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政治清廉講民主,社會平和有秩序,人心善良重道德,法治彰顯有公義,科技進步,醫藥發達,環保有成,民生富庶,如此成就在當今之世足以傲視全球。臺灣,我的母土;中華民國,我的母國,天佑之地載之人羨之民愛之,永遠都出得了場,上得了檯面!
轉載聯合報社論【韓天安艦與泰紅衫軍給台灣的啟示】
東北亞的兩韓「天安艦事件」,與東南亞的泰國紅衫軍事件,演成世界視聽焦點。
這兩個事件,皆給台灣帶來重要的啟示。以同為「分裂國家」言,兩岸關係的互動品質,顯然較兩韓「北南關係」的表現平穩;再就同為後進民主國家言,中華民國在民主政治上的表現,亦較泰國政變頻仍的民主政治為佳。台灣可從韓泰的流血事件中,重新理解自己的優點及長處,以期在兩岸關係及民主政治的發展上掌握更正確的方向。
南北韓皆為聯合國會員國,照理說,應較台海兩岸的情勢更具平衡的條件。2000年,南韓總統金大中與北韓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舉行兩韓首次的「首腦會談」,簽署《北南共同宣言》;金大中因此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07年,南韓總統盧武鉉再與金正日會談,又簽署了《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盧武鉉夫婦步行跨過38度線的鏡頭,成為世界所有主要媒體的頭條新聞。這類節目,顯示兩韓關係在形式上遠遠超過台海兩岸關係的進展。
但是,南北韓關係的實質發展,卻大不如兩岸;經常以炮火互轟,遑論「和平發展」。主要的原因是,北韓的朝鮮勞動黨沒有自渡自救的能力,甚至連國家及黨的「最高領袖」之繼承也綁在「金日成→金正日→金正雲」的世襲體制上;只得以鎖國殘民為鞏固政權的手段。但愈鎖國殘民,政權愈危殆;愈危殆,愈鎖國殘民。變本加厲,更以飛彈及核武威脅區域安全,來挾持世界。相對以觀,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及台灣的自由民主政經體系,使得兩岸關係在大體上逐漸能夠回應世界主流,以及各自內部的民心憧憬;遂有了與南北韓大異其趣的表現。如今,兩韓關係對人類文明及世界和平仍是一大威脅,但兩岸關係對人類文明及世界和平卻有可能做出重大貢獻。兩相對比,不啻證實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兩岸若能各自維持一個融入世界主流及回應民心憧憬的政經體制,兩岸的和平雙贏應可期待。
〈黑白集〉日前曾以泰國的紅衫軍與2006年台灣的紅衫軍作一比較。泰國的紅衫軍與黃衫軍對抗,已經鬧了三年;迄今曼谷及泰國四處被暴民縱火的烈焰濃煙,仍然滯留在國際的電視螢幕上。然而,台灣的紅衫軍在高峰時幾十萬人似「紅色岩漿」一般走過市街,竟然能做到秋毫無犯的地步,和平收場;最後,在一年半以後,人民以選舉做出了裁判,陳水扁夫婦也接受了司法的審判。兩相比較,判如天壤。
台灣亦不乏自認為是「塔信」的政治人物,如「民主之父」、「台灣之子」之類的政治梟雄;採用的也是撕裂社會的政治操作。但是,不論兩國論、入聯公投、烽火外交或高舉銬上手銬的雙手,看以風暴大作,但最後皆不能撼動社會的根基。台灣看似有極易撕裂的政治生態,但最後都裂而不斷;也看似極有民粹狂人興風作浪的條件,但最後皆風停雨歇。甚至偶爾只是出現幾顆汽油彈而已,最後連帶隊的人都須表態「譴責暴力」。較諸半城塗炭的泰國,台灣的人民與台灣的民主,是何其可敬,又何其可愛?
與泰國相較,我們的總統天天被罵到臭頭,但他仍能提出「黃金十年」的願景;泰皇則是連一個字都不容批評,如今卻面臨「君主立憲」可能傾覆。我們的軍隊因救災遲些被叮得滿頭包,泰軍則在街頭向百姓開槍。泰國的憲法法院、選舉委員會及法律在民主內戰中一概失效,流亡的總理塔信成為紅衫軍越空指揮的精神領袖;我們的前任貪腐總統陳水扁夫婦則初審已被處無期徒刑,身繫囹圄。台灣人經常輕蔑、嘲諷自己的民主政治,但較諸今日的泰國,當會有不同的感觸。
兩岸關係比兩韓關係安穩,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透過智慧與努力而得來;台灣民主政治的表現較泰國優異,也不是天生如此,亦是透過智慧與節制而得來。看看兩韓,看看泰國,台灣應有更大的自信,更大的警惕,與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