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征記實錄 第四章 戰鬥至勝利(1940-1945)(七) 榮歸新一軍
2018/10/05 12:32:49瀏覽11|回應0|推薦0

遠征記實錄

第四章 戰鬥至勝利(1940-1945)(七)

中美盟軍在密支那的勝利,寫下歷史重要的一頁,有如在敵腹部橫刀一切,不僅是緬甸日軍的致命傷,大大有利盟軍收復緬甸的作戰,並免除危險的駝峯飛行,讓滇緬公路的開築可順利進行,打通盟國對中國援助之路.

漢輝在密支那苦戰期間,盟軍在國內,歐陸及太平洋各戰區,也都進行著轟轟烈烈的戰鬥,並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首先,盟軍師仿密支那突襲,完成空前偉大的諾曼第登陸,從此大舉反攻,長驅直入歐陸.

在太平洋方面,美軍繼中途島之戰重創日本海空之後,以跳島戰把日軍驅出南太平洋,奪回塞班及關島,並毀日三艘航母,逼進菲律賓.

在國內,Y遠征軍強渡怒江,攻取騰沖及龍陵,李彌兵團在松山,進行歷時遠超過密支那,空前慘烈的苦戰,把日軍十五軍的56師團逐步逼出雲南.

於此同時,日寇發動"一號作戰計劃",在華中集25個師團的百萬大軍,瘋狂南進,直下湘桂黔,欲從南北兩路攻取雲南,斷絕我方所有外來援助,逼使重慶國府投降.這種瘋狂的侵略行為,造成我數百萬生靈塗地,其無人道的惡行,注定將遭天遣,自取滅亡.

駐印軍攻佔密支那之後,藉雨季休養.並擴充整編.孫立人晉升新一軍中將軍長,轄新38及新30兩個師;廖耀湘晉升新六軍中將軍長,轄新22,14及第50三個師.

當時,由於日軍從中原大舉南下,即將入侵雲南,蔣介石因應此緊急局勢,即速調回廖耀湘的新6軍入滇(僅帶走第14及新22兩師,留下第50師給新一軍).如此一來,駐印遠征軍兵力突然減半,勢必嚴重影響收復緬甸的大計,史迪威藉機遷怒蔣介石,竟要挾羅斯福發函,要蔣介石讓出盟軍遠東統帥之大位.

史迪威還親遞羅斯福的信給蔣介石,如此之傲慢,無視主帥的尊嚴,真是可忍孰不可忍,蔣介石當場變色,直截了當要求美國立即撤換史迪威,新派任者必須服從蔣的命令,否則中國軍隊將獨力支撐下去.爾後美國政府的態度軟化,羅斯福在1018日致電蔣介石,同意召回史迪威,由薩爾登中將(Gen Sultan)接任駐印軍總指揮,並加派魏德邁將軍(Wedemeyer)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與蔣介石長年的恩怨從此劃下句點.

一個新科的美國四星上將,在獻身中國近二十年之後,史迪威不得已要離開他親手栽培的子弟兵,他有遺憾,也令人歎惜.

漢輝自從參加駐印遠征軍,對有關史迪威與蔣介石的不和常有所聞,但這些傳聞並不影響他對命令的服從,更不會搖動他對主帥的忠誠.一個是他的國家領袖,一個是他的戰場主帥,彼此由於立場的不同,性格及文化的差異,不幸發生嚴重的矛盾,但兩位都執著為正義而戰,始終奮鬥不懈,不論功過,漢輝都敬佩他們.

作為一個戰士,一個軍官,漢輝認定的職責就是:憑著自身的本事,排除萬難,將死生置於度外,去完成上級的作戰指示.一支軍隊的每一份子若有此操守,必定就是一支常勝軍.漢輝自從軍以來,有幸一路都跟隨這樣的隊伍,此時此際的新一軍,正是漢輝光榮的歸屬.
 1945127日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畹町附近芒友勝利會師

駐印軍新任總指揮薩爾登將軍(左前二)與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將軍(左前一)檢閱勝利會師部隊

新一軍在孫立人的指揮下,繼續盟軍在緬北的作戰,1944年底攻克八莫,翌年一月中再下南坎,月底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與Y遠征軍會師,並在畹町舉行中印公路通車典禮,這條西起印度雷多,東至昆明,在無比艱難之下完成的公路,蔣介石也不忘史迪威的功蹟,把它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史迪威更在194411獲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殊榮,真是實至名歸.
                                                     艱險的中緬公路
中緬公路通車典禮
昆明市民歡迎首批通過中緬公路的車隊
自從參加遠征軍,漢輝有幸跟隨史迪威及孫立人,兩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有豐功偉業的將領,一起出生入死,共同完成作戰使命,頗令他感到與有榮焉.
                                                                         史迪威登上194411月時代周刊封面
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將軍
為犒賞漢輝的功勞,駐印軍總部特別放他一個長假,並內定升遷安排.

1945年二月初,漢輝搭機飛往加爾各答渡假,與同行的王上尉住進公園街的艾斯特爾旅館,這是一棟接待盟軍的四層樓房,漢輝與王上尉及另兩位美軍官同住一大房間,大伙見面都熱夥招呼,美軍口口聲聲頂好,嘻哈歡笑此起彼落.幾天的假期,遊遍加爾各答的商業百貨店,博物館,名勝花園及古蹟,吃遍各大酒店及中國城餐館,漢輝把煩惱全拋開,盡情享受歡樂假期,這是他用生命搏來最大的犒賞,再次印證了神仙老虎狗的人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ylwj&aid=11722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