亞州的北部,古名「皮德蒙」(Piedmont)的區域。1837年,「南方和大西洋鐵路」(Southern & Atlantic Railroad)以亞特蘭大為終點站,同時,亞特蘭大又成為美國東南部通往西部的鐵路線起點而興起。1847年設市,1868年成為喬治亞州首府,人口約四十萬,黑人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亞特蘭大市區面積為339平方公里,但包含富爾頓縣(Fulton County)等15個縣在內的「大亞特蘭大」(Atlanta Metropolis;Greater Atlanta)則廣達11,204 平方公里。亞特蘭大市中心以「桃樹街」(Peach Tree Street)為主要幹道。許多著名的國際公司都在亞特蘭大發跡,最著名的莫過於可口可樂公司和CNN。以1860年代的美國內戰為背景所拍攝的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把亞特蘭大的知名度推到極致,廣為世人熱愛。 趁著展覽會開始前一天的空檔,我們走到亞特蘭大市最著名的兩家餐廳「教會」(The Abbey)和「公館」(The Mansion)參觀,當晚並在「教會」餐廳享受一頓難得的盛宴。 【Box】The Abbey & The Mansion的照片,Peach Tree Street照片 亞特蘭大展覽會結束後,我們來到洛杉磯拜訪我們的第一家美國客戶,以及在1993年慕尼黑展覽會上認識的新客戶「波希米亞啤酒設備公司」(Bohemian Brewery Importers),「波希米亞」公司的老板是個才三十歲,非常活躍,反應敏銳,非常聰明的年輕人,名叫「邁可吉斯里斯」(Michael Zislis)帶我們去「帕沙迪那」(Pasadena)市中心的一家「啤酒餐廳」(Brewery Restaurant)吃飯。這就是我第一次和著名的「戈頓畢許啤酒餐廳集團」(Gordon Biersch Brewery Restaurant Group)萍水相逢的情形,那時我對啤酒仍然不瞭解,祇對餐廳的經營方式極為好奇。 【Box】Bohemian公司的照片,帕沙迪那市的位置,Gordon Biersch的故事 「波希米亞」公司的啤酒設備從匈牙利進口,到洛杉磯組裝零組件和測試後,送到客戶的餐廳現場完成安裝的工作。和「波希米亞」公司建立起往來的模式後,他們立即成為我們最重要的客戶,採購訂單源源不絕,使我們的生產線忙成一團。 這就是生意,祇要找到幾家好客戶並維持良好的往來關係,你就可以開始享受事業起飛的滋味。 第二篇 結束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