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品毒化v.s.認證作假?
2013/06/11 13:32:47瀏覽642|回應0|推薦40


幾天前,網友在「憂活?幽活?」一文有以下回應;
「除了墾丁之外,宜蘭和南投的非法經營也很嚴重,國家公園尚且如此,南投清境非法民宿更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台灣的官員打混,台灣的人民...。」

後來,又接到在台朋友的 Skype 電話,告訴我一籮筐毒澱粉事件的後遺症,電郵還傳來幾則相關污染的實例。野豹警告他:以後回台千萬不要請我去吃什麼著名小吃了,所有QQ的東西都含有毒化合物,愛我是以害我?我們此地行將舉行的園遊會已決定不賣寶島出產的珍珠奶茶、愛玉飲料、米粉等頗受歡迎的小吃。

網友說的沒錯,官員打混不只「攸活」這一樁,毒澱粉事件與兩年前的塑化劑事件也如岀一轍,歷史重演。先有2011年的 DEHP (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DINP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現有 maleic acid (cis-butenedioic acid 順丁烯二酸),這都是複雜的工業用有機化合物,可是大家都吃到。兩年前(2011),野豹在台灣正好經歷了塑化劑摻入飲料、糕餅的災難,後來還與幾位學有專精的人士應邀參加主婦聯盟舉辦的起雲劑座談會,有不少主婦參與提問,詳情記不清了,後來寫過一文(《震動中的島國 – 能避免塑化劑毒害麼?》),討論了塑化劑的問題,如今看來這個二酸毒澱粉事件更有過之。

為何他們會跑進食品裡?為何官府沒有毒性物質規範?沒能及早驗岀來?有認證機制、蓋章、發證書,但還是查出毒物,甚至使用過期貨,還有虛設生產線,找無牌廠商代工生產…難道認證稽核都是玩假的?看起來真是不負責任,沒有實地查核,也沒抽樣分析?官府沒制度落實稽查,認證機構也跟著打混?

野豹以前曾參與過認證程序,還被送去上了課,後來居然通過考試(太訝異了),可以當 lead auditor 去稽核別人,作環境管理認證。其實上那個課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非去稽核他人,因某一國際認證機構要來稽核整個研究院,領導
野豹出面應對。整個流程耗時三、四個月,大部分是 paperwork,弄了幾百頁文件,最後才來三天重點稽核。三天能看什麼?四、五千人的大單位,數十棟建築,幾百種不同程序,怎麼看?坦白說若要作表面功夫,太容易了,該認證機構 lead auditor 能否看出把戲,就得憑真本事、硬功夫:敬業、經驗、學問 + 觀察入微。不負責的認證機構,也可憑 paperwork,虛幌一招,就簽字蓋章了事,而受稽核單位也不過就是想要一張紙,可貼在牆上,証明自己符合標準。

這些毒食物的案件中,為什麼會有教化學的「老師」竟然使用毒物餵人吃,還說歐美都許可 maleic acid 用在食品裡?不可思議,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國,還是他錯將malic acid 蘋果酸當作是 maleic acid 順丁烯二酸(註)?以前曾有名校化學 教授幫毒販製精纯化毒,是不是很令人驚異?到底教育岀了什麼問題?化學、倫理、人格教育都有問題,大家都只為賺錢享受,公眾安全事務就隨便糊弄一下?

從民宿不當開發破壞環境案、塑化劑毒化食品案、到如今好幾類食品含毒物案,可看出政府管理與法規執行都不確實,欠缺整全的稽查、分析、與認證系統,這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雜亂。不僅如此,政府還把責任推給民間,讓升斗小民、市井攤販難以過日子。雖然學者高官一堆, 卻建樹無多,只是說唱一場;民意代表們問政熱鬧有餘,但缺制衡監督作為,反圖利自己,這個政府真是照顧國民到了無為不治之境,難怪內憂外患頻頻。

這些亂象,不只是到墾丁度假或是到夜市吃湯圓的事,是關乎國體與民體的事。台灣人民是攸活?還是憂活?或是幽幽而活?

[註] maleic acid 馬來酸與 malic acid 蘋果酸 (
hydroxybutanedioic acid) 是不同性質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分子式也許有點相似,但結構不同、化性不同、毒性不同、來源不同、使用目的也不同,後者在歐美可用作食品添加劑;前者僅限工業用,因為 maleic acid 是毒性化學物質 (toxic chemical),根本不該用於食品。Maleic acid 有一個好「兄弟」,長像類似,名叫 Fumaric acid 紫堇酸或富馬酸, 學名 trans-butenedioic acid 反丁烯二酸,是非毒性物質 (nontoxic chemical),在歐洲可適量用於食品中。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ernalGreen&aid=7744372