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罪無可逭,人神共憤,莫名其妙,忍無可忍!
2011/05/20 14:11:14瀏覽4743|回應15|推薦88



 
一問舊金山灣區八臺晚間十點檔的華語電視記者“陳捷”、“廖培君”等。。。

為甚麼叫品“痔”質量為甚麼叫“痣”量?

職業甚麼時候開始變成“窒”業的?

企業又為甚麼叫做“乞”業了?

共識既然叫共“蝕”,常識何不叫常“蝕”?知識不叫知“蝕”?認識不叫認“蝕”

還有那從不“攜”帶,永遠“鞋”帶的,甚麼“邪”家帶眷,扶老“脅”幼之類。我們的電視廣播記者們,你們到底是自成一國的外星人,還是以為發音跟字典不一樣就比一般大眾高人一等?或者以訛傳訛,篡改國字發音是你們的本職學能?公司信條?“窒”業道德?

美國、臺灣、大陸的電視華文記者們全聽著:要是無端犯上這些毫無必要、莫名“七”妙的錯誤,你或妳就是。。。

有病!

不爽嗎?來個歡樂“嫁妻”不就爽了?再不爽可以來“搞”我啊!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lfNut&aid=523470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謎謎~刺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參考
2011/07/21 15:07
您提到的都不錯,中國大陸北方人播報新聞犯如此之錯,在台時也曾聼過:星期說成星七,假期說成嫁妻,垃圾(音勒色)念成拉基。

企業說成乞業,則是來美才聽到的。至於攜帶念成鞋帶,不能算錯,西音是讀音,鞋音是語音,二者皆可。
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入聲。

平上去入,大致可說:
平,相當於注音符號第一和第二聲。
上(音賞),相當於注音符號第三聲。
去,相當於注音符號第四聲。
入聲字則是中原古音音節短促的字,例如:屋伏竹菊琢昨質吉出拍隔昔笛得黑...等等。
閩南語和粵語保留很多中原古音,若作古詩詞,以閩南語或和粵語發音,則能分辨入聲字。若只會說標準國語,作古詩詞就得查韻書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7-22 01:41 回覆:
謝謝謎謎,一看就知道是行家。我一直以爲入是第二聲,不知入原來是另一種現今國語裡沒有的聲。經妳一解釋就明白了。
還有,既然仄包括三、四聲(上、去),平包括一、二聲(平、平)也十分合理。
音節短促的字許多方言裡都有,臺語、客語“出”字的發音就非常明顯短促,音尾有一種“截斷”感。國語裡好像沒有。
詩詞的平仄給人一種音調上的美感,再加上韻腳聽起來就更舒服了。打油詩一般字詞較通俗,但韻還是得押,否則無法“朗朗上口”。
再次謝謝,非常受用。
政大中文系,大三同學們都好可愛。現在看起來可真小、真年輕呀。

鴻燕驚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聽了是很不適應
2011/06/24 11:10

不知深入鑽研,只做表面功夫,是很多人的通病(count me in),這些人尤甚!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6-24 21:17 回覆:
還有廣告喜歡找一些港仔或老外怪腔怪調的講話,聽起來也非常惹人厭惡。

Amy Lam
不爽就直接看台灣的吧
2011/06/24 05:48
來這裡 - http://5ik.tv/?code=GYO8T7QCDN 


輸入這個代碼 (GYO8T7QCDN) ,就可以用你的ipad,iphone或電腦收看2個禮拜喔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6-24 21:14 回覆:
就現在,十點檔的華語新聞廣告正在大肆宣傳智能電“標”和世界杯“翻”船賽。
我不知這些人在講甚麼,我只知道如果他們和我一起因沈船而流落在荒島下果會很慘。
我會給他們三個機會把這些字好好發音出來。三個機會過去沒有矯正我就把他們 BBQ 給餐了。

葉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北平話吧!
2011/06/05 00:11
彆扭得很。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6-06 23:56 回覆:
很像是“假北平”的“行話”。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痣"有什麼好品
2011/05/30 06:18

太妙了!

對華人播報員這種毛病,我也聽不下去,來上海生活一陣後,我覺得我可能猜得出來,為何這的主持人及記者很愛品"痣",就如你說的,我覺得那種讀唸方式可讓人感到一種身段,能讓語氣聽來與一般人說話的高低起伏不同,有點似戲曲那種匠氣。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30 14:25 回覆:
“那種讀唸方式可讓人感到一種身段”

完全正確!就是我要表達的他們那種自以為貴的,莫名其妙的虛矯之氣,意思是説:“我懂,你不懂,知道不”?

問題是:甚麼身段?那裡來的?憑甚麼?Says who?

於是乎,為了體會這種也不知從那裡傳染來的弊病,電視記者們一個個開始品起“痔”來,共起“食”來,“窒”成業來,“痣”出量來,“邪”到家裡來。

如果記者被一般人誤以為是一種智商要求不高的行業,也只能怪他們自己。如果我是記者,有人要求我將品“質”唸成品“痔”,我一定問為甚麼。答不出來的話我會叫他自己去品。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調
2011/05/23 02:26

呵呵﹐南腔北調﹐沒法子。

笑得我喘不過氣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23 02:52 回覆:
南腔北調也得有 ㄉㄧㄚˇ 兒共 是吧?否則豈不就混 ㄒㄧㄠˊ 不清了?

黃番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還記得...,
2011/05/22 16:52
一看到舊金山灣區晚間8台,
.....
就是那個 KTSF 26台, 常態性播出華語節目,
感覺好熟悉啊 
灣區僅此一家,要不然就要特別訂台灣的頻道.

陳捷是大陸的, 廖培君是台灣記者.
我還記得還有萬若全 古琳嘉等人,這兩位記者也是台灣來的.
粵語新聞是斯美玲.

說起這些,其實台灣記者也有的拼啊
字母 G 被講成" 居", 厲害吧...


還看到你將全文寄給他們了,其實找多一點人更好.
像上次日本311大地震, 台灣新聞台連珠炮似的日夜轟炸,台灣就有觀眾看不下去,很多人打電話抗議.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22 17:48 回覆:
番茄説的正確,在美能聊解鄉愁的電視臺不多,就那麼一兩家。做為長期忠實觀、聽眾,確實會有被搞到火大的時候。好像和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久了會莫名其妙的生起氣來一樣。

該臺記者不論來自臺灣或大陸都是一時之選的個中翹楚,並無泛泛之輩。只不過同樣身為華人,我也確實知道那些字詞的發音是破音,那些是以訛傳訛的惡習、陋規,甚至只是他們自己小圈圈內的“行規”。大陸用的字典裡也未將“企”字的發音給弄成“乞”音,那麼“乞”業從何而來?

所以當這些記者們日以繼夜在我們面前堅持乞業乞業乞個不停久後,身為毫無抵抗權的聽眾區區敝人在下高本衲我就會不自主的“毛”起來。

説“恨鐵不成鋼”未免太自大,嚴格講是“饒了我吧,算拜託行不行”?

在電視上能天天露臉並不簡單,雖未到“邀天之幸”的程度好歹也嘛戒慎恐懼一點,想想自己為甚麼如此唸稿,這樣發音等等。人有常情事有常理而已。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事有蹊翹
2011/05/22 00:52
也變成事有七竅了...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22 07:17 回覆:
“滑”稽硬要唸成“鼓”稽未免有點矯情。約定俗成和無心之過我是不在意的。

記者們 snobbishly 地故做高級狀的發音才是最令人痛恨的。這和阿扁不能自主的國語發音一樣,唸不好也就罷了,拿肉麻當有趣的一味媚俗,甚至引以為傲,才是可惡的地方。

Apple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頭暈
2011/05/21 21:12

還好我老公不報新聞.

他那一口廣東國語一定讓你花轟.

聽到ㄈㄏ不分的人, 我也會頭暈. Monkey Winks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22 07:02 回覆: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人口音不一原屬必然,合情也合理。閩南人發不太出“ㄈ”音,部分廣東人發不出“ㄏ”音;臺灣某扣應節目裡金門籍主持人老講馬“ㄥ”九;不論來自臺灣大陸,分得清楚國語裡的“ㄍ”、“ㄅ”和英文裡的“g”、“b”發音有甚不同,並能凖確説出來的人並不多。因此,“go go go”變成“夠夠夠”,“bike”變成“拜ike”,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然則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新聞播報人員那種自以為是,甚而自覺高人一等卻又錯誤百出的奇怪發音,真可以氣死人。

妳知道我意思嗎?如果某些人基於某些原因確實勝人一籌,那麼她或他故意(或非故意)地掰弄國語發音我沒話講。這些聽久就知道腦漿稀薄的記者們有多少斤兩小孩都知道,不克盡本份把新聞報好還日復一日的在那裡“品痔”、“痣量”、“乞業”、“扶老脅幼”、、、很抱歉,我不接受甚麼區域特殊口音等等説法。

“痔”有甚麼好“品”的?要加鹽嗎?“痣”而有“量”莫非是瘤?該割了吧?“乞”出一個“業”會不會太誇張了?既要“扶老”幹嘛還“脅幼”?打劫下不定主意乎?

沒有 justifiable 的理由,和字典不一樣,又無過人之能或傲世長才,就只好算是作怪。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許是“口”音的誤訛?中國地廣人多嘛!
2011/05/21 19:52
呵呵。。。這不是常常從CCTV聽到的“普通話”嗎?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1-05-22 07:22 回覆:
大概是吧。以訛傳訛的發音有何價值可言嗎?

這東西跟好萊塢有一陣子動作片裡的硬漢英雄們比槍打橫拿一樣,不切實際毫無意義也不合情理,純粹是無腦之人胡思亂想出來的玩意兒。

發音和字典不同又不是破音字的,只是謬誤而已。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